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58章 今日得饭恩,他日千金还
泗水郡,淮阴县。
拂晓清晨,昏暗的光线透过枝桠,一缕缕照在地面上。
寒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使得周围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块宽广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孤坟,而孤坟的正前方,倚坐着一名少年。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披头散发,眼神迷离的看着墓碑,不言不语。
此情此景,除了恐怖之外,实在让人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就在半年前,少年的母亲因病去世,为了安葬母亲,他特意选了此处空地。
虽然彼时的他身无分文,但为母亲选的安葬地,却非常广阔,周围足以安置万家。
这使得邻里乡亲都嘲笑他,戏弄他,甚至辱骂他,但他都毫不在意。
自从他在山中捡到兵书的那一刻开始,他便相信自己迟早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要是能重来.
咳,咳.其实我们的“兵圣”也没那么惨,毕竟是大后期。
摔倒的小孩见到窝头,破涕为笑,伸手接过窝头,啃了一小口,然后又跟同伴们嬉闹追逐。
如此寒冷的天气睡在野外,很容易一睡不起,从而冻死过去。
“汪!汪!”
三个月前,下乡的亭长听说了少年的事,对他很是看重,特意接他回自己家,照顾他。
韩信哑然,不由有些羞愧。
秦朝“以吏为师”,想要入仕途,得找个做官的老师,学习秦律,然后被大家族推泽,同样,想要参军入伍,也要达到法定年龄。
直到昨天,亭长的妻子为了赶走他,特意提前开饭,等他吃饭时,餐桌上早已空空如也。
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见他熟练的从床底下摸出一根简陋鱼竿,然后将鱼线和鱼钩重新固定了一遍,就扛着鱼竿出了木屋。
至于鱼饵,只要找块相对肥沃的空地,翻腾几下,便能有蚯蚓可以使用。
韩信对自己非常自信,不仅整日挎剑游玩,而且还行事放荡不羁,使得他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网红”少年。
于是一怒之下,少年便来到了这里。
说完,便无力的瘫在地上,摆了个大字型。
听闻此话,妇人顿时有些生气,斥道:“你这娃子,怎就这么不懂事哩,老妇是看你可怜,才施以援手,岂能图他日恩惠?”
时间很快,少年走出了树林,迎面可见一条缓缓流淌的大河。
他虽然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但也深知这些靠洗涤丝为生的妇人,并不容易。
虽然没找到粮食,但身处河边,岂能没有钓鱼的工具。
半响,只见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冻僵的身体,整了整破烂的长袍,然后面朝墓碑揖了一礼,干涸着嘴唇道:“娘!信儿迟早有一天会向他们证明,信儿不是吃白食的!”
本来少年和母亲也住在村庄里,但因为病情无法劳作,最终只能搬到这木屋,潦倒度日。
“这,这如何使得”
此刻,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小孩,正手拿一块黑乎乎的,形状似窝头的东西,一边跑一边啃。
本以为会是千里马遇伯乐,结果却是打野遇李白。
此时,太阳刚刚露线,已经有佃户出门劳作了。
然,亭长的妻子却极不待见他,每到饭点,总是讥讽他吃白食。
结果没跑几步,就摔了个狗吃翔,使得手中的窝头掉在了地上。
还没等小孩反应过来,一同嬉戏的黄狗撒开腿就朝窝头跑去,然后叼着窝头便要吞下肚子。
这让他不由有些沮丧。
倒不是被妇人吓到了,而是他意识到刚才的危险。
却听妇人又道:“你这年纪,有手有脚,完全可以耕作一两亩地养活自己,何至于垂钓度日?”
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就一个人住在这里。
就在这时,另一名小孩眼疾手快,急忙按住黄狗,将窝头从黄狗嘴里掏了出来,擦着鼻涕递给摔倒的小孩。
“呵!”
看到这一幕,韩信暗叹了口气,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百姓过得比原来更苦,更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