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10章 棱堡
满桂当即命人在山上架好大炮,调整角度,瞄准了山下的罗斯军队,随即令旗一挥,上千门大小火炮齐鸣,炮弹铺天盖地的从山上朝着山下的罗斯军队砸了下来。
罗斯军队突然听到山上的炮响,还正在惊讶中,被打了个猝不及防,瞬间便有无数的士兵被炮弹撕成了碎片。
这时候就体现出军纪和兵员素质的重要性了,倒是莫斯科中心地带过来的正规军反应更快一点,十分有秩序地向后方撤离,退到了明军火炮的射程之外。
而那些来凑数的地方军们,则好似没头苍蝇一般在战阵里乱撞,没被明军的炮火炸死,也自相冲撞践踏而死了不少。
双方还未开战,罗斯军队这边就损失了近万人,车马军械也被丢了一地。
不过明军却并没有冲下山来乘胜追击,甚至也没有派人来收拾战场,捡些战利品回去,因为满桂得到的命令是防守乌拉尔山脉,不许罗斯人越境,所以他才不轻易出兵主动进攻呢!
罗斯人经历此败,反倒是变得团结了起来,主帅也更加有权威性了,毕竟此次撤离可都是主帅指挥有方,否则他们都得玩完!
在罗斯军队主帅的指挥下,罗斯人开始就地筑城,打算跟明军在此打持久战。
其实若不是有朱天启的存在,罗斯军队的战斗力与明军相比,不会相差这么悬殊,双方的武器也应该是罗斯人的更加先进一些,而且罗斯人从西方人那里也学来了不少先进的军事和战术。
罗斯人在山下筑城的事情引起了满桂的重视,他开始每日都到山上来观察罗斯人所建造的这座城。
事实上,罗斯人所建造的是一座棱堡,这是跟着欧洲人学来的本事,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的凸多边形建成凹多边形,最典型的就是星型堡垒,或者正方形每个角或边上再凸出去一个菱形。
如此一来,便可使攻城方不论从哪里攻击,都要承受来自守城方多个棱面交叉火力的多重打击。
因此,面对罗斯人所构筑的棱堡,满桂不会像当年的索额图那样,攻城不下只能围困,把敌人耗死,而是直接架上大明的钢铁巨炮,在数里之外,对罗斯人的棱堡狂轰乱炸。
等到罗斯人把棱堡修好了,满桂的大炮也架好了,不过棱堡的作用主要是防守而不是进攻,作为征讨方的罗斯军队,自然不能在这里干等着明军来打自己,还是要出兵诱敌来袭,消耗敌方兵力,然后再趁机杀上乌拉尔山上去。
当时的罗斯人在雅克萨便是建造了一座棱堡,而且这座棱堡中仅有不足千人镇守,而满清方面派出的兵力却是两千人,双方兵力悬殊。
如此一来,朝廷的压力自然是少了很多,至少有两三万人的粮饷问题得到了解决。
把这些大炮运到山上可是费了不少功夫,不过罗斯人忙着筑城,满桂这边也有的是时间折腾,反正这些大炮运上山之后,满桂也不打算撤走了,直接在山上修筑炮台,以后也用得上。
朱天启看到了夹在满桂奏疏中的罗斯人的棱堡图之后,倒是没有太过惊讶,毕竟这对他来说不算稀奇,而且现在明军有钢铁巨炮这种重型火炮在手,罗斯人就是把堡垒建出儿来也没用。
反观军费支出反倒没有那么多了,如今辽东已平,辽东方面也已经开始恢复生产,辽军继承了孙承宗任蓟辽督师时的传统,大力屯垦,自给自足,朝廷能够省下来不少钱粮。
而现在正在西伯利亚的那六七万明军,朱天启也并没有打算撤回来一部分,即便现在看来,对付罗斯人压根儿用不了这么多兵力,但是西伯利亚太过辽阔了,想要完全占领这片土地,还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
加上各大行业的国营厂都已经开始投产了,也定当能够给朝廷带来不少的财政收入。
加之漠北诸部纷纷向大明臣服,那些途径漠北诸部的明军据点,瞬间变成了大明对漠北诸部进行统治的驻兵点,有些地理位置不错的据点直接扩建成了都司府城,或卫所城。
虽然此战的结果是罗斯人投降,满清军获胜,但是想必当时的条约签订者索额图和康熙帝应该心里都是清楚的,若是罗斯人在雅克萨城的兵力充足的话,这场仗的胜负可就不一定了。
大明的城池虽然有马面,有瓮城等等一系列的设计,但是比起西方的棱堡来,确实在防守方面,还是有些落后的。
至于支出方面,大明的财政支出也比以往要多得多,甚至翻了一番,因为官员俸禄上涨了,朝廷又是开国营厂又是开造船厂等等大小事务的支出都比以往要多得多。
战争的结果不用说了,双方议和,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很多人可能会因此产生疑问,难道满清无力战胜当时的罗斯人吗?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与罗斯人议和,还签订条约,给罗斯人割了地?
这就得从匪夷所思的战争的经过说起了。
满桂马上吩咐手下把罗斯人的城池样貌给画了下来,准备在下次给朝廷送奏疏的时候,把此事也一并报于皇上。
想来明人还是思想比较封建,认为城池就该四四方方的,不能建的奇形怪状的,所以即便是要改变,也是在较为方正的矩形上添加矩形马面,而不会去建造菱形突出部分,这或许是为什么百无禁忌的西方人可以在堡垒建筑方面领先明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最钱的就是满桂这十万人北征西伯利亚的军队了,他们自出兵至今已经快一年了,粮饷和军备供应不断,自然是钱入流水一般。
其实也未必是明人不知道建成棱堡那样,城池的防御力更强,毕竟从宁远城的凹字型双马面设计就可以看出来,明人很清楚城墙凸出去的部分越多,便可越能形成更多的交叉火力来对付攻城的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