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53章 將帅
洛水河畔,一名名甲士脱去繁重的甲胃,放下为汗水所侵染的军械,纷纷趴下身躯,
用手留水的同时,以其冰凉的触感使自己缓解些许疲乏。
王镇恶直直的望著水面,他知晓这清澈到一眼见底的水底,实则污秽不堪。
片刻后,他单手递过革袋。
站立在其侧的毛德祖一手接过,口而饮。
“哨骑回报时,我还不信尹雅调宜阳人马至蠡(li)城。”
毛德祖望著远处城墙之上稀疏的人影,调侃笑道。
“宜阳城高墙阔不假,但尹雅不知我军奔赴至此,一时求不得援兵,故而只好退守於录。”
事情与王镇恶所预料的相差无几,“百姓”虽未有单食壶浆相迎王师,但也算是助力颇多。
毕竟宜阳以东,所筑之坞堡相比於宜阳以西的一全坞、檀山坞等,无疑是小坞见大坞,不值一提。
而宜阳城作为兵家必爭之要地,並不是因其易守难攻,而是因其扼守要道,洛水自洛阳往西南流淌,晋军进发至此,所需之补给,大部分还是依靠漕运。
王镇恶要过山道攻论池,宜阳就是晋军的粮仓,尹雅退守於西蠡城,还是因为宜阳城外地势平坦,除去一条洛河之外,无险可依。
攻守城战,要么看地势,要么看兵力。
兵马眾多的城池与依靠天线的坚城,往往都是攻克后者更为艰难。
鑫城与眾坞堡筑於宜阳北上通往论池的要道,如喉中刺,即使晋军可以绕道北上,但若被秦军从中截断补给粮道,便首尾难顾。
偏偏山道难以展开阵型,要是尹雅派遣各处小股兵马袭扰,王镇恶也无可奈何。
简而言之,蠡城与诸坞堡不比宜阳,可其占据之地利,远胜於宜阳,晋军北上,不得不攻蠡城。
“他弃守宜阳,多半是捏准我心中急切,迫不及北攻论池。”王镇恶抚须道。
“可还有你昨日之策?”
“当然不。”
毛德祖昨日还听王镇恶要与他分兵而进,现在探查到宜阳状况,又改变了心意。
王镇恶指著宜阳城说道:“昨日我与你说分兵之策,乃是因宜阳之重,定然设有强军驻守,如今看来,唯两种境况。”
毛德祖额首以应,他示意王镇恶接看述说。
“其一,南道本无重兵,尹雅见我军势如破竹,自认坚守不成,遂而退於蠡。”
“其二,尹雅撒鱼饵示弱,实则屯兵於蠡、坞,以待我军北上时,施以重创。”
毛德祖思绪片刻,遂问道:“你觉是哪种境况?”
“一。”王镇恶未有片刻犹豫,道:“秦军兵马有数,司豫之兵尽失,函谷、潼长安皆设有重兵,世子所传姚绍之动向,我观南道守备薄弱已为实。”
毛德祖听看,甚觉有理,接连点头相应。
说些心里话,即使王镇恶每每让他啃硬骨头,但当自己与其商討时,又颇能深受益处自己为將,王镇恶为帅,攻艰之事为將责,部署战略之事为帅者,两者相辅相成,不可缺其一。
真要比起攻城拔寨,王镇恶未必能比毛德祖强上多少,但洞悉局势,把握时机,也是后者所欠缺。
有时,眾人爭论功绩之多寡,非以克城、斩首、缴获钱粮之数衡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