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拿去给伙卒,將其燉了分与眾將士吃。”
“唯!”
一只鸽一条鱼,並没有多少肉,可要是切烂剎碎后,加入中,与粟米捣在一起,饭中便会有少许肉味。
刘义符望著渡河而去的一名名士卒,心里不免生出几许忧虑。
姚懿闹剧结束后,姚绍已领兵退回长安。
王镇恶原先是想趁姚懿动乱之际速克潼关,但潼关之险,加上秦国最后的精兵良將。
纵使是王镇恶,想要攻克这秦国最后的一道命线,也是棘手不已。
待姚绍三两下平定姚懿后,原本士气低落的秦军又不免涌起信心来。
现如今王镇恶与秦国诸將对峙於潼关,依照当前形势来看,不知要僵持多久。
好在王镇恶早已料到会有如此局面,遂在西进之前便与檀、沈二人预擬计策,让其分兵攻占河北,克蒲坂,至蒲津渡西进,再行南下攻长安。
若镇潼关者非姚绍,王镇恶定然会与二人调换,让其攻潼关,他自己攻蒲坂。
无可奈何,檀道济与沈林子虽能独当一面,但比起姚绍,还是差了不少。
要是王镇恶不顾全大局的话,檀沈溃败,姚绍势必要一举收復陕中、司隶之地,这般大的风险,他赌不起。
尹昭武略不及姚绍,但也只是稍稍次之,算不得轻易。
眼下的局面算是少有的僵持起来。
刘义符身处在岸边思绪著往后对策。
半个时辰后,刘义符眺望见檀、沈二人的旗帜后,旋即策马至军前,与其二人商议攻伐一事。
“秦之兵力,蒲坂占十之三四,潼关占十之五六,二位將军想要速克蒲坂,难矣,不如先收復北岸之地,待稳固人心后,再与其对峙也不迟。”刘义符正色道。
姚绍早在姚懿叛乱前便屯重兵於蒲坂,守將又是尹昭,速克其城,无疑是异想天开。
“尹昭虽非泛泛之辈,但我与敬士亦非,河东是块硬骨头,真要啃下来,镇恶那恐支撑不下。
”檀道济说道。
不得不说,战线確实是拉得太长,豫州、司隶缴获钱粮足以自给,王镇恶接管陕城后,大仓內只剩下发酵的鼠虫腐尸。
晋军没有缴获,反而还为了救济饥民,拨出去了不少,从江淮运往司隶倒还行,从司隶再运往陕中,这几手调转,十石粮食到王镇恶手下,勉强留有二石,三石。
檀道济与沈林子可以稳扎稳打的攻取河东之地,但迫於粮草输重已有短缺的跡象,只得攻下那几座坚城,要城。
按照刘义符的意思,尽皆占领河东,便绕不开薛家。
在薛氏一家独大前,河东还有裴氏与其相互肘。
现在裴氏算不上落寞,但各房四奔天下,志早已不在河东。
就算能得到薛氏的支持,占据了河东,可那样一来,又要分布诸多人马驻守边镇,与魏相抗。
因此,攻河东內地,远要比全占利处更大,
“既然檀將军要分派別路兵马攻占河东他地,我也可自领一军。”
檀道济与沈林子听得刘义符要独自领军,不约而同的出言相拒。
“世子安危关係重大,绝不可以儿戏待之。”
刘义符面对两人严厉態度,无奈嘆了口气,说道:
“那我便先与两位將军同行,若战况有变,还望两位將军能予我一次领兵机会,可好?”
刘义符已自退一步,檀道济与沈林子也不好再得寸进尺。
他们见刘义符日夜操练那支麒麟军,所费的金银不知几何,要是让其一箭不发,便是越过深。
他们能在此时做出决断,但未来呢?
得罪继承人是大忌,加上刘义符格外有自知之明,非常人能比,又有恩护卫在旁,风险已一降再降。
刘义符是仁义,可他们也不敢蹬鼻子上脸吶!
“若蒲坂久攻不下,我便拨一支人马与世子,可好?”沈林子妥协道。
听此,刘义符笑道: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