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这些话他无法对外人诉说,因为他需要当好一个完美的太子,唯有在李长青面前才能吐露。
他想出去玩乐,而不是整日被困在这小小的东宫樊笼里!
李长青在一旁默默听著李承乾的倾诉,心里也有了些许明悟。
难怪歷史上的李承乾最终会被逼得造反,整日生活在这种高压状態,再加上跛脚以及李泰的步步紧逼,心理不扭曲才不正常。
拋开太子身份,说到底他也只是个普通人罢了,现在正是叛逆爱玩的年纪。
李长青一边想著,一边出言附和道:“太子殿下说得没错,劳逸结合才是正道,殿下太累了。”
李承乾闻言自嘲一笑,说道:“没想到整个皇宫里竟只有你懂本宫。”
“但没用,父皇他们不懂。”
说著说著李承乾又陷入到了低落的情绪中去,坐在那里半晌不说话。
李长青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还想吃饭呢,李承乾在这他也不好吃。
“得赶快把他打发走才行。”
李长青心里暗自思索,想了想后说道:“殿下,草民昨日抄写王制十遍,心中倒是有些粗浅的见解。”
“什么见解?”
李承乾心不在焉地道,但显然只是隨口一问,並没有放在心上。
李长青说道:“《荀子·王制》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乃国之本,君主若施政惠民,如轻徭薄赋、任用贤能,则『水载舟行』,国家稳固;若君主暴虐失民心如煬帝滥用民力,则『水覆舟亡』,王朝倾覆。”
“古往今来,凡是王朝覆灭,盖因君王无道,苛待百姓之故。”
“由此可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这是草民对於《王制》篇的些许见解。”
李长青將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说了出来,而他自然不是乱说的。
歷史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一开始就是出自《荀子·王制》。
后来被魏徵引用在《諫太宗十思疏》里,后来广为流传。
如果由此可见,魏徵让李承乾抄写《荀子·王制》,本意是让其参悟这句最核心的话。
只要把这句话解读好了,定然能够过魏徵的那一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承乾眉头紧紧皱起,嘴里反覆咀嚼著这句话,觉得李长青的这番言论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
之前魏徵给他上课的时候也反覆提到过“注重百姓”“以民为本”,强调重民、安民为治国之本,而这和李长青刚刚说的这番话相符。
莫非魏徵真的是这个意思?
思索一番后,李承乾决定以这个角度去写一篇文章试试,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的头绪。
打定了主意,李承乾看向李长青,说道:“本宫回去好好想想,若是明日真能过了魏徵那关,定少不了你的赏赐!”
“谢太子殿下!”
李长青面露喜色,当即行礼拜谢。
心里则无动於衷,我人都被你软禁在东宫,再好的赏赐又有什么用?
李承乾也没有再多废话,说完便离开了阁楼,策马离去。
而他走后,李长青嘆了口气。
“罢了,还是先乾饭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