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姚成都惊论问向左右。
晋军之中,他还从未听过其他刘姓將领,除了那一人———
若是其本人亲至,恐怕还未攻垒,堡中守军便要破了胆。
两三名文僚面面相,良久,方才说道:“將军勿用担心,魏与秦定下盟约,寇首亲至,则充、豫尽失,仆听闻”
“听闻什么?”姚成都急切问道。
“听闻寇首魔下之长子,曾隨军入主洛阳,城前晋寇,多半是其子所部。”
得到文僚几番提醒,得知是虚惊一场后的姚成都,若有所思。
须臾,他似是记起,遂了一声,笑道:“我未记错的话,这位豫章世子,不及总角?”
文僚了愜,他在心中算了一番,刘裕不惑之年得子,至今五十有三。
“將军所言无误,再过上两三月时日,方才及总角。”文僚一转先前紧绷的神情,与姚成都一同笑谈道。
十二三岁的孩童领军,真当自己是胡人不成?
南人是何德行,他们心里门清。
只要染上了那些恶习,便如何也割捨不去,
而染此习者,多为高门大户。
“长孙嵩年方十四统军,也要比这世子大上一二岁,更何况,他乃是鲜卑人,自少起隨其父征戎沙场,这世子久居建康,锦衣玉食,怕是连刀剑都未曾见过,怎能统领一军?”
“寇首素来喜將子嗣携於身旁,能纵其长子这般胡闹,鲜有。”文僚附和道。
“竖子罢了,非吾自傲,长孙嵩年少时,不见得能破我之坚,他刘裕大造声势,弄出个麒麟子来,我便要辱其名,摧其势。”
姚成都说著,双瞳明亮,世人皆知他能守,却不知他驰骋沙场时是何风光。
他若能破这麒麟子一军,不求擒住其人,也定然能大涨国中士气。
文僚见姚成都神情,连忙劝道:“將军,仆话未完全,寇首虽喜携子嗣隨军,也是出於情理,
寇首年过半百,而子嗣未壮,为揽功名,为育子,为亲,可却从未让其操揽兵事。”
顿了下,文僚又道:“以仆之见,领军者另有其人,將军不可轻易出城迎战。”
一番话后,姚成都腔中慾火为凉水浇灌,雾时间冰火两重天。
“汝等读兵书,是知晓何为以攻代守?”姚城都冷不丁问道。
听得此问,另一名年长些的文僚思虑过后,答道:“將军之意还是稳妥为好,待探明敌情,再做决断不迟。”
“城中能战之士三千八百人,晋寇八千数,能战之士不过三千,晋人畏寒,此为一胜,匈奴堡外,平原阔野,任骑军纵横,晋人不擅骑,用其行路,而不用战,此为二胜,姚懿之乱不久前平息,军中士气大涨—“
说著,姚成都抬手指向远处队列。
“你观其色,可有胜势?沈、檀二人久克蒲坂不下,士气低迷,晋寇远离故乡奔赴北域,水土不服,又临近年节,人心不齐,此为三胜。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你说,我如何不能胜之?”
语毕,姚城都抚著鬍鬚,大笑一声。
其身后文僚面色惊奇,不能料到眼前这位羌人,竟比他们还要擅说道理。
一时让人分不清,熟普熟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