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69章 祭祀后土 胙肉
庆忌来到祭坛之上,跪坐在那里,目视前方,脸上的神色一丝不苟的,宛如一座雕塑……
吴国这是在举行郊祭,即郊天之礼。
郊天之礼,是这个时代最为隆重的祭典之一。
它原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但至夏殷时,“天”已由自然属性的天,转而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合一的“天”。
天既是社会的“至上神”,又是周人王权的合法性的来源。
郊天之祭既反映了人类对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来自何处的根源性追溯。
天既指代高人云端的昊上帝,又包涵有“地以上皆天也”的崇山信仰。
这是一种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动。
祭天于南郊,时间为冬至,天子必须亲自去。
祭地于北郊,时间为夏至,天子或亲去或派人去。
……
非也。
祭祀是一种繁琐的活动,不过颇为耗费钱财、人力。
“卖鱼了!今早刚网上来的新鲜,活蹦乱跳的鱼!”
“三叩三拜,焚表化诚。举国上下,诚心祭奠。神其有灵,来格来享!”
“有吴嗣君庆忌,兹以太牢,亲祀之,恳乞尊神默佑,永保平安,瓜疂绵绵,人文蔚起,老者安之,少者强之,桑农丰盈……”
后土是古人因对土地崇拜而信仰的大地女神,执掌阴阳生育,主宰大地山川,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
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这个时代国君或天子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祭祀之处分别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
“伏惟!”
不过,以吴国而今的国力,区区祭祀所用之人力财力和物力,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阴阳之外,由造物於甄陶。动则宣布慈风,静则含弘后德。纲维天运,统御地灵。”
作为一国之君的庆忌,并没有闲着。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有盾牌、弓箭,应有尽有哩!”
何故?
这样的跳大神,再搭配上古典的音乐,毫无违和感……
除了处理日常政务外,闲暇之余的庆忌,还不忘捣鼓一些小发明,聊以自慰,或者是偶尔出去微服私访,体察一下民情。
庆忌现在祭祀后土,实际上就是在祭祀“社稷”。
就这,还绝对是公卿大夫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所谓的“胙肉”,其实是猪肉,没什么味道,难以下咽的猪肉。
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
“尚飨——”
洋洋洒洒一千余字的祭文,庆忌念诵完毕,祭坛之下,便响起了一阵充满肃穆之气的乐声。
历史上,鲁定公祭祀完毕,没有分给孔丘祭肉,后者便在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
天下名山大川,天子均有权力祭祀,而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