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变化和进步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
一九七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深秋时节。
西北戈壁,狂风捲起漫天黄沙。
黄沙如同金色的波涛,拍打在那內部代號为『磨礪之剑』,简称礪剑的大型综合军事基地高耸的围墙上。
沙砾和墙体相互碰撞,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围墙內,却是另一番景象。
整体气氛相当肃杀而高效,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力量。
与墙外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就像是两个世界。
新兵张大柱站在围墙上,眯著眼,使劲咽了口唾沫。
这风沙刮在脸上生疼,可他心里却热乎得很。
內外堪称两个世界,让他內心无比激动和自豪。
“瞅啥呢?新兵蛋子!你是在看那台装甲炮么?”
班长王铁锤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咧著嘴笑,“这才哪到哪,等会儿见了真傢伙,你小子眼珠子都得瞪出来!”
张大柱挠挠头,憨笑著:“班长,不是的。”
“俺就是觉得,这基地咋跟画报上的未来世界似的?俺爹那会儿当兵,住的还是土坯房呢。”
“那时候啊,房子都漏风,那叫一个冷。”
“被子都得裹得严严实实,不然是真会冻死人的!”
张大柱一脸追忆的样子。
而王铁锤则是笑著打趣:
“土坯房?那都是打老早前的老黄历嘍!”
“而且房子漏风啥的,也早就成过去式了!”
“自打九年前开始,我们国家就没出过因为物资不足而冻死人的事儿了!”
王铁锤掏出一包大前门,递给张大柱一根,“自打星火组织的李连山同志带来那些新技术,咱们部队可是鸟枪换炮嘍!”
“现在这些设备,哪个放在十年前不是碾压的?”
“我滴个乖乖,要不是我一直在部队接受最新的培训,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十年的时间,变化会楞个大嘞!”
王铁锤说著说著,嘴里不自觉地蹦出了几个家乡用语。
张大柱也是一脸赞同地点头。
十年前,这里还驻扎著数个传统步兵师和装甲团。
营房密集,人员眾多。
如今,庞大的营区显得空旷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造型奇特,线条流畅的银灰色建筑。
以及大片平整如镜的硬化起降坪。
宛如一座从沙漠中崛起的未来之城。
基地指挥中心內。
司令员陈爱民站在巨大的全息作战沙盘前,眉头紧锁。
沙盘上光影流转,將华夏大地的山川河流勾勒得纤毫毕现。
空气中还带著新设备的塑料味和臭氧味。
他看著屏幕上的兵力部署图,眼神肃穆。
“老领导,第七轮整编完成了。”
参谋长快步走来,递上一份文件,“又裁了三十万,现在咱们总兵力还不到十年前的一半,原陆军集团军编制压缩至三分之一。”
“淘汰老旧装备百分之九十以上,像以前的五九式坦克,现在只留了几辆做教学用。”
“海军、空军那边,也已经同步完成精简。”
“总员额较十年前,已经下降百分之四十五。”
陈爱民接过文件,手指在纸张上摩挲著。
他想起十年前第一次见到李连山时的情景。
那个年轻人穿著六五式军服,说话不紧不慢,可那深邃的眼睛,透出的神光,让他这个老军工都心惊。
参谋长所说的部队整编,並非简单的裁军。
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胎换骨。
在星火军工这个神秘而高效的特殊体系引领下,华夏军队正经歷从钢铁洪流到科技精兵的彻底蜕变。
冗员被裁撤,臃肿的编制被优化。
不少老战友转业去了地方工厂。
还时常给他寄来工厂生產的部分特產。
节省下来的巨额军费,相当大的部分都投入到了尖端装备的研发与列装中。
就比如指挥中心的这台功能完备,操作便捷的全息沙盘,就了不少钱研究。
“你是捨不得了?”陈爱民抬眼看向参谋长。
参谋长苦笑:“都是带了多少年的兵,说捨得是假的。”
“可李连山同志说得对,咱们要的是精兵,不是像过去那样,靠无价的人命去填的人海战术。”
“现在一套玄甲作战服,能顶过去三件防弹衣,这才是对士兵的性命负责啊。”
“他们赌上性命保家卫国,我们又怎么能拿他们的生命当无情的冰冷数字去统计?”
陈爱民点点头,面色也严肃起来。
……
训练场上,张大柱正跟著队伍进行战术演练。
他身著轻便却坚韧无比的玄甲作战服。
內置生命维持与战场感知系统,腿部还装著微型助力外骨骼。
他端著新配发的灵能突击步枪,手都在发抖。
这枪比他老家打猎的土銃轻多了。
枪身线条流畅,闪著银白冷光。
集成了微型聚变能源核心。
射程、精度、威力远超传统枪械。
“憋住气!瞄准了打!三点一线不要忘了!”作战头盔的內置耳麦中,王铁锤的声音在他耳边吼。
“这枪金贵著呢,能顶你老家十头牛的钱!”
