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68章 九夔部族
九夔部族,是吴国西南之地的山越众多部族中,数一数二的大部族。
其部族首领的传承方式,采取世袭制,而非是自古以来的禅让制。
这得益于九夔部族的上一任首领强权所致。
联合一众山越部族,一同讨伐夫差所部,就是九夔部族的首领伯期发起的。
所以,庆忌想拉拢九夔部族,以此为突破口,剿抚并用,迅速收服西南之地的蛮族部落,为自己所用!
而在庆忌的一再要求下,禽邑终于答应作为说客,帮助吴国游说首领伯期。
在禽邑离开后,庆忌又梳洗一番,换上一袭袍子,再次巡视屯田垦荒的情况。
在一众大臣的陪同下,庆忌来到一处较为荒僻的田地上。
此时,正在田间地头开垦的,都是光着膀子,气喘吁吁的垦荒士卒。
他们手中挥舞着锄头、耒耜,使劲儿的在地上刨土,以使得土质松软,更为容易耕种。
但这样的劳作显然是极为累人的,不一会儿,他们就已经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好似身体被掏空一般。
在细细的回忆一番后,庆忌便动笔,在纸上画出一张曲辕犁的图纸。
“来人,取纸笔来。”
如庆忌手中的耒耜,从柄到齿皆为木制,柄略向后屈,双齿则略向前弯,齿端套有铁制的刃口。
人岂能当做耕牛使用?
巡视完垦荒情况后,庆忌又在一众大臣的陪同下,慰问负责屯田垦荒的士卒。
随后,他又命人将图纸交给工匠,使其赶工制作出来!
生产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难怪一年的时间,二万余人的垦荒大军,才开发出这些田亩,还不足以维系生活所需的口粮。
耜为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
庆忌环视一周,看着身边的大臣笑着询问道。
耒耜,是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所以,庆忌认为自己十分有必要将曲辕犁这种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搬出来。
耜是犁头,而最初的牵用人拉。二人同时工作,一人在后扶犁,一人在前拉犁,如此二人并耦,是谓之耦。
这些垦荒士卒都是原来的楚军战俘,初来乍到,不少人都不习惯当地的恶劣自然环境,因此有部分人染上疫病,也有部分人遭不住这种罪,继而逃亡。
于是,耒耜这样的农具应运而生。
孙武、范蠡、伍子胥等人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大王,这耒耜相传为炎帝所制,昔日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寡人知晓有一种轻便的耕具,可代替耒耜,以犁地松土也。”
他们都是贵族出身,平日里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何须劳作?
即便是范蠡这样的破落户,都还没有沦落到迫于生计,下地干活的地步!
庆忌见到无人回答自己,便自顾自的道:“使用此等耒耜松土,若是一般的熟地还好,然,这是不毛之地,未免耗时费力。”
言罢,庆忌便命宿卫取来纸和笔。
庆忌只是微微一笑。
闻言,孙武、范蠡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