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也正因为他在乡间小有名气,才得以让亭长慕名而来。
“嗯?”
一切准备就绪,韩信便选了一个以前常钓的位置,开始抛竿钓鱼。
“这”
而少年则回到了木屋内,准备生火做饭。
或许只有跑起来,他们才能感觉到暖和。
韩信捧着粟米碗看了看,又抬头望向妇人,然后朝妇人施礼道;“今日得大娘恩惠,来日必千金报答!”
这条大河便是淮阴河,再往下游走十几里,就是淮阴县城。
也就是说,像他这样的野路子未成年,想要出人头地,很难。
迟疑了片刻,他连忙翻身起来,朝妇人长揖一礼:“多谢大娘救命之恩。”
听到声音的刹那,韩信猛地睁开眼睛,同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坟地。
将目光投向河对岸的那些小孩。
妇人被韩信这一礼搞得莫名其妙,不由瞪了他一眼,嗔道:“老妇是看你半天没钓到鱼,想来肚子应该饿了”
“天这么冷,不吃东西可容易冻坏身子.”
就在韩信快要昏昏入睡的时候,一名妇人挎着篮子走到了他身前,低声问道:“娃子,你怎么睡这哩?”
“秦法严苛,按理说不会有人行偷盗之事,家中怎么一粒粮食都没有了?”
躺在地上半响,韩信最终还是爬了起来,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就算再穷困潦倒,饭还是要吃的。
“你这娃子说啥哩?”
此时,天边已经开始泛白,一群穿着破烂的小孩在河边嬉戏玩耍,哪怕是初冬季节,他们也都穿着单薄。
河对岸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都是乡里某个富绅的佃户。
如果统一天下不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那这样的天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带着几分沉重和复杂的心情,韩信闭上了眼睛,其实他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平民罢了。
直到从亭长家里去而复返,木屋依旧保持着它原来的样子。
等待是最磨人的,为了让自己少点饥寒交迫,韩信随意抓扯一些树叶、枯草盖在身上,同时转移注意力。
少年“呵”了一声,摇头苦笑:“韩信啊韩信,妄你自命不凡,如今却被几只老鼠欺上了门,真是时也,命也!”
钓鱼本是个技术与运气并存的活计,尽管韩信自命不凡,但想要吃鱼,却没那么容易。
韩信有些迟疑。
可妇人见他迟疑,却有些不悦,上前一步,将粟米碗塞在他手中道:“这有何使不得的,小小年纪,哪来的那么多礼数?”
而少年依旧毫不在意,该吃吃,该睡睡。
少年有些慌了,连忙在屋内一阵翻找,除了一些破旧衣物,以及老旧陶罐,屋子里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但当他打开粮袋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记忆中的半袋粟米,早已不见踪影。
“吃吧!不够老妇再回家煮!”
虽然周围看起来很恐怖,但少年脸上却没有露出任何惧怕的表情。
说着,便从篮子里拿出一碗粟米饭递给韩信:“这碗饭拿去吃吧!”
少年没有去县城的意思,只是沿着河岸往下游走了几百米,然后转到另一条小河分支,而这河边的木屋,就是少年的家。
望着黑漆漆的屋顶,韩信思绪良多,他对未来很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虽然双手双脚都被冻得乌黑发青,但这些小孩毫不在意,依旧跟伙伴们跑得满头大汗。
就在少年疑惑不解的时候,屋子里突然冒出一阵“吱吱吱”地声音,他转头望去,却见几只肥瘦不一的老鼠,正在四处寻觅。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打击。
“以后有难处,可知会老妇,老妇虽不富足,但养你些时日,却是没问题的!”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河岸。
韩信望着她的背影,沉吟片刻,又深深鞠了一躬,同时打定主意,以后定要报答这位妇人。
求订阅,求月票。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