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93章 你还是个大画家?
《青年画家罗秉文巴塞尔艺术展惊艷亮相》
《一幅画作拍出两百方美元天价》
《从游戏原画师到艺术大师的逆袭之路》
这只是在某音上查到的,各类视频多不胜数,如今娱乐至上,油画艺术本来不算是大眾一点的圈子,但这些视频的播放量出奇的高。
从眾多的视频中,老五一眼就看到了其中『一幅画两百万美元』『艺术大师喉结不自觉地滚动啊这?
没点进去看视频,他往下滑了几下、
“老五,咋个了嘛?”
眾人也好奇,拄拐杖的老大爷最先发现了老五的异样,速度很快,几乎不用拐杖的凑了过来,
“你看到什么东西了?”
老五伯没说话,只是默默把手机递了过去。
大爷眯起眼晴,突然“哎哟“一声,老镜都滑到了鼻尖上,他看到美元两个字,掐著手算到:“个、十、百、千...两百万美元?那不是要一千多万华夏幣?“
这声惊呼像块石头砸进池塘原本还有人看下棋,但这下连棋盘都被其中一个人推翻了,围观,喝茶,閒聊的人们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
手机在眾人手中传递。
每经过一个人,都会引起一阵新的惊嘆。
“我的老天爷!”大爷看了一下罗秉文,喊道,“你还是个大画家,一幅画值一套別墅?”
“在我们这里好几套都能买。”
“快看这个视频!电视台都报导过!”
“哎呦喂,这画的是啥子嘛,咋这么值钱?”
“老罗家出人才了!”
“我好像在手机上看到过他的新闻。”
手机传了回去,老五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整了整衣领:“秉文啊,是我眼拙了,你这何止立业啊,简直光宗耀祖啊!”
他一把拉住罗秉文的手腕,“快,进祠堂看看!”
之前大家还笑罗秉文年轻呢,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给新修的家族祠堂请灯居然派这么一个小年轻过来。
现在看来,不找这个年轻人找谁?
全球姓罗的里面,有一个二十几岁就取得这个小伙子现在成就的吗?
他看那些视频的介绍,这罗秉文出名都出到国外去了,是少数外国人也买帐的华夏艺术家,现在都这样了,以后的成就是什么,他都不敢想,
其他大爷大叔们好奇,也跟著上来,被这老五挥挥手全赶走。
“都散了散了!人家秉文是来办正事的,不是来给你们当猴看的!”
“老五,你这人不厚道。”
“人家来寻根,你们一群人在祠堂里面看什么看?打扰老祖宗们休息,滚滚滚,別让我骂人啊。”
別看他在这群人里面最年轻,但作为管宗祠的人,就是要高人一等。
祠堂平时都是关上大门的。
朱漆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阳光斜斜地照进去,尘埃就在光束中飞舞。
祠堂並不是一间单独的房子,而是小四合院的造型,进去后能看到一个天井,虽然不大,但到底是有个小院子的。
这祠堂也不知道多少年了,青苔在石板缝里泛著湿润的光。
到处的房门都是闭上的,大门正对的房子是正厅,打开后,高大的香案上,几个看起来是青铜材质的长明灯静静燃烧,火苗只微微颤动。
“把你家的族谱拿出来对对。”老五伯从神龕下方取出几本装订考究的册子,对罗秉文说道。
罗秉文连忙从背包里取出大伯交给他的那本已经泛黄的族谱。
老五开始一页页核对。
这是他的职责,该走的流程一定得走。
虽然確定了罗秉文是个有出息的小辈,但规矩不能乱。
老五伯的手指突然停在一处:“找到了!罗成德,清朝光绪三年从苍溪迁往甜城威名。”他的指甲在某个名字上轻轻一划,“看,这就是你爷爷的爷爷。“
噢,我爷爷的爷爷名字还挺好听的。
两本族谱对上了,这也证明罗秉文是他们这一支罗姓的子辈。
老五看罗秉文的眼神陡然热情。
“你叫我五爷吧,好孩子,哈哈哈,你要取灯绝对没问题,等回头我就叫几个年轻人和你一起送回去,但你能帮我一个忙吗?”
“什么?晚辈能帮什么忙?”
如果是什么求一幅画什么的,那罗秉文就得考虑考虑了,这也太冒味了。
但五爷也是知礼节的人,没提这个要求,而是让罗秉文看掛在祠堂正厅周围的字画,对罗秉文说道:“你是国际大画家,作品应该很值钱,我就不求了,但我们能不能求一幅你的墨宝?”
“字吗?”
“对。”
五爷解释了一下,说道:
“我们这罗家大院也是老建筑了,尤其这祠堂,更是两百多年的老房子,最近我们在申请文物保护单位,但唯独缺当代名人墨宝。”
“申请文物保护,还需要当代名人的墨宝?”罗秉文皱了下眉,道。“这不合理吧?”
“谁说不是呢,但人家就这个要求。”
这他没的说了,写吧。
他的画值钱,但书法並不值钱,即使他字写得也很好。控笔练到了他这种段位,真的就是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写。
看著五爷热情的研墨,拿宣纸,搬桌子,很快就给罗秉文弄出了一个写书法的环境。
这笔——还挺好。
罗秉文手悬了一会儿,不知道写什么,又看到五爷期盼的神情,罗秉文想了想,在系统商城里下单作家升级卡。
【你的作家职业达到lv3:(职业级)】
【水平描述:熟练运用多种写作技巧,能构建复杂的故事架构与立体人物形象。对不同题材与文体有良好驾驭能力,作品具备一定文学性与市场价值,可按需创作各类商业文案、短篇小说等。】
那些原本谁也不认识谁的文字好像在脑海里开始串门了。
各种组合以后,罗秉文很快想出两行还不错的字来,心里念头一动,手立刻点了下去。
“百年祠堂承古意,一脉文心绘新章。”
墨色酣畅淋漓,字字筋骨挺拔,特別是最后那一个章字的连笔,那叫一个飘逸,感觉是书和画的完美结合。
要知道罗秉文当初可是要被国画系抢走的人才。
什么才算是好字,好画,他当然懂。
五爷看得眼色发亮:“你这字”他搓著手,不停说道:“好啊,字好啊。”
罗秉文又在结尾写下落款。
“岁在乙巳桃月廿一日,於苍溪罗氏祠堂,罗秉文有感而作。”
乙已桃月廿一日,就是农历的三月二十一日。
“好好好。”
五爷不住的叫好。
怪不得最近几十年罗家没出什么人才,原来人才在其他的地方,但现在也不差,至少人过来认亲了,確认血脉是一脉相承。
罗秉文至少也是个嫡传。
“那我能取灯吗?”罗秉文这时候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