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此时的刘义符才真正明白何为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

安排完江淮兵马后,刘裕又將视线转移向蜀地。

“杨盛攻占下祁山,我军北上,秦国便要两线开战。”刘裕说道一半,令一直站在大殿角落处的宦官上前书写詔命。

“命益州刺史朱林派遣一军,大造声势,佯攻子午谷。”

宦官手中已渗出了汗,刘裕见他书写完毕后,又让他再擬。

两路小股兵马,皆是为了牵制秦军,使其聚而散之。

饶使秦国已经自顾不暇,可若是能以更小的代价攻取秦国,那便要不遗余力的制定策略。

见此,刘义符心中呢喃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於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等安排完先军与辅军,就该到了这重中之重的主力。

刘裕定然是要“御驾亲征”的,每当在庙算之际,他都会將最难以攻克的战留给自己。

身为主公,啃最硬的骨头,是理所应当的。

要是將主军交由旁人统领,刘裕或许不怕其夺兵权,但怕出变故。

麾下的一兵一卒,都是一战战中磨练出来的。

兵贵精而不贵多。

有时並不是兵马越多越好。

举个例子,就像是一锅白粥中混杂了几粒老鼠屎,虽然不影响大局,可也会扰乱军心,阵型。

那些数万大军交战的场面,並不是所有排成一列衝杀,而是以一个一个方阵为列,前、中、后三军依次序衝杀。

前军一旦溃散,中后两军纵使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也难以力挽狂澜。

“传我令。”

“是。”

宦官得到示意后,拿起另一封詔书。

“令沈林子、刘遵考整顿水师,率水军自彭城汴水出石门,入黄河,攻占洛阳以北的渡口,阻魏军南下。”

沈林子在正月时便得到朝廷的拨款,在彭城打造大小舰船百余艘,此时都不用待刘裕北上,他便可先行切断魏国与姚秦连接的水路,以此掩护王镇恶、檀道济等先军攻占攻占虎牢、洛阳。

刘裕顿了一下,宦官当即又另起一詔。

“令冀州刺史王仲德,都督前锋诸军事……”刘裕指向了地图,“命他领水师自泗水而上,占据黄河以东,防魏军趁机渡河南进,待我领大军亲至后,再做部署。”

“是。”

一道道詔命书写完毕后,刘裕又为北伐诸將领加號晋升。

“豫章郡公刘裕,加任中外大都督!”

“加王镇恶为龙驤將军!”

“加檀道济为冠军將军!”

“加沈林子为建武將军!”

“加王仲德为建威將军!”

“加毛德祖为奋威將军!”

“加胡藩暂任寧朔將军!”

胡藩听得自己只是暂任之后,粗獷的褐黄面庞都不忍红了些许。

“加彭城县公刘义隆为中兵將军,监太尉留府事!”

“右僕射刘穆之,升左僕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马!”

宦官高声的站在阶前,宣读著詔书。

“豫章公,您看可还行。”

宦官呼出一口气,细声问道。

宦官见刘裕頷首应下,遂小步踏上阶去,来到了那位同装饰品一般的大晋天子,司马德宗身前。

司马德宗见眾人目光射来,霎时惊慌不已,两只手抽搐起来。

他拿起由锦帛所包裹的传国玉璽,在宦官的帮忙下將其打开。

好在宦官已经习惯了,他拉著司马德宗的手,欲协其盖下。

可不知怎得,或许是司马德宗抖的太厉害,竟有些拿不住。

“砰!”

传国玉璽在宦官的出手的缓衝下掉落在地,“哐哐”的从阶前滚落而下,一直落到了刘裕的靴前,方才停下。

刘义符看著脚下那缺了一角,却依然璀璨夺目传国玉璽,瞳孔都不由瞪大了。

刘裕看著脚边的传国玉璽,神色淡然如常。

正在此时,不知是何人碰了一下刘义符的背,他正想转身时,却又停下了。

刘义符身量只及刘裕的腋下,他遂屈身將玉璽捡起,捧给了刘裕。

这传国玉璽经过父子两人之手,在其身后的文武属僚皆是忍不住嘴角上扬。

刘裕笑了笑,隨手接过玉璽,一步步踏上了阶,將其置放在案上。

“请陛下盖印。”

宦官挽著司马德宗的手举起玉璽,一下一下盖在案前的詔书之上。

宦官见他还將手露在袖外,心有不忍道:“陛下昨夜著了凉,当保重龙体才是。”

说著,那宦官將司马德宗抖动的手塞入衣袖中。

此闹剧过后,刘裕又与眾人商量的诸多细节,一个时辰之后,方才解散了议会。

殿外,一眾属僚如春风拂面般与刘裕等人作揖拜別,快步而行的出了宫。

刘裕还是与刘穆之並肩而行,还是以苦口婆心的口气说道。

“道民啊,我不在建康,你得多加歇息,莫要劳累自己…………”

“主公放心,有世子这位麒麟子的福佑,我无病矣。”

“哈哈哈!”

刘义符站在一旁,见刘穆之的气色要比正月时好的多,也放下心来。

建康建康,建业安康。

刘义符站在殿外,俯视著脚下伟丽的锦绣宫城。

他不知下一次,自己该是以何等的身份,站在此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都市至尊首富

佚名

华娱从跑男开始

佚名

颤慄世界

佚名

调教玩家:谨慎NPC的职业素养

佚名

如你所见,我並不是一个人

佚名

穿越DND:从每日情报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