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87章 吴太祖文皇帝
庆忌想了一下,便道:“寡人驾崩后,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议。尊号、谥号、庙号,皆可加于寡人。”
“大王圣明!”
群臣山呼道。
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一般来说,帝王将相都有谥号,天子还有庙号。
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
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就是年号。
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平庸的。
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
至于年号,庆忌并不在意。
“大王,臣以为不妥!”
“追根溯源,臣以为,龙更适合作为我大吴的图腾。”
秦人崛起于犬丘、渭水,有水德,于是以“龙”为图腾。
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这时,太宰文种手持牙笏出列道:“大王,为御极大典,也为制定我大吴的礼乐风尚,臣以为,大王理应今早确立大吴之图腾!”
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轮到吴国的话,图腾还是颇为复杂的。
商族的图腾是“玄鸟”。
“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并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为龙。”
“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夜空中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
全称:吴太祖文皇帝,又名“始皇帝”、“吴始皇”。
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主要的不在他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
图腾崇拜的意义也就在于确认氏族成员在血缘上的统一性……
“夏天作物生长,苍龙七宿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日,庄稼丰收,苍龙七宿也开始在西方下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七宿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庆忌作为开创者,第一位皇帝,尊号是“始皇帝”,一般可称之为“吴始皇”。
“南方尚飞禽,北方尚走兽。吴国起于东南,按典制,大王可以凤凰作为我大吴的图腾!”
庆忌开创大一统的吴朝,功盖千古,庙号可为“太祖”。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夫苍龙七宿者,角、亢、氐、房、心、尾、箕。”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
“所谓图腾者,乃是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