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24章 长治
城门外,满朝公卿以姚泓为首,宗室为前,依官职排成两列。
位於三公之下的淳于岐,因其帝师之誉,遂与儿子郭昱位於姚泓身后。
王尚看了眼父子二人,作势轻嘆一声,低语道:“陛下,东平公—章公好声名—
陛下若要保全,唯有—”
姚泓听著,脸上抹过一丝惊,惊咤道:“卿-所言当真?”
“陛下可曾记得,臣受奸人所害,囚於台狱,乃受陛下恩德才得以苟活———”
到了此刻,姚泓也不知王尚是真情流露,还是想要趁此时机再卖弄一次,他已看不透其所言为何,可想到慕容超的前车之鑑,咬了咬牙,死马权当活马医。
眾人就在此等候了半个时辰,直至大浮现,方才打起精神。
李氏紧紧握著姚佛念的小手,出宫前,她还特意在面上抹了一把灰土。
沙沙的脚步声与甲页撞击声愈发清晰洪亮,前军数千甲士一字铺开,每踏一步,都要捲起阵阵风尘。
一国之君受降,儼然成了一副阅兵大典的模样。
玄破触地,威武雄伟的身躯尽入眼帘。
稍知悉些面相的公卿,见刘裕天庭饱满,须如龙,与虎兽一般的身量,脸色微变。
往常时有人將刘裕比作魏武,所谓真龙之相,多为造势之举,算不得真,但年逾五旬,须鬢灰白参半的的刘裕,威势扑面而来。
眾卿不敢多看,视线下垂之余,又望向其身侧身著赤色戎服,神情自然的少年郎。
也不知是因往常听多了麒麟子名讳,此时见那赤衣,只觉极为相衬。
虽说刘义符威严远不及父,但举手投足间所透露的英气。
诸將武士侧立在列,快步上前,將驰道两侧封住的同时,还不忘盯著百余降臣。
姚泓见刘裕步行至身前,卑躬地將国璽双手奉上。
“明公。”
“明公!!”
百官屈身作揖。
刘裕未伸手接纳,身旁的刘义符见状,上前捧起。
“长安,汉之旧都也!”刘裕高声道:“尔为羌,符氏为氏,龙祖之地,胡汉不分,尽归王化,功者赏,过者惩!!”
刘裕並未竭力吶喊,但当下无人敢出声,声音格外洪亮,尤其是面前的姚泓等人,胆颤心惊。
“將姚氏子一一押於建康,交予陛下论处。”
“诺!”
言罢,刘裕正要越过姚泓,拂被入城时,刘义符看著脸色苍白的姚泓,忧声道:
“父亲。”
刘裕停下动作,静待其言。
刘义符见李氏落泪,身旁比自己年幼两岁的姚佛念漠然的神情,劝道:
“姚泓非暴虐之君,虽昏无能,但治下仁善,关中尚未平定,陇右数郡未復。”刘义符顿了顿,作揖道:“父亲或可待到关中安定后,再行交由陛下处置。”
姚泓一眾见素未谋面的豫章世子竟在为自己求情,双目瞪大,呆愣在原地。
刘裕故作不悦道:“妇人之仁,若非他捨不得帝位,怎会战至今?为父魔下因他顽抗而死之士卒不知凡几。”
听此,不论是城上成守的甲土,还是眾將身后一列列士卒,鼻腔不由微微泛酸。
入虎牢之前后,死伤者相差十倍之甚,远在陕中司隶,连將完整的尸骨运回家乡都是难事,多少父母、妻儿,见到一条残缺不全的断臂时,是何等心境?
刘义符口出此言,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自入关后,沿路的百姓多有不同,沉浮百年之关中早已不是汉人的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