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63章 少穷
当河北郡太守薛帛听闻晋军渡河而来,欲取河东,未有片刻犹豫的他,连夜从安邑逃往河东本家。
也不知薛帛是否有意为之,待沈林子三人入城后,仓中粮食军械丝毫未动。
算是给久旱逢甘霖的普军回了口血,接管安邑郡治后,三人再次西进。
芮城上,薛辩与一眾甲士站於墙头,俯瞰著墙下缓缓行进的晋军。
待他窥见那刘字旗帜,悬著的心才稍微鬆懈一二。
“砰!”城门大开。
一名骑卒携著信令奔赴而来,原先想要攻城的檀道济两人,见薛辩有归降之意,也暂且按捺下来。
“世子,我家將军所求不多,唯愿投效王师后,一切如常。”
“你令他从芮城撤走,先前答应的事,待灭秦后,他便是河北太守,將军號如故。”
“唯!”
一个时辰后,近千名被甲执锐的士卒循序出城,薛辩乘马至刘义符身前,他在犹豫数刻后,才有些不情不愿的下马行礼。
“辩见过世子。”
沈林子见其作態有轻率之意,面色也遂之冷峻。
“將军顺应大势,无需担忧,秦灭以后,河东太守一职,择日將至。”刘义符正色道。
薛辩骄纵傲慢,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
路过周遭村镇时,刘义符便派人打听过,细询之下,可谓是苦“薛”久矣。
不得人心,纵使薛辩魔下有强军,也难以旷日持久。
薛帛奔走前,是能將仓中囤粮尽皆运出,可他却偏偏无所作为。
由此可见薛氏的態度如何,无宗族支持,薛辩纵使不愿降,也不得不降。
他虽是继承了父辈的部曲,可其魔下多是族中偏房子弟,嫡出为士官者少矣。
除去薛强这一脉外,薛氏还另有两脉,皆是手握强军,这也是为何薛辩未能担任河北太守,而是薛帛。
族中长者大都不喜薛辩,也就是让他在河北郡祸祸,刘义符若让他镇河东,且予以人马相助话,估计那些个老登转头便归附魏国。
用人一时便是,刘义符倒不是怎在意,
“世子大义。”薛辩笑道。
信中交谈,他以为不过是旁人打著豫章世子的名號罢了,今日一见,刘义符倒是爽快。
“我已让魔下加紧整备,半个时辰后便將芮城让与王师。”
语毕,薛辩微微行礼告別,隨又跨上马驹,指挥著城门处的拥挤车队。
刘义符对薛辩的態度不甚在意,但对那一车车满载的麻袋却很在意。
相比之下,薛帛倒是识时务。
等到薛辩魔下搬完,晋军入驻之后,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城中只剩下数百户老弱妇孺,连个可以干活的青壮都揪不出来。
这吃干抹净的让人厌恶,刘义符是宽仁,可不代表他容忍薛辩上嘴脸。
按捺住心情后,刘义符与薛辩一行分別,大军直往蒲坂进发。
蒲坂城外。
《帝王世纪》云“尧旧都在蒲,舜都蒲坂。”
蒲坂与蒲津的痕跡最早可以追溯至尧舜时。
蒲城西临黄河,滩涂旷野,丛生蒲苇,因之为“蒲”。
城池负山面河,为秦晋要衝,乃自古兵家必爭要地,
蒲津桥早在秦昭襄王时所建,六百多年来,经过修,至今巍立在黄河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