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10亿用户,1850亿营收!橙子瑶光 E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776章 10亿用户,1850亿营收!橙子瑶光 e1问世!只打主力!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
陈延森一向很有原则,最多专注工作两小时,剩下的时间就用来“摸鱼”。
要么约张朝阳去海钓,要么找小马哥去港岛的商k消遣。
反正有私人飞机,每年一千多万的养护费不能浪费。
人嘛,有钱不花,岂不是白挣了?
中午回办公室简单吃了午饭,稍作休息后,他又回到实验室,一直待到下午四点。
研发中心里,除了他,还有300多名农业大学的高材生负责辅助工作。
从破晓 a220 euv光刻机的研发过程中,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年轻人的可塑性和学习能力更强。
那些顶着各种头衔的老登,大多固执己见,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不如刚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
你给他a方案让他去测数据,他偏说这么做不合理。
纯特么耽误他的时间!
像汪象朝、章延杰这种肯低头学习的老家伙,实属难得,堪称百里挑一的稀罕货。
陈延森懒得费心筛选,索性清一色招了年轻人。
胡锐晖给他推选的几位农科协会技术大牛,全被他婉拒了。
毕竟他搞的是基因编程育种,而国内主流技术是杂交育种,后者虽有参考价值,但实际帮助不大。
与此同时。
亰东金融宣布获得首轮融资。
由森联集团领投,红杉资本、嘉实投资和华国太平跟投,融资额为10亿美币,投后估值飙升到100亿美币。
柳强东在斗音上高调宣布,将实行16薪制度,在原先14薪的基础上,额外发放两个月薪资作为绩效奖金。
当然,这里面是有套路的。
既然是绩效,就有kpi要求,完不成就要打折。
但不管怎样,肯涨薪总比不涨强。
许多亰东的员工在脉脉留言调侃:“东子结婚后,明显大气多了。”
“别喊东子,喊东哥!”
“有奶就是娘是吧?”
“不过说实话,三大电商平台里,最豪横的还是拼呗,每年保底20薪,我寝室的狗儿子就在拼呗运营中心上班,一周只上四天班,还整天跟我抱怨生活太无聊,他奶奶的!”
“hei,呸!有种来我们公司试试,晚上九点下班都算早退!”
“给加班费吗?”
“嗐,要是给加班费,我还吐槽啥?”
“卧槽!那你还不跑路?拼呗刚在阿比西尼亚开了新站点,正缺运营呢!”
一条讨论帖下面,网友们聊着聊着,话题就从亰东聊到了森联。
2015年的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再加上“全民创业”的口号越喊越响,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天都有上千家新公司成立。
一派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
此时的打工人跳槽格外容易:只需刷新一下简历,就有无数公司主动抛来橄榄枝。
他们只需从中挑挑拣拣,安排好下周的面试行程,最后选一家薪资最高的入职即可。
平时不想换工作时,必须把简历隐藏起来,否则猎头、招聘专员的电话都接不过来。
搁十几年后,年轻人恐怕都不敢相信,招聘网站竟有这样的“逆天功能”!
更逆天的是,大多数求职者找到工作后,都会主动开启这个隐藏功能。
当天下午,澎湃新闻和虎嗅it相继发布报道,指出新狐狸淘的比价插件存在随意调整商品价格、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该消息一出,网易惠惠助手、慢慢买、什么值得买等一众比价工具都受到连累。
信任感一旦出现裂痕,崩塌只在一瞬间。
网易、慢慢买、什么值得买等十几家平台连忙发布声明,坚称自家比价插件绝不存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若用户发现一例违规,直接奖励1000元现金。
各家的澄清方式五花八门,生怕被阿狸牵连。
而新狐狸淘因被实锤,还被曝光了大量视频和图文证据,导致用户信任度急剧下滑。
第二天数据显示,其日活用户竟下降了七个百分点。
看似不多,但随着负面热度持续发酵,新狐狸淘的用户正在大量流失。
杭城的一家公司迅速嗅到商机,借势推出“高佣联盟”,主打桃系高佣商品返现,试图承接新狐狸淘的流失用户。
马立云得知后,虽有不满,但也不好明着打压。
自从阿狸发布联盟新公告后,拼呗就拉拢了国内头部导购网站,联手封杀阿狸,导致阿狸在双十一大促上失利。
如今有人愿意做桃宝客,他自然乐见其成。
别看两个月前,他把导购网站往死里整,但双十一大促后他发现,导购网站虽价值不高,却是电商行业生态的一部分。
少了这5%的业绩,阿狸也深受影响。
半小时后,位于沪城的返利淘对外宣布,用户数已突破一亿,并拿到了乐天资本一亿美币的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币。
众所周知,10亿美币是互联网新兴独角兽的准入门槛。
换句话说,继狐狸淘之后,导购行业又诞生了第二家独角兽企业。
不少人见此情形,纷纷动了进入导购电商行业的念头。
有人甚至把直销模式移植到导购电商中,将用户分为三个等级:a邀请b,b邀请 c,只要b、c在电商平台购物,a就能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抽成。
躺着就能赚钱!
这个口号很快成为行业新标语。
第一批吃螃蟹的大多是微商,他们凭借私域流量,很快就发展了成千上万的下线。
新年伊始,导购电商模式竟逆势增长,迎来了行业的第二个黄金期。
受此影响,拼呗、阿狸和亰东的单日成交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
……
1月15日,星期四。
陈延森去实验室交代了几句工作,便回到了一号楼的顶层办公室。
在他的正前方是一块65寸的显示屏,挂在墙壁上。
坐下后,他点开云舟办公软件,进入了mimo的年终汇报视频会议。
同一时间,远在纽约mimo总部的毛超荣和一众高管,早已在电脑前等候多时。
见大老板进入会议室,毛超荣立刻起身招呼:“老板,上午好!”
“mimo的核心经营指标我心里有数,大家汇报尽量简短,挑重点说就行,开始吧。”
陈延森靠在老板椅上,轻描淡写地说道。
开会不是目的,围绕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展开深度协作,才是此次会议的核心。
“老板,我们先看一下mimo在2014年的发展轨迹。
累计注册用户9.8亿,同比增长45.4%;
日活跃用户4.2亿,同比增长41.7%;
月活跃用户6.7亿,日均用户使用时长为112分钟,较去年增加了13分钟,用户心智占领稳固。”
毛超荣点开一份可视化图表,投放在会议公屏上,所有人都能下载查看。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55%,30到45岁的用户占比35%,平台用户结构保持得极为健康,商业化价值较高。
在地域分布上,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35%,二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65%,下沉市场已成为增长核心引擎与内容生态的重要源泉。”
目前,mimo的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以及部分非洲、南美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