“但是也別太小心,不敢开枪,咱们军队,终究还是以人为本,你们的性命比这些枪械金贵得多!”
“打坏了有后勤修,等上了战场,瞬息万变,人要是出事,可就回不来了!”
“头盔里的灵网终端能共享战场信息,跟后方,跟无人机都能连上,自己注意!”
张大柱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心跳。
他的眼睛盯著三百米外的靶心,手指轻轻扣动扳机。
下一秒,枪身微微一震。。
几乎没什么后坐力,比打鸟枪舒服多了。
下个剎那,枪口有一道蓝光闪过,像流星似的,快得看不清轨跡。
三百米外的靶子应声而穿,靶心处还冒著淡淡的青烟。
连带著后面的钢板都被打穿了一个小洞。
他张大嘴,半天合不拢。
耳麦里传来战友们的鬨笑声,他才回过神。
张大柱喃喃道:“娘咧!这威力,放战场上得造多少杀孽呀!”
张大柱自言自语地这么说著,眼神忽然暗了暗。
他想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过鬼子进村的事。
耳麦中,老班长的声音忽然柔和下来,语重心长地说:“不用担心,咱们军人只为保家卫国,枪口只对准侵略者。”
“我们是正义之师,不妄杀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你爷爷当年没守住的家园,现在换你守,这不是造杀孽,是护著咱们的根!”
张大柱眼睛逐渐亮起,用力点头,把枪握得更紧了:“俺知道了班长!俺一定好好练,守住家!”
是啊,就算这枪口最后要对准人,那也是敌人。
敌人死得多,不是好事么?
……
远处机库缓缓开启,整个地面都在轻微震动。
龙鳞主战平台从中驶出。
它呈现流线型,低矮扁平。
採用电磁轨道炮为主武器。
辅以雷射近防系统,装甲是新型的玄武岩星璇复合装甲。
动力核心是小型化聚变堆,静悄悄的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
老装甲兵孙大壮站在一旁,抹了把脸。
他开了二十年坦克,柴油机的轰鸣声早就刻在骨子里。
可现在这新傢伙,连点动静都没有。
“老孙,瞅啥呢?”维修班长走过来,“这玩意儿用的是聚变核心,比你那老古董先进多了,还能主动偏转能量攻击呢!”
孙大壮咂咂嘴:“先进是先进,就是少了点味儿。”
“以前开坦克,那柴油味儿,那轰鸣声,那才带劲呢!”
“现在这新傢伙事,总感觉哪里不对味儿!”
……
海港那边。
鯤鹏级战略母舰控制室內。
服役两年的水兵张小海,正跟著老兵学习操作母舰的控制系统。
他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头皮发麻。
这母舰外形像一座漂浮的岛屿,採用聚变推进。
还能搭载垂直起降的玄鸟空天战机和蜂群无人机。
万一自己哪个地方没学好,磕了碰了,就是把自己这条命抵出去也不够赔的呀!
“班长,这玩意儿比俺们县城还大,咋开啊?”
老兵笑了:“傻小子,现在都是智能控制,你当是开拖拉机呢?”
“总控系统自己有智能反应,你只需要学习各种精简后的快捷控制指令就行了!”
“它还有能量护盾和雷射拦截阵列,敌舰根本近不了身!”
“那些大科学家们搞的技术,让咱们一步登天嘍!”
基地上空,数架玄鸟空天战机正在进行超低空通场训练。
它们没有传统喷气发动机的轰鸣。
只有高速掠过时撕裂空气的低沉音爆。
这些战机能在临近空间长时间巡航。
装备定向能武器和智能灵巧弹药。
完全具备全球快速打击能力。
同步轨道上,由天河系列超算支持的天眼星座。
正构建著覆盖全球、无死角的侦察、预警、通信和导航网络。
还具备初步的天基动能打击能力。
最核心的区域,
部署著代號『定海神针』的战略防御与反击系统。
不仅包括传统的洲际飞弹。
更有基於量子通信和灵能理论构建的,近乎无法干扰和拦截的指挥控制系统。
以及初步实验性质的能量束拦截武器。
这天训练间隙,炊事班长老马一边和面一边吹嘘:
“你们是没见著三个月前的'天罚'演习,那雷射束唰唰的,跟过年放烟似的!”
“老毛子那边收购来的坦克就跟纸糊的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