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2003年的初雪悄然而至,细碎的雪沾在浦东新校区鋥亮的玻璃幕墙上,映出室內灯火通明的景象。赵楼生站在贯通南北校区的空中连廊,望著下面涇渭分明的人流:一侧是穿著崭新校服的周边社区学生,一侧是校车接送的农民工子弟,两股人流在操场交匯却鲜少交融。

“董事长,北校区周边楼盘又涨价了。“张天胜递来地產简报,语气复杂,“但农民工子弟入学率下降了18%...“

赵楼生的手指在栏杆上收紧。远处传来保时捷的鸣笛声——某个家长开著跑车直接驶入校园接送孩子。他转身时眼底结著霜:“立即召开紧急董事会。“

会议室里硝烟瀰漫。股东们爭相发言:“周边社区房產的售罄带来稳定生源““农民工子弟基础差拉低升学率“...赵楼生突然推开財务报表:“诸位还记得曙光名字的由来吗?“

他打开投影仪,播放连夜製作的纪录片:镜头掠过老校区斑驳的墙壁,定格在父亲笔记本上“有教无类“的字跡;切换到来沪务工人员聚集的棚户区,孩子们在煤炉边写作业的侧脸;最后是北校区崭新现代化实验室里,几个城市学生独自操作著昂贵的仪器。

“当教育成为房產的附庸,我们就背离了初心。“他关掉投影,“现在我提议:第一,老校区改扩建至千人规模;第二,收购杨浦、宝山两所位於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的民工子弟学校;第三,新校区实行双轨制——新校区服务周边社区招满生源后,缺额社招以摇號產出录取,其中拿出10%的名额定向招收农民工子弟。“

李先生第一个起身支持:“我投资的是教育理想,不是地產项目。“表决通过时,窗外雪停了,阳光破云而出。

民办学校的收购谈判首战告捷。杨浦育才学校的张校长年近退休,握著赵楼生的手老泪纵横:“赵校长,我把孩子们託付给你了。“签约仪式上,赵楼生承诺保留所有教师岗位,並將张校长聘为集团顾问。

宝山明诚学校却是硬仗。老板將菸灰弹在合同上:“二百万,少一分免谈。“

赵楼生也不爭辩,次日带著该校毕业生名单出现在区教育局——上面清晰標註著失学率高达43%。“教育不是生意,“他將名单推给分管区长,“但如果某些人非要把它当生意做...“

一周后,明诚校长拿著六十万补偿款仓促离沪。

三所民工子弟学校与新校区整合如同精密的心臟手术。新收购的育才和明诚学校也如老校区一样进行改扩建,力爭达到千人规模。

赵楼生將管理系统拆解为七大模块:师资统一培训、財务垂直管理、课程標准化输出。最关键是师资建设,他拿出杀手鐧:与华东师大合作成立“曙光教育学院“,首批三百名教师接受系统培训。

“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真正的好教育。“他在开学典礼上指著新建的一间科创实验室,“这里每台电脑都和北校区同款,你们將来要和全市最好的学生同台竞技。“

转折点出现在全市物理竞赛。代表曙光出战的四个校区混编团队,用老校区自製的教具演示了精妙的流体力学实验,一举夺得团体银奖。颁奖礼上,民工子弟学生陈志强用带安徽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我们缺少很多资源,但不缺少思考的头脑。“

媒体报导引发连锁反应。市教育局专题研討“曙光模式“,將农民工子弟教育补贴標准提高30%;郑怀古教授带队入驻调研,总结出“资源均衡化、管理標准化、师资专业化“的三化经验;更意外的是,周边社区居民主动发起“牵手计划“,城市家长志愿提供课外辅导。

年末暴雪夜,赵楼生巡视完几个校区回到办公室,发现门外堆著礼物:一罐手工辣酱、绣著“最美校长“的十字绣、某上市公司捐资千万的意向书。他打开电脑,曙光教育集团官网瀏览量突破百万,留言区挤满諮询转学手续的家长。

“董事长,这是本周的调度简报。”新任集团办公室主任苏晴递来文件夹,发梢还沾著雪沫,“北校区食堂锅炉故障,已启动应急预案;南校区和育才明诚高三年级都请求增配两台投影仪...”

赵楼生快速批阅著文件,目光突然停在某行数据:“北校区月考英语平均分比南校区低3.2分?为什么上周例会没报?育才明诚的学生基础这么差?”

身后跟著的教学总监林静神色一紧:“考虑到南北校生源基础差异以及育才明诚的教学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人在高三,从成文曲星开始

佚名

误成敌国驸马,带着公主杀穿天下!

佚名

从明星助理开始的文娱教父

佚名

斗罗绝世:空想家,武魂心灵巨龙

佚名

诸天:我有一个主神碎片

佚名

全职法师:从天生共系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