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18章 朕又不下西洋
某种意义上说,刘吉还是挺圆滑的,
他的这番话,其实还是说委婉了,所谓的一件一件做,其实还算是鬆了口的。
当然,还是用了文臣最常见的拖延大法。
对於这种手段,朱祐堂的心里自然是跟明镜一样,不过,他倒是也不戳穿,而是摇头道。
“诸卿误会了,朕何曾说过要下西洋?”
眨了眨眼,朱祐堂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狡的笑意。
啊?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感到有些惊讶,但是,却没有放鬆警惕。
毕竟,他们和这位新天子打交道也有一段时间了,大概知道这位新天子的性情。
既然要了这海图,那就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明白,朱祐堂的问题就先一步来到。
“朕想知道,诸位卿家,对下西洋一事,到底是何看法?”
来了来了。
三人心中暗道,皇帝这果然是以退为进,先让他们放鬆警惕,然后再趁机挖坑。
於是,三人对视一眼,这次是徐薄率先开口。
“回陛下,仅以当年郑和下西洋而论,每次远航,朝廷上下要为之忙碌至少一年,其宝船数量多达上百艘,无论是从维护的成本,还是隨行的官军,后勤,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为了维护这支舰队,朝廷每年所费的银两不可胜计。”
“虽然郑和每次回来的时候,也会带回许多胡椒、苏木、香料等珍贵之物,但是对於朝廷来说,终究是入不敷出,而下西洋的目的,也更多的是煊赫国威,招揽朝贡,令海疆靖寧,从这一点上来说,下西洋算是有利有弊。”
“但自从永宣以后,朝廷边境不安,瓦剌韃靶屡屡犯边,朝廷精力有限,加之海上诸国皆是太祖所定不征之国,故而朝廷这才停罢了下西洋一事。”
作为最晚入阁的人,最大的难处就是这个.-凡是不確定天子態度的时候,总得是第一个出面探路的。
不过看得出来,徐薄还是做了一番功课的。
他的这番话,说的很有技巧,看似不偏不倚,各个方面都说到了,但其实话中的意思就一个,
那就是下西洋是个得不偿失,好大喜功的事。
除了耽误朝廷的精力,也就只剩下满足君主的虚荣心了。
而且,他还暗暗的提醒朱祐槿,当时朝廷放弃下西洋,最大的原因,就是蒙古的威胁,现如今,既然陛下您还认可这一点,干嘛又要重提下西洋呢?
说是有理有据也好,说是绵里带针也罢,总之徐薄在这件事上的態度,还是很清楚的反对。
朱祐堂倒是没有反应,只是示意尹直和刘吉也说一说。
於是,尹直迟疑片刻,也开口道:“陛下,下西洋不仅要耗费国库诸多钱银,更重要的是,还需为此徵调民夫劳役,如此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对朝廷目前的状况来说,並没有太大的好处,所以臣以为,还是暂时不考虑此事为好。”
刘吉也再次道:“陛下,朝中对下西洋一事反对之声颇多,臣等以为,如今正是安稳朝堂之时,不宜节外生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