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昭贤说哪的话,愚兄可从未想过韶州刺史一职也。”刘濬连忙道。
“兄长不必如此,以兄长之才,出刺一州乃应有之义,只是现下还要暂时委屈兄长一阵。”
“是啊兄长,兄长之才,阿兄和我那都是亲眼所见,执掌一州不在话下。”
刘台也帮腔道。
“二位贤弟错爱了!愚兄甚是感念!若有机会出掌一州,愚兄自也不会推辞。”
刘濬也不再自谦了,他既选择辅佐刘隱,自然也不是胸无大志之人。
若能当一州刺史,一展胸中所学,那当然是美事一桩,无须推脱。
“兄长放心,机会就在不远了。”刘台顺著话头说道。
刘隱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刘台是想让刘濬去高州了。那確实是不远了。
刘隱也不说破,对著刘台道:“伯深兄长既无意见,那二弟这就去把周鼎请来吧。”
刘台点点头,出了衙署。
周鼎作为都府隨军要籍,此时也在都府,不一阵,便隨刘台来到了刘隱衙署。
“周鼎见过司马,见过书记。”周鼎对著刘隱刘濬二人行礼道。
“周隨使不必多礼,请坐。”刘隱道。
刘濬则是回了一个点头礼,招呼道:“见过周兄。”
“今日將周隨使请来,是有事相商。”刘隱直接道。
“周鼎听凭司马差遣。”
“近来周隨使在清海军多有建树,我等都看在眼里。”刘隱接著道。
“正如大王所言,陟罚臧否乃为政之要。故此,我等几个商议,想给你调调职务。”
“由你到封州接替韦寻任封州別驾,主持封州政务。不知周隨使意下如何?”
周鼎压根就没想到会是这事,顿时很是惊讶又很是激动,一时说不出话来。
平復心情后,方才站起来道:“周鼎微末之功,安敢得如此重赏?还请司马收回才是。”
“,周兄不必妄自菲薄。功劳几何,自有公论。你且说是否愿去封州即可。”刘濬说道。
“不错,周隨使坦言自己心意即可。”刘隱看著周鼎道。
“是啊,周隨使,圣人还教导你我当仁不让呢。”刘台也插嘴道。
周鼎轻轻呼出一口气,对著三人行了一礼,说道:“三位说的是,倒是周鼎矫情了。”
接著抬头对著刘隱道:“周鼎愿去封州!”
“好!”刘隱起身走到周鼎身前,接著道:“那封州之事就多多拜託周別驾了!”
“周鼎定然不负司马重託!”周鼎慨然应道。
“恭喜周兄。”刘濬也站起道。
“还要多谢伯深兄举荐之恩也。”周鼎说著,对刘就要行礼。
刘濬连忙拦住:“使不得,举荐乃是小事,关键之处乃是周兄怀才也。”
这时刘台也道:“伯深兄长说的是,我阿兄那真是求贤若渴,周別驾怀有此才,当得此位。”
“若是周別驾之兄也能南来,那就真是一段佳话了。我等虚位以待啊。”
周鼎听了,哪还不知刘台意思,当下道:“参军放心,此前我在华州之时,家兄回信的字里行间颇为意动。
“待下官再给家兄去信,以下官之亲身经歷,劝服他南来。”
“如此甚好,甚好!”刘台见达到了目的,连声叫好。
刘隱也出言保证会给周杰应有的职位,接著又交代周鼎,让他儘快启程赴任封州。
周鼎应下,转身离去,自去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