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5章 科举之策

刑场上瀰漫的血腥气未散,鄴城的街巷却已恢復了往日的喧囂。

高绰伏诛的震撼,如一阵风颳过,数日后便悄然平息。

茶楼酒肆间的议论转向了春耕的雨水、漕运的米价,仿佛前几日眾人唾骂的“禽兽”不过是市井戏文中的一段桥段。

高儼立在宫城角楼上,望著大街上如织的人流。

远处刑场的血跡早被黄土掩尽,贩夫走卒的吆喝声混著驼铃阵阵传来,似是一派太平景象。

但是眼前景象之下,却掩盖著深深的危机。

北齐建立以来,总是起起伏伏,波折不断。

高洋前期英明神武、脾睨四方,后期却滥杀怠政,北齐朝纲在那段时间逐渐鬆弛。

高演篡位后,他一改高洋后期的倾颓之气,意图振作,似是要把北齐驳回正轨。

可惜他政变时以勛贵集团为帮手,权力受到严重限制。

以致於他虽然让朝局稍稍一正,却无法推行更多事情,只能遗憾而终。

至於高湛、高纬,只能说一句“呵呵”了。

高儼心中明白,北齐眼下的状况本就是江河日下,內忧外患。

如果他不做出变革,此消彼长之下,將来必然被隔壁北周赶上。

而无论在那里变革,都要与既有体制进行对抗。

就像后世一位故人,他的拥躉们言必称的“深层政府”。

实际上並不存在一个所谓的非要与他对抗的“深层政府”,而是既有体制的运转惯性,希望阻止他那般试图作出变革的行为。

当然,这些“变革”肯定有好有坏,但总不能停止不前。

如今高儼的情况,就与那位故人的境遇有些相似。

面对著敌国的不断崛起与本国的初露颓势,他必须做点什么,以改变此情况。

彻查官员贪腐、瀆职情况,只是小试牛刀,没想到便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不过,他才不怕被泼凉水。

別人向他泼凉水,他便拿凉水去浇。

如今,他知道朝中许多人仍旧出於体制惯性,在事实上拦了他的路。

那么他就需要一种方法,將他们给踢开。

高儼想了想,忽然心念一动。

高湛、高纬父子虽在治国上堪称臥龙凤雏,但是他们有一点是高洋、高演比不上的。

那就是皇权的集中度。

虽然北齐在集中皇权、汉化上走得慢了半拍,但並不代表它没有走下去。

在北齐前期,哪怕是高洋在即位初期也需要看勛贵们的脸色,甚至后来勛贵们还联合宗室们搞了一次宫廷政变。

而在高纬时期,他就能硬生生地的將最强勛贵斛律光干掉,和他们搞得离心离德,却安然无恙。

不是高纬自己胡乱微操,將国家整亡了,那些大臣们恐怕也就在憋屈和无奈中继续这样下去了。

也就是说,此时的北齐皇帝如果想要去强行推进某件事,臣子们其实是阻止不了的。

甚至不能消极怠工,只能不情不愿地做下去。

现在高儼想把体制中的那些碍事者踢开,把异见者筛一遍,轻装前行。

此事就像给游泳池换水一般,將污水排出,將乾净的水排入。

现在掌握“排污”职责的正是御史中丞王子宜,自己的铁桿亲信,负责就差百官。

至於如何將洁净的水排入,这事倒也不难,就是將选官制度掌握在己手。

如果换一个同时代的人来,可能知道要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但不太可能知道要往什么方向改。

但是这件事对於高儼则不是问题一还能怎么改?

科举唄!

高儼仔细想了想,虽然科举制的出现让寒门学子打破了世家对上层社会的垄断,但是此时的北齐境內,世家们非但不会反对,甚至会大力支持科举。

无他,只因如今的北齐里,那些世家们也算不上更高位次的统治阶级一还有胡人勛贵把他们死死压制。

此时,若高儼提出施行科举,实际上是为世家们打开了上升渠道。

不过,这个渠道不像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们掌控,而是被皇帝本人掌控。

不过这难道不也足够了吗?

总比一直被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蛮子压制著好多了!

至於胡人勛贵们,他们对科举之事,反对力度也不会太大。

从北齐建朝之初到今日,朝堂的最高决策层中,胡人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大慨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不擅长治国吧。

哪怕士人逐渐占据决策层,他们也可以自我安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斗罗:绝世白虎啸苍穹!

佚名

雪原末日:我的建造面板噬谎升级

佚名

大宋:从陈桥兵变建立第一世家

佚名

只有我知道名着

佚名

长生修仙:从玉佩仙府开始

佚名

从奴隶开始建立陆上理想国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