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59章 此生无萧何,岂能言成败
自从在河岸边受了妇人的一饭之恩,韩信接连几十天,都会收到妇人送来的食物。
刚开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与妇人并不相识。
可后来慢慢的习惯了这种恩赐。
于是更加坚定,以后要报答妇人。
但报恩这种事只有他自己知晓,外人却无从得知,只当他骗吃骗喝。
日子久了,周围的乡民越来越厌恶他,连同妇人也开始责怪起来。
觉得她不该纵容这种吃白食的无赖。
对此,妇人一笑了之。
但韩信却有些看不过去。
有了亭长妻子的经验,他知道,纵使自己迟早有一天会报答,也抵不过遥遥无期的索取。
…………
虽然明知道对方是欺负乡里人,但韩信还是认真的说道:“我没钱。”
“张屠夫不愧是张屠夫,果然乃吾辈楷模啊!”
“士可杀不可辱,此子难成大器!”
听到这话,妇人顿时眉开眼笑,心中笃定了自己没看错眼。
“去城里办事,刚好路过!”
说完,他便挑起箩筐,准备离去。
“丝也不是我的。”
就如此,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在无尽的嘲笑声中,离开了是非之地。
黑袍男子随口一句,然后站起身来,淡淡的说道;“明日卯时我便会启程,届时在河口等你半个时辰!”
黑袍男子笑了笑,笑得很贼的道:“我刚才已经说了,你见了他,自会明白,当然,如果你不想见,就当我没说,不过.”
韩信皱了皱眉,旋即收起手中的窝头,转身朝箩筐走去。
说完,她就收起丝,抱着木盆,离开了洗涤之处。
“那里并没写你的名字。”
张屠夫呵呵一笑:“你也不打听打听,那地儿是谁的,就敢去歇息。”
“看那刀剑的成色,应该是一件旧物!”
您看他有手有脚,长得跟成年壮汉一般高大,岂是不能养活自己之人?”
伸手在身上擦了擦,韩信便拿起一个窝头咬了一口,然后一边吃一边好奇的打量来往的行人。
“没钱可以拿丝抵押。”
迟疑了一下,她便笑着摆手道:“不用麻烦,你就在家好好看书,将来有机会做一番事业。”
“我看不然,你见过哪个将门之后挑着丝上街的……”
韩信:“………”
黑袍男子轻笑一声,说道:“甘愿受胯下之辱也不拔出刀剑,如今见了我却刀剑相向,莫非你觉得我好欺负?”
里面有三个黑乎乎的窝头。
直到走入一条寂静的乡间小道,他才长出了一口气,冷笑道:“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杀人,实乃莽夫,我韩信的命,岂能丧于愚蠢之举!”
韩信一愣,有些疑惑的问:“频阳据此上千里,你又为何而来?”
张屠夫见韩信没有搭理自己,不由有些恼怒。
来往的行人中,有人认出了他,也不忘指指点点。
时至响午,韩信挂着满头大汗,“吭哧吭哧”地来到了城里。
“好的大娘!您放心,我一定早去早回。”韩信咧嘴一笑,点头应道。
不远处的小摊中,有几个商人一边议论着南来北往的趣事,一边胡吃海喝。
张屠夫环顾左右,摸了摸络腮胡,忽然眼睛一亮,调笑道:“要想让我放你走,也不是不可以,除非你从我胯下钻过去。”
这时,黑袍男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我看你气度非凡,想来是个可造之才,不知是否愿意跟我回去见我家少主!”
“好不要脸的白食小子,这还没到饭点呢,便又来索要吃食,真当大娘的粮食是白捡的不成?”
听到这话,韩信脚步一顿,然后随口说道:“大丈夫行事,顶天立地,欺负弱小,算不得本事。”
然而,就在他吃完一个窝头,准备拿第二个的时候,一辆摊车缓缓推到了他面前。
韩信瞬间做出了判断,然后收起刀剑,沉声问道:“我与阁下素不相识,为何尾随而至?”
这时,城里车水马龙,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四周叫卖的商贩,此起彼伏。
迟疑了一瞬,他也不再与黑袍男子纠缠,便重新挑起箩筐,准备朝家的方向走去。
而这时,韩信已经来到了河对岸。
说着,他两眼放光的看着韩信,笑吟吟地道:“我相信你会见他!”
“嗯?”
“呵!”
“我为什么要信?”
黑袍男子笑了笑,摇头说道;“某在此歇息已久,谈何尾随而至?”
所以只是看了那些商人一眼,韩信就收回了目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
“莫非这小子是某个将门之后?”
回去的路上,韩信挑着空箩筐,沉默不语。
看得韩信不由咽了咽口水,他本就比一般人高大,所以食量也比一般人大。
韩信直勾勾的盯着黑袍男子,半响,忽然噗嗤一笑。
因为老秦人酷爱黑色,所以平时都身着黑袍,头戴黑巾。
听到这话,韩信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二话不说,直接趴在地上,从他胯下钻了过去。
韩信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疑问道:“那你是如何知道我受胯下之辱的?”
“频阳?”
说着,又想起什么似的,瞥了眼韩信背上的剑,道:“刀剑乃犯禁之物,别随意拿出来,不然被官吏发现,定不可轻饶。”
“因为你没我家少主强,所以你不愿承认比自己强的人!”
韩信脚步一顿,抬头凝望着张屠夫,沉声道:“你待如何?”
“喂,你小子看什么看?没听到本大爷说的话吗?”
“我家少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你若见了他,自会明白他的厉害之处!”
眼见韩信一再执拗,妇人也明白了他的心意,于是叹了口气,嘱咐道:“城里多恶人,你此去,切记不可与人争执。”
于是,韩信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他觉得,相比他日厚报,不如趁现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听到呵斥声,韩信愣了愣,抬头望去,却见一名满脸络腮胡的青年走了过来。
就在韩信钻过去的瞬间,四周围观的路人轰然大笑。
“哎!张家娘子别胡言,这娃子怪可怜哩!”妇人听闻同伴呵斥,连忙劝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