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79章 港式餐厅
玻璃关起来了。
明天开始预展,人应该不会特別多,但是两天后的公眾展览第一天,来这里参观的人估计会踏破门槛。
香江这个地方的艺术氛围比起內地来说,要浓厚许多。
而且內地还有一些本土艺术,先锋艺术生存的土壤,香江基本是没有的。
这里的艺术氛围高度国际化,
国际上五所顶级画廊,其中四所在这里有分部,其中不在的那个,就是刚崛起成为顶级画廊的圣马可。
所以贝克尔很看重这次展览,本人亲自带著队过来。
如果罗秉文这幅画能在这次画展有所成绩,那么这幅画他们画廊一定会要下来,哪怕付出一些条件都行。
他们已经在西方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现在需要开发东方市场了。
看了下腕錶上的时间,陈又熙提起包,准备出门了。
今天是香江巴塞尔艺术展开始的第一天,数百各大画廊珍藏起来的画作,艺术品,都將会在这场艺术展上亮相。
这样的盛会,作为艺术爱好者的陈又熙自然不会错过。
本来她都没有机会被邀请的,毕竟她以前只是喜欢看,喜欢欣赏,很少下单拍过什么,並不是各大画廊的vip。
但去年她在义大利出差,买下了罗秉文的一幅画,於是就和圣马可画廊有了联繫。
这次也是通过圣马可画廊拿到的vip票。
当她踩著高跟鞋走进亚洲协会中心的时候,很快就看到了展厅里面的罗秉文,这个画家总有一种能凝聚人视线的魔力。
即使在这样的场合,罗秉文也只穿了一套休閒卫衣,看起来洒脱又帅气,让画廊里很多女孩都看著他失神。
站在他旁边的好像是画廊经理?
她记忆力还行,见面说过话的人一般都记得,所以很快就把人给认了出来,自己能得到这张vip票也幸好有他们。
“贝克尔先生,罗先生。”
她走上前打招呼。
贝克尔扭头看到她就想起来是谁了,他可没有东方人脸盲症,热情的说道:“陈小姐,你来了,你买的《落地窗》,现在估值已经上涨了两倍。”
她礼貌的微笑,说道:“这幅画我可没准备卖掉,估值涨了还是跌了都没关係。”
两人这么一对话,罗秉文也想起了她是谁。
也微笑著点头。
陈又熙的视线看过罗秉文,然后注意到了他身后的那幅画,那幅被黑色惟幕环绕著的作品,中间是一个原木色画框。
“哦?看来你也关注到了我们的草原明珠,请允许我为您介绍罗的新作。”
这幅画不管是罗秉文,还是贝克尔自己,都没想过现在卖掉,但这不影响贝克尔在画廊里向別人炫耀。
是的,就是炫耀。
我的画家不到三十能画出这样的作品,你们行吗?
还五大呢。
贝克尔又要和人介绍画了,罗秉文笑著往旁边挪了一点,把这幅画正面交给观眾,灯光的作用下,画上的暴风雪似乎成为实质,马背上小女孩的眼神也是野性十足。
陈又熙下意识的退了半步,抓紧了手包。
“这就是?“
“是的,这就是罗的新作,这幅画名为《蒙古草原,天气晴》,为什么我们画家要这样命名一幅描绘著暴风雪的作品呢?这个问题我问过画家,可我並没有得到答案。”
贝克尔想了想,说道:“我个人觉得,画家是想说,晴天,往往藏在风雪之后。”
“你再看这小女孩的眼神,他不是在对抗著暴风雪,说明暴风雪她已经习惯了,他对抗的是画外的什么,可能是狼,可能是人,可能是其他什么东西。”
陈又熙凑近玻璃。
画中少女的蒙古袍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她单手勒住马韁,另一只手握著套马杆横在胸前。
最震撼的是那双眼晴一一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警惕,提防,仿佛整个草原的安危都繫於她的视线。
“蒙古人把这幅画称做草原的灵魂,草原民族的精神战旗,如果不是我们的画家机灵,可能这幅画都会被当做国宝强行留在蒙古。”
陈又熙看了看罗秉文。
嗯,別的画家要说有这样的事情,她可能不会信,但罗秉文除外。
她觉得罗秉文是一个很神奇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一定,而且这幅画上的草原精神连他一个內地的人都能看出来,可想而知蒙古人会怎么想。
“確实是一幅很好的画。”
然从立意,构图,甚至技术上都比罗秉文之前的作品有著明显的进步,但她还是能一眼就看出这是罗秉文创作的作品。
个人风格太浓厚了。
一个画家想要成为家,而不是画匠,就必须要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
就像罗秉文现在去临募透吶,去临募梵谷,莫奈,一百分的作品至少都能拿个九十八分,剩下的两分看做旧的手段和画家当时的想法。
想法不同,可能笔触就不同,
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认出来的。
这就是顶级的画匠,没有自己的东西,只会模仿,而罗秉文早在之前就有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那就是作品里面浓郁的华夏风情,隱藏在笔触间的留白与韵律。
远看精细得和相机拍下来似的,近距离才能看到粗糙的画法,
这是罗秉文的特点之一。
《落地窗》上有,这幅画也有,只是玻璃本身就隔得远,不藉助工具该不太好看到。
特点之二,就是罗秉文很喜欢画少数民族的题材。
不管是凉山火把节,还是纳西族歌舞,藏族风格日照金山,还有以夕阳为题材的断章和破晓,
细数罗秉文这两年创作的作品,就知道他有多钟爱其他民族的艺术,
他也画的好。
纳西族火一般的热情,藏族人的神秘,凉山彝族人的野性,以及现在这幅画里,蒙古人的勇气。
罗秉文笔下的蒙古小女孩,似乎从骨子里就雕刻著一种近乎悲壮的勇气。
贝克尔见她认同,介绍得更卖力了。
然后顺带著邀请陈女士去他们画廊的其他展位看看。
嗯·—.—·
这次艺术展,关於画展部分,可能有大几百幅画,都是各大画廊带过来的,圣马可也不至於只为了罗秉文这一幅画来参加巴塞尔艺术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