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秋礪剑 曙光燎原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三日后,他带著全体前十名学生参观浦东规划馆。在巨幅城市沙盘前,他指向星罗棋布的灯光:“这里每盏灯背后,都需要建设者。你们將来可以是点灯人,也可以是造电站的人——选择权在你们手中。”当夜,那三名学生家长全部回绝明辉,理由是:“孩子说曙光教的是造电站的本事。”
商业博弈迎来高潮。吴天佑通过关係施压银行,拖延曙光贷款审批,延缓资金放款。赵楼生却另闢蹊径,召开“教育公益信託方案论证会”,邀请社保基金、慈善总会参与。会上展示的以曙光教育公司进行“校舍抵押”、“稳定收益权”(曙光教育集团的长期借款利息)创新模式,令与会专家讚嘆“开闢了教育融资新路径”。
媒体报导这次转向《民办教育融资破冰》,无形中为曙光做了信用背书。三家外资银行主动伸出橄欖枝,贷款利率反而比原计划更低。
秋深时节,捷报频传。曙光学子在全国第二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斩获季军奖牌,参赛作品“智能灌溉系统(工程设计)”被农业局看中擬推广;文学社作品入选语文出版社教辅教材;更令人惊喜的是,竞技策略社团开发的《数学冒险岛》游戏软体,被深圳某公司以二十万元买下版权——赵楼生当场宣布將此收益设立“创新基金”,並额外从学校公益基金里拿出20万元,用於奖励师生的研究发明,鼓励创新。
首届家长开放日变成成果博览会。展台上既有学生製作的太阳能小车,也有与老字號企业合作开发的“非遗手作礼盒”。一位台商激动地握住赵楼生的手:“这些孩子展现的创造力,让我们看到大陆教育的未来!”
仪式压轴时刻,赵楼生接过教育局颁发的“素质教育示范基地”铜牌后,突然走向广播室。
全校响起他的声音:“我宣布三件事:第一,曙光教育集团正式成立;第二,与华东师大合办教师进修学院;第三——”他停顿片刻,望向操场上的孩子们,“启动『曙光星火计划』,未来三年资助百所乡村学校建设图书角。”
掌声雷动中,他看见人群里的吴天佑悄然离去。手机震动,收到简讯:“棋差一著,后会有期。”赵楼生刪掉简讯,抬头望向秋高气爽的天空——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开始。
暮色四合时,他独自走过曙光子弟学校新校区每寸土地。路灯次第亮起,映照在刻满学生梦想的玻璃幕墙上。
財务室传来好消息:二期地块溢价中標,已经开始动工,並且预计周边房產预售结果喜人,资金回笼速度远超预期。
他在校训石前驻足,指尖抚过“立德树人”的刻痕。远处传来住校生的琅琅书声,晚风送来桂清香。这个从民工子弟学校起步的教育梦想,终於在这片热土上扎深了根基。
路灯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仿佛通向看不见的远方。那里有更多等待燎原的星火,有亟待书写的教育史诗。而他知道,曙光的故事,才刚刚翻开辉煌的序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