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92章 平辽制置使,我们想是谁就是谁!
天启六年腊月二十四日,京师各衙门陆续封印。
街面上更显热闹,大街小巷挤满了人,京师官庶军民,合家老少男女倾巢出动,赶集参加庙会,穿行在各家商铺里,置办年货。
街边的商铺,门口掛灯结彩,里面货架上琳琅满目。尤其是五城的供销社、百货店和副食店,门口是人山人海。
各店的伙计用麻绳拉出绕来绕去的两条走道,数百上千老少男女站在那里,顶著寒风排队,男的排一队,女的排一队。
青袄小帽的伙计们堆著笑,行走在队伍中,拱手道:“老少爷们,老爷太太们,多谢你们捧场..
实在是人太多了。
人挤人也会出事的,一出还是出大事!
马上要辞旧迎新了,出点事不是找不自在吗?
所以劳烦诸位排队,我们按顺序来,出来一批人,我们再进去一批人..:
诸位不要慌,我们货源充足,后面仓库里堆得跟山一样高,不怕卖断货..:”
声音清脆,带著真诚和热情,就像火炉里的热气,扑面而来,让人觉得舒坦。
再说了,这是商事局的店,皇家產业,谁敢在门口造次。
上回敢这么横,在皇家產业门口造次的人,是衝击上海第一纺厂的那波人,现在坟头都开始长草了。
朝阳门大街,左右长安大街,阜成门大街,崇文门里大街,崇文门大街,宣武门里大街,宣武门大街,正阳门大街,安定门大街,德胜门大街..
五城几条主街上,马车来回疾走,扬起一阵尘土,罩住了街边落在后面的轿子里。
寒风凛冽,把轿子门帘和窗帘时不时掀起一道缝。寒风裹著尘土,就像快要冻死的老鼠,拼命地往放著一盆小小火炉,暖和如春的轿子里钻。
里面坐著的老爷女眷们掩著嘴鼻,骂骂咧咧,自家在京东马车厂订製的新式马车,怎么还没到啊?
什么滦州机器厂那边的零件紧俏,还得再等到转年开春!
唉!
过年要到处去拜年串门,一路上还得吃尘土,受多少气啊!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犹豫,早些给钱落定,谁知道新式四轮马车卖得这么好。
街边的酒楼、饭店、脚店,生意都爆棚。
天启五年下半年后,大家都觉得日子好过了,手里的钱多了。腰包鼓了,胆气足了,都敢消费了。
官宦富贵人家,进出酒楼,款待亲朋好友,趁著年底休沐放假,抓紧时间联络感情。
据说西苑在开重要的会,皇上有大动作,转年开春上下官制可能要大变动。
联络感情,打听消息,抢占先机!
贩夫走卒、平头百姓,进出脚店,忙碌辛苦了一年,手里终於能攒点钱,婆娘孩子们去置办年货,扯布做新衣裳。
老少爷们就不跟著去凑热闹,招呼几个好兄弟,找个脚店,点几个菜,热上一壶酒,美美地吃上一顿,这一年没白过!
脚店里吆三喝四。
猜拳的,聊天的,吹牛的,奉承的,如同脚店后厨大锅里煮沸的羊杂汤,热气冲天。
“年景好过,到处要人,我们胡同的万三癩子,都隔三差五找到散活做..
今年还赞下了些钱,他那瞎子老娘居然著要给他找个媳妇,黄大闺女不敢奢求,寡妇也行,只要能给他老王家传香火。
这事以前敢想吗?不敢想!”
“我家婆娘带著四个小的去扯布去了。
听说供销社新进了一批松江布,上海第一纺厂出的第一批布,叫茉莉牌,嘿,布好,价格也便宜,比以前的松江布便宜一成五。
我大舅子从朋友那里听到消息,早早告诉我们。我婆娘天还没亮就带著四个娃去排队,非得把明年大家要穿的布料全买回来。”
“大力,叫你婆娘適量买就好,不要买多了,会后悔的。”
“徐帐房,你这话什么意思?”
“嘿嘿。”
“徐帐房,我们两家在一个胡同里住了多久,我娘可是看著你长大的...前两月你家老爷子突然犯病,还是我拉著平板车给送到南城第二卫生所..:”
“好,好,不要说了,你张大力对我恩重如山,好了吧。不要念经了,我说。”
这回,不仅张大力屏住呼吸听著,就连同一桌其他三位也放下酒杯筷子,支著耳朵听“你都说了,这批茉莉牌布是上海第一纺厂出的第一批布,这意味著什么?”
大力和同桌对视一眼:“头茬布唄!”
“你个憨货!
这说明这批布,上海第一纺厂只是试產,还没把机器全部开动。
开动机器是个什么光景,你们没见识过,想像不到啊。
我跟著掌柜的去滦州进过货,到滦州羊毛呢绒厂、铁丝厂去看过。
我的老天爷啊,他们那个机器一开动,什么水力的,畜力的,一动就停不下来,哗哗地往外出东西..:”
大力和同桌们还是很迷茫地摇了摇头:“徐先生,你说的我们还是没听明白。”
“憨货!上海纺厂的茉莉牌布,头茬布都卖得比別的松江布便宜一成半,要是它的机器全部开动,出產的布多到会让人发疯。
东西出產得越多,价格就越便宜,这是正理!
所以上海布的价格,还得往下掉。”
“还得便宜!”
这回张大力听懂了,慌忙確认了一遍。
“必须得便宜,咔咔往下掉。
你不信,等开春,北运河重新开通,这价格就得往下掉。等到入夏,东南风起,南边的海船跟鱼群一样往北游。这个价格还得往下掉。
要是说错了,是我有眼无珠,看走了眼!
你们把我这双眼珠子挖出来,当鱼泡踩!”
当一声,张大力猛地起身,把坐的凳子带倒在地。
“这个败家娘们,叫她少买点少买点,就是不听。到时候掉价了,她又要哭天喊地了。”
张大力说看话,撒开腿,屁股看火似的往外跑。
眾人哈哈大笑,刚听到一耳朵的邻桌客人,忍不住问徐帐房。
“徐先生,这布还得掉价?”
徐帐房哈哈一笑:“太平盛世,吃穿的玩意,都得掉价。现在是不是太平盛世?”
“是太平盛世,徐先生说的没错。”
“这一两年日子好过了,確实是太平盛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