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伯乐之音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郑教授显然没听说过曙光学校,但对这个问题本身很感兴趣。他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过於年轻的“校长”,没有敷衍,而是认真地给出了几条关於“精准教研”、“师徒结对”和“利用社区资源”的建议。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来不得半点虚浮。”郑教授最后总结道,语气严肃,“没有捷径,就是扎实下苦功夫,把每一个环节做实做细。”
“谨受教。”赵楼生真诚地道谢,“郑教授的话,让我想起我们学校一直在尝试的省际考纲对比和针对性教学,或许就是您说的『精准教研』的一种实践。”
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曙光的做法,没有夸大,只陈述事实。
郑教授听完,白的眉毛挑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哦?你们还在做这个?这需要投入很大精力,效果如何?”
“上学期期末,我校初中部平均分区排名提升了十二位。”赵楼生平静地回答。
郑教授沉默地看了他几秒钟,然后微微点了点头:“有点意思。能把报告发我一份看看吗?纯学术交流。”
“当然!求之不得!”赵楼生强压激动。这无疑是意外之喜!
回去后,他立刻將那份申办报告的核心部分以及期中总结,精心整理后发给了郑教授。他並不指望这位严谨甚至有些古板的教授能直接为曙光说话,但只要他能客观地了解曙光的实践,在未来的论证中不至於因偏见而否定,就是巨大的成功。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和等待中飞逝。小雅的手术日期终於確定了。在慈善基金和学校捐款的支持下,手术费基本解决。手术前夜,赵楼生和林静一起在医院陪护。
小雅已经睡了,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苍白柔弱。林静看著女儿,眼中充满了担忧和母爱。
“明天一定会顺利的。”赵楼生轻声安慰,“我托人问过主刀医生,是全国这方面最好的专家之一。”
“嗯。”林静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赵老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和大家。没有学校,没有你们,小雅她……”
“別这么说。”赵楼生打断她,“你是曙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你和小雅都好了,我们还有高中部那么多事要一起忙呢。”
他顿了顿,看著窗外城市的灯火,忽然道:“林老师,你有没有想过,等高中部办起来,除了教语文,还可以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生涯规划这一块?我觉得你细心,又有耐心,最能理解孩子们。”
林静愣了一下,隨即眼中泛起光芒。这不仅仅是工作安排,更是一种信任和期望。她用力点头:“我愿意学!只要对学校好,对孩子们好,我什么都愿意做!”
就在这时,赵楼生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一条新简讯,来自张天胜。“楼生,刚得到消息,区教育局的专家论证会,初步定在下周三上午九点。名单里有郑怀古教授。”
赵楼生收起手机,深吸一口气。手术与论证,生命与事业,两场重要的考验,几乎接踵而至。
他看向病床上熟睡的小雅,又看向窗外无垠的夜空。无论哪一场,他都只能贏,不能输。
曙光这棵幼苗,经歷了破土而出的艰辛,正在將根须更深地扎入土壤,迎接风雨,也准备触摸更高的天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