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6章 新旧並行

高儼面对张雕三问,心中早有打算,笑道:

“此事无碍。出题者由我任命,试题须经过我亲自选。若出题者敢在此时徇私,无他,唯治罪耳。”

“取士不唯文章,不考四书五经,而问之以农桑、刑狱、水利、边备等实务,言之有物者擢为上品,空谈辞藻者概不录用!”

“至於如何使眾人接受新制一”

“张卿所虑不无道理,”高儼语气沉稳,“骤然革新,易生激变。眼下科举仅作筛选,不作开源之法。各州岁贡秀才,仍依旧例推举。唯新增一条一一所荐之士,需经鄴城覆试,试以策论经义。取中者授官,落第者归原籍。”

“如此,旧制仍在,为朝廷举荐人才的通途未绝,只是经此一考,可辨良,去存良。”

“至於已在位者,官职如旧。科举只纳新人,不动旧臣。”

崔季舒眼中精光闪动,已窥见深意。

虽然高儼说暂时不改,但是將来呢?

如果此制运行下去没有出现差错,等眾人逐渐接受科举取士的观念后,他还会同意由旧制举秀才的做法吗?

张雕紧绷的神色略松,他原担心这位年轻的陛下会急於求成,一意孤行地彻底推翻旧法,引来强烈反弹。

如今听得陛下主张並行,虽增加了考试环节,但確实保留了原先的举荐,阻力会小很多。

他深揖道:“陛下谋虑深远,臣无异议。”

“善,”高儼頜首,“此事便交由卿等。由中书省草擬詔令,详述並行之意,昭告天下,免生揣测。”

“臣等谨遵圣諭!”崔季舒与张雕齐声应诺,退下准备擬旨。

高儼没有一步將后世的科举制度搬过来,这是符合现实之举。

后世那般层层往上考的制度,其需要较为庞大的教育基础,这是现在不可能一而就的。

有一句诗描绘后期较为完善的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虽然不免过於夸张,但仍旧指出了一个事实一一那就是在科举制下,如果学识足够,是可以改变自己的阶级的。

回到当下,现在可是南北朝后期,世家大族对权力、资源的掌握虽远远不如魏晋时期,但仍旧不容小靚。

世家依旧垄断了知识,普通平民百姓几乎没有可能得到学习,更湟论参加科举了。

如果立刻將后世那套移植过来,只会出现排异反应,落得两头不討好。

平民百姓们觉得你在消遣他们。

你告诉我可以和那些世家老爷们“公平竞爭”,但怎么不说人家的起跑线一开始就在前面?

士人们也觉得你在侮辱他们。

公平竞爭?笑话,和那些泥腿子们竞爭拉低了他们的身价。

於是,高儼只能选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妥协。

世家们垄断知识的手段固然为人不齿,但毕竟把它们垄断在手里了。

如今高儼想要做实事、做成事,不可避免需要与他们合作。

所以他表示:取土之法在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仍旧按照旧例,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筛选。

不过,这话在世家大族们的耳中可能就没有那么动人了。

明明本就是属於他们的权力,到你这里不但夺取了一部分,还说自己吃了亏,再恬不知耻地说吃这点小亏无妨。

这不是那位故人经典的虚空造牌吗?

不过,就像后世诸国在面对被他虚空造牌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强作欢欣鼓舞,高呼“这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世家们也会自我安慰道,不过是多写了几篇文章罢了,人家都说自己妥协了,他们也妥协一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毕竟,现在的高儼可不是东晋的皇帝,是真正掌握实权的。

狭义上的“门阀政治”几乎只存在於东晋部分时期。

在歷史上绝大多数时期,门阀士族都是欺软怕硬,一遇到皇权的压制,便只敢俯首称臣。

他默许世家参与科举规则的制订,暂未独揽选官之权。

然而,歷史浪潮终將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科举的形成与完善,既服从於中央集权的进程,也是歷史大势所趋。

將这筛选人才、分配官员职位的终极权力牢牢掌控在天子手中。

唯有皇权集中,政令才能畅通无阻,这是他推行任何后续变革的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绝世白虎啸苍穹!

佚名

雪原末日:我的建造面板噬谎升级

佚名

大宋:从陈桥兵变建立第一世家

佚名

只有我知道名着

佚名

长生修仙:从玉佩仙府开始

佚名

从奴隶开始建立陆上理想国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