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68章 郊天之礼
公子恒的话音一落,跪在地板上,早就被吓得冷汗直冒的公子鸿,忍不住磕着头,潸然泪下的冲着庆忌道:“父王!”
“废嫡立庶,于礼法不合!儿臣怎敢给予储君之位?”
“恒弟为嫡长子,有父王之遗风,文武兼备,仁德有方!”
“儿臣愿辅佐恒弟,继承父王之志,守土开疆,将我吴国打造成为傲视华夏九州的最强之国!”
“……”
都不争储君之位?
庆忌不禁若有所思起来。
对于公子恒,庆忌是不信这厮无意于储君之位。
迫于无奈,公子恒只能选择放弃继续竞争储君之位而已。
至于公子鸿,庆忌了解他的为人。
公子鸿可能并无夺嫡之心,更多的,是背后的孔丘、曾点、申息、烛庸这些人在推动。
目夷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大贤”。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此外,庆忌还从驻扎在金陵的常备军当中,抽调三万兵马,跟随太子恒一起奔赴郢都驻防。
当然,按照文化习俗,或者是信仰的不同。
诸公子都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如吴鸿这样的大国公子,在中原列国都能过得十分滋润,说不定还能混成一个封君。
每个诸侯国所祭祀的神祇,也是有所不同的!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开春之际,庆忌要祭祀的对象,既不是传统的昊天上帝或者东皇太一,而是后土,以为国家祈福,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呜——呜——呜——呜——”
出逃他国的公子,往往能享受着较高的待遇。
“……”
这种苗头一旦出现,往往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庆忌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九年,即公元前495年,开春。
“实在不行,儿臣愿为闲人,周游列国,终身不返回吴境……只求恒弟能安心。”
不然公子鸿说不定已经在半路上了。
他这是要当逃兵!
值得一提的是,目夷字子鱼,因担任司马,故称司马子鱼,为鱼姓始祖。
庆忌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然后扫视一周,看着在场的诸公子,说道:“你们身上,流淌着的,是寡人的血脉,是吴国王族的血脉!”
这可是天大的罪过!
季蔻、吴恒母子二人,以巫蛊之术陷害如梦,诅咒王后?
“父王!”
“储君之位,不是你们能让来让去的。”
……
之后,宋、楚两国之间爆发泓水之战,由于宋襄公不采纳目夷的谏言,错失出战良机,最终导致宋国在此战惨败……
郢,也将作为吴国的陪都而存在。
目夷辞而不受。
太子恒的权力极大,负责节制南郡、南阳郡以及汉中郡(商於之地)。
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