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次日清晨,华林园里。
宫灯垂彩,曲水流觴,景致幽静嫻美。
宫人来来往往,正忙於接待贵客。
清凉殿內。
端坐主位,身穿玄服的正是当今陈朝皇帝——陈頊,只见他面容俊朗,仪表威严。
徐陵侍坐其侧,微抚长须,丝毫不见昨日剑拔弩张之状。
崔季舒独坐客席,面色平静。
案前玉盏清光流转,暖风穿廊,使人心情舒畅。
陈頊率先向崔季舒举杯赞道:“朕久闻叔正之名,今日得见,果有名士气度。”
又指著徐陵,微笑道:“昨日叔正与孝穆论道,朕亦得闻。二位皆学识渊博、心繫家国,各是一方俊杰,何必爭一时口舌之长短?”
这番话绵里藏针,既为昨日徐陵之举遮掩,又將此事定性为口舌之爭,淡化衝突。
崔季舒从容离席,双手捧杯,对著陈頊深揖:“陛下明鑑。外臣虽才疏学浅,亦知晏子使楚之事。今以礼待我,我必以礼待之。”
言毕,他將盏中琼浆一饮而尽,目光却古井无波。
徐陵亦举杯,向陈頊、崔季舒分別行礼:“臣昨日与叔正閒谈,相见恨晚,一时忘形,言辞失当之处,还望海涵。”
他的姿態放得很低,將昨日事件归结为“忘形”、“言辞失当”,给足了崔季舒面子。
陈頊满意地笑了笑,示意两人落座。
侍者奉上佳肴,殿內气氛稍睦。
“请,”陈頊做了一个“请自便”的手势,“叔正远赖,舟车劳顿。不知鄴城近来可好?”
他看似不经意地隨口提到:“琅玡王殿下英年摄政,统揽万机,想必殫精竭虑,十分操劳?”
崔季舒心中一凛,殿下执政之事果然已经传至陈主耳中。
他略作斟酌,放下竹箸,恭敬答道:“劳陛下关心,鄴城安寧。殿下初理朝政,励精图治,朝野咸服。肃奸佞以振朝纲,选贤能以用百僚。”
“名臣宿將,得殿下慰勉,亲临垂询军国之事,无不感念。”
陈頊不动声色,端起酒杯浅啜一口:“哦?琅玡王殿下竟有如此英姿?倒是令朕想起当年贵国文襄皇帝,亦是年少奋发有为。”
“只是……贵国此番更叠,仓促之间,不知朝堂之上,可还有齟齬之处?边鄙之將,可都膺服?
崔季舒微笑,从容应对:“陛下多虑。殿下虽年幼,然举措得宜,威福自出。”
“武有段太师、斛律丞相鼎力扶持,文有赵太傅、冯令公等尽心辅弼。”
“又如扬州刺史卢潜,陛下想必知其才具,殿下以其在寿阳多年,保境安民,卓有建树,特擢为侍中,参赞机枢。其所遗扬州重任,更委於特进王琳,兼有都督淮南诸军事。”
提到“卢潜”、“王琳”二人时,崔季舒刻意放缓了语速,目光坦然直视陈頊,观察著他的反应。
同时心中不禁微微感嘆,殿下命人快马加鞭赶上他,告诉这番任命,果然你有用物之处。
空气些许凝固。
徐陵握著酒杯的手微微一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