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午后,这里是学生社团天下。国学社的学子们在屏风隔出的静室临帖、品茗、弈棋;民乐组的笛声与二胡声从音乐教室飘出;戏曲组的同学对著水袖和身段反覆琢磨。

傍晚和周末,这里变身“大师工作坊”。赵楼生动用各方人脉,邀请国学大师、手艺人、非遗传承人,践行“请进来”策略。

一位退休的京剧名角被聘为校外辅导员,每周一次来教孩子们唱念做表;一位非遗剪纸传承人带来红纸和剪刀,让孩子们惊嘆於方寸之间的万千世界;一位大学哲学教授受邀开设《中西智慧比较》浅谈讲座,座无虚席。

地方虽挤,但氛围极浓。学生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空间和资源,投入度极高。

曙光的学生们並未闭门造车。利用周末,学校组织“文匯苑”各社团骨干,走进区博物馆做小志愿者讲解员;前往广富林文化遗址等地研学;更与周边社区联动,在敬老院、文化中心进行公益展演。

一场在社区举办的“中秋雅集”上,曙光学子们的民乐合奏、诗词吟唱、茶艺展示,贏得了居民们的满堂彩,也让孩子们收穫了巨大的自信和成就感。

变化是潜移默化又真实可感的。或许没有专门的汉服室,但学生们的气质里多了几分沉静与典雅;或许没有巨大的展览馆,但走廊里定期更换的学生书画、工艺作品,成了最动人的风景线;辩论赛上,引经据典来自《战国策》和《庄子》的辩手,开始贏得更多的掌声。

然而,质疑声仍如影隨形。一次家长开放日,一位穿著讲究的父亲看著儿子在工坊里专注地打磨一个紫檀木书籤,忍不住对陪同的赵楼生抱怨:“赵校长,我送孩子来是考名校的,不是来学做木匠的。这些里胡哨的东西,能帮他提高几分?”

赵楼生还未回答,旁边一位来自明诚学校职高部的学生——他今天是作为“小老师”来展示数控雕刻与传统木工结合的——抬起头,认真地说:“叔叔,您用的那个手机,里面的精密零件,最初的设计和打磨,需要的耐心和专注,和我做这个书籤是一样的。我觉得,这不是浪费时光,是在修炼一颗能沉得下来的心。这是我们数控老师说的『工匠精神』。”

那位父亲一时语塞。赵楼生微微一笑,补充道:“家长您好,我们鼓励多元体验,並非要人人都成为工匠或艺术家,而是希望通过这些接触,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审美力和对文化的认同感。这些素养,同样是未来核心竞爭力的一部分。而且,”

他话锋一转,“我们所有的文化课程和社团活动,都与主干学业严格区分时间,绝不会占用正课学习。”

质疑风波暂时平息,但赵楼生知道,观念的转变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显著的成果。

傍晚,他再次站在那扇窗前,望著隔壁空旷的90亩地。

夕阳將它染成金色,仿佛一块巨大的、等待雕琢的璞玉。

张天胜悄无声息地走过来,递上一份文件:“楼生,初步接触了几家银行和信託,对教育地產模式还是有点兴趣,但要求苛刻,而且对这块地的抵押价值评估…比较保守。”

“知道了。”赵楼生接过文件,並未立刻翻看,“资金的事,再想办法。但你看,”

他指向楼下——文匯苑里,灯光温暖,一群高中部的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调试他们自己策划的一场小型传统文化展览的灯光和展陈,神情专注而自豪。

“硬体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一所学校高度的,永远是这里面装著的东西。”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先把这件事做好,做出名堂。让所有人看到,即使在有限的校园里,曙光也能办出不一样的教育。到时候,或许会有志同道合者,愿意为我们的梦想买单。”

夜色渐浓,文匯苑的灯光成为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所在。文化的种子,已在寸土寸金的空间里深深植下,静待抽枝散叶,终成参天之势。而更大的资金与扩张的棋局,正等待著赵楼生去落子破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佚名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佚名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佚名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佚名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佚名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