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1章 琉球
除了朝廷给送来的服被之外,满桂手底下的明军这段时间打猎也屯下了不少鹿皮之类的兽皮,一些诸如貂皮狐皮之类的名贵毛皮自然是要上交朝廷的,而这些普通的兽皮满桂则直接让将士们留下自己御寒使用。
期间,不里牙惕部也给明军送来了上千张的羊皮过来,虽然对于数万明军来说,这一千张羊皮是杯水车薪的,但是对于不里牙惕部来说,也算是尽心尽力了,绝对算得上是一份厚礼。
而此时的罗斯军队虽然是在自家的地盘上,不像明军这般万里远征,但是却同样是要给五万大军供给粮饷的,即便这五万兵马出征一个月来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半点儿收获。
菲拉列特顿感骑虎难下,他万万没想到五万罗斯大军竟然无法攻破明军在乌拉尔山脉设置的防线,只能在山下筑城被动防守,而且即便如此,还要承受明军夜以继日的炮击!
可是战端已开,也不是说停就停的,罗斯若是现在撤军,便于投降无异,是示弱于明国,明国定然会得寸进尺,西进侵占罗斯领土。
可是若不撤军,罗斯军队又无力突破明军在乌拉尔山脉构筑的防线,眼看着供应大军出征的粮饷消耗如同流水一般,这样的损失,也不是罗斯国所能承受得起的。
他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上天,希望明军无法扛过西伯利亚的寒冬,早日撤军。
然而,菲拉列特实在是太低估了明军的意志了,常言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如今皇上不光逐步把明军的待遇提上来了,军饷更是从未再拖欠过,而且又是在满桂这样一个还算仗义的将军手下,朝廷发来的粮食、服被等物资向来都是可以足额领到手的。
明军对朝廷早就没有了之前的怨气,反倒都是心向朝廷,尤其是对皇上那更是奉若天神一般景仰的,如此同仇敌忾的明军,难道还会被西伯利亚的寒冬给吓跑吗?
双方因此便谁也没肯退缩半步,一直僵持到了次年的四月份。
……
但是朱天启此时的想法却不同,以前大明打仗纯粹是在烧钱,即便是打赢了也是笔赔本的买卖,比如之前的抗倭援朝(壬辰倭乱)之战,刚刚打完的收复辽东之战。
等到蔡锦来到皇极殿的时候,朱天启已经把蔡锦的奏疏给内阁的六位阁臣传阅了一遍了。
蔡锦赶忙跪下叩首行礼:“外臣蔡锦,叩见徐阁老!”
当初为了接待孙元化从濠镜澳招募来的泰西人们,会同馆已经被修缮一新了,如今大明的藩属国再次多了起来,正好可以供使臣们居住。
中间虽然出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大家也确实都对蔡锦的奏疏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十分好奇,但是事不关己,谁又会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去胡乱打听这些事情呢?
那蔡锦在正旦节当天非要给皇帝上奏疏,已然是不合规矩了,万一奏疏中再没写什么好事儿,岂不是更惹得皇上不悦?因此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的。
王元宝闻言赶忙快步走下平台,从蔡锦的手中结果奏疏,又快步走上平台,递到了朱天启的手上。
徐爱卿,咱们不能因为怕钱就什么都不敢干,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你就拿北边的西伯利亚来说吧,那么一大块地方,比咱们整个大明都要大,难道咱们大明从罗斯人手中夺回来这么大块地盘,以后还赚不回如今出去的这些粮饷军费吗?”
徐光启也是有些发愁了,他还真是没法猜透皇上的心思,沉思了片刻之后,却突然小声嘀咕道:“三府五州三十五郡?!琉球有这么大吗?”
但是别人可以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身为礼部尚书的徐光启不能啊,他总感觉此事太过蹊跷,皇上定然是有了什么新的打算,否则何必要这琉球使臣蔡锦留下呢?
因而在正旦节的大朝会结束之后,徐光启便亲自去找了一趟蔡锦。
徐光启抬手示意他平身,随后便走进了他的房中,自己在椅子上坐下,开口问道:“蔡锦,你老实交代,你今天大朝会的时候,给皇上的奏疏里,都写了些什么?”
当然,不是说这些战争没有意义,而是但从经济交代来看的话,这一类的战争并不能给大明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
蔡锦没成想话刚说到正题上,徐光启就要走,赶忙开口劝阻:“徐大人,您还没有告诉外臣,外臣到底该怎么办呢?”
“休养生息?”朱天启摇了摇头:“我大明将士虽然征战四方,但绝对不会妨碍到国内百姓的正常生活,军民各司其职不是正好吗?难道非要让将士们都解甲归田,才叫休养生息吗?
朱天启缓缓点头,又对蔡锦说道:“难怪朕这么多年都不见琉球来使了呢,朕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你先起来吧,倒是朕错怪了你们琉球!”
蔡锦一听这话,顿时也愣住了,苦着脸看向了徐光启:“外臣实在是愚钝,然事已至此,还请徐大人多多帮衬啊!”
徐光启却是一把将其推开,冷哼一声道:“你拿我当什么人了,大明救不救你们琉球国的事情也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你且先在此安心等着吧,等什么时候皇上再见你的时候,你就能知道结果了!”
对于徐光启的到来,蔡锦感到十分惊讶,毕竟徐光启可是大明的礼部尚书和内阁首辅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
朱天启不禁笑着问起蔡锦来:“你们琉球可是有好些年不来朝贡了,怎么今年突然想起来要来我大明朝贡来了?”
转眼又到了正旦节,今年前来大明朝贡的藩属国可就多了,然而除了朝鲜和漠北诸部之外,还来了一个生面孔——琉球使臣蔡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