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26章 圈兽
“不论毛公信否,我是因对赵玄心怀敬畏,故而涉险救之。”
毛德祖说是涉险,那也只是相对其身份而言。
刘义符如今可是刘裕掌中宝,心中肉。
入坞时有百名白直武士所护,受秦军所伤的概率,还未有其下赤翎脱韁大。
要是刘义符晚一些,那赵玄的首级恐怕早就被当作一名士卒升迁战功。
面对少年真挚的目光,毛德祖笑著说道:“老夫信。”
刘义符见状,也微微一笑。
自入关以来,他所见的苦难实在太多,积鬱已久,能开的述说与毛德祖听,心里也好受了些许。
他知晓在战爭必然会有所牺牲,或许北伐在刘裕眼中是为了霸业,但他定然也明白,兵家大事並非是为战而战,而是以战止战。
如今受苦的豫州与司隶一带的秦民,但晋军北伐之前,陇右与岭北的百姓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晋军攻城掠地,虽有劫掠之举,但终归还算有军纪,姦杀掳掠之事鲜有。
王镇恶魔下贪財,夺城后总是避免不了劫財,可若是有將士犯奸掳之罪,也会以军法论处。
毕竟打下来的土地,往后就是自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成了自家的百姓。
王师之所以被称为王师,就是因其將敌国的百姓视为治下的百姓。
若晋军像夏军、荷军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的活,哪能有数以万计的受降之人?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既然降与不降都是一死,那为何不拼命抵抗呢?
要知道,赫连勃勃从夺下安定,一路攻伐到城,足足了一月有余,这还是在秦军刚刚大败於杨盛,陇右兵力十分空虚的情况下。
进度不算慢,可相比於晋军,就有些小巫见大巫。
与毛德祖交心过后,刘义符说起了正事。
“破坞之时,坞中还估摸有六七百之眾,毛公打算如何处置这些降卒?”
毛德祖听著,便知晓其心意。
“自寿阳发兵起,老夫便一路挑收降卒,早些的已混编入军中,晚些的,则自成一军,为辅兵毛德祖粗略解释了一番后,说道:“赵玄所领一千余士卒,皆为精军,战后受降者五百八十三人。”
说完,他打量著刘义符的脸色,愈发的肯定他就是来找自己要人的。
“毛公吶,您看看,可否將这五百多人重新归还於赵玄魔下?”
按理来说,刘义符是答应过刘裕不插手兵事的,可他见过那院中情形后,便萌生出新建一军的想法。
谢玄能在京口徵调北府兵,他刘义符也能在长安洛阳徵募一支新军,一支彻底服从於自己的亲信。
刘义符向毛德祖討要这群降卒,也是为了將来未料之事做准备。
刘义见毛德祖笑而不语,便打算说理。
“秦军坚守,乃是为赵玄守节,而非为姚氏江山,您若让他们重归赵玄魔下,定然是交予其他將领统率要好得多。”
“哈哈!”
笑声过后,毛德祖摇了摇头,说道:“世子以理服人,老夫就是捨不得,也得捨得。”
其实从刘义符开始过问时,毛德祖便已应下。
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应下,是自觉刘义符仁义,不想让其受自己的人情罢了。
未满十二的少年郎,本是懵懂之际,却怀有赤子之心,让毛德祖不得不嘆服。
也就是刘义符年少,一言一行都令人感到真诚。
换做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复述,毛德祖虽会动容,但反应断然不会那般大。
当然,这拋不开刘义符乃是刘裕长子的身份滤镜。
纵使刘义符不对他说那些肺腑之言,毛德祖依然忠於他刘家。
可说了,君臣之恩中,又掺有一分情义在。
“多谢毛公!”
欣喜之余,刘义符向毛德祖深深作了一揖。
他知晓是毛德祖是对有所自己改观,方才答应地如此爽快。
但一码归一码,毛德祖完全可以拒绝刘义符,或是对他有所约束,但前者並没有这么做。
“世子既要组建新军,可先派人去仓中取粮,亲自分发。”
刘义符听著,面上喜色更甚。
毛德祖这是要手把手教他建军吶!
这第一步,便是要先收拢军心。
光靠嘴皮子说没用,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