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88章 泰山封禅
庆忌确立“龙”作为吴朝的图腾,华夏的图腾,就意味着他又多了一个别称——
祖龙!
什么龙?
跟历史上秦始皇的“黑龙”不同,庆忌是“赤龙”。
秦国属水,尚黑;吴国属火,尚赤。
金、木、水、火、土五行德运之说,让吴国的旌旗服饰都是绯红色的,不会改变。
“文种。”
“臣在!”
“为寡人的御极大典,寡人之意,还需确立我大吴的国旗、国歌、国徽。你负责颁布下去,广告于天下,征集合适的国旗、国歌与国徽,凡我国人,皆有资格参议并制定。”
庆忌决定将大吴的国歌、国旗、国徽以海选的方式,让天下人都参与进来,不论身份的高低贵贱,皆可参与如此盛事。
“诺!”
说是出巡队伍,其实应该说是“迁都队伍”更加妥当一些。
文种忙不迭的答应了下来。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即认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地处东方的秦山就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
接着,庆忌又斋戒沐浴三日,到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
按照庆忌定下的规矩,凡皇帝所在的国都,即是政治中心。
虽然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帝王最荣耀的成就,但是能去“泰山封禅”的皇帝极少。
传说神人盘古死后头颅化为东岳,左臂化为南岳,右臂化为北岳,身体化为中岳,足部化为西岳,盘古头颅泰山也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
这还是首创!
吴国有旌旗、大纛、战歌,但是属于国家形式的国旗、国徽以及国歌还是绝无仅有的。
这场声势浩大的封禅大典,前前后后一共持续了半个月,可见其礼仪有多么繁琐。
庆忌祷告之际,群臣纷纷唱诵着属于吴国的礼乐《吴颂》。
邗沟之上,波光粼粼,千帆竞走。
“四守之内,莫不郡县。四夷八蛮,咸未贡职。民遮蕃息,天禄永得,刻石改号。”
……
这一次,庆忌东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到泰山封禅,以向上苍、世人宣告自己改朝换代,成为“始皇帝”的合法性,进一步宣扬“君权天授”的说法。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宋真宗认为功劳显著,四年后封禅泰山,封禅中导演了一幕“天书由天而降”的闹剧。
泰山封禅并不是一件小事,销巨大,不过吴国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其二,帝王在位政绩卓著,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这就昭示着,庆忌的泰山封禅仪式,终于落下了帷幕。
搞面子工程的宋真宗,不止拉低了泰山封禅的档次,也把国库挥霍一空了。
宋真宗时期,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入侵宋境,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勉强到澶州督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