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64章 商议(三)
行军司马衙署,面对刘台提出的这个问题,刘隱也是有些为难。
“不瞒二弟,此事我亦苦思多日,至今未能选定韶州刺史人选。”刘隱嘆了口气,说道。
人才少啊,地盘一大,那真是捉襟见肘。
现在他们手上能出任刺史又可以信任的人,唯有刘和韦寻二人。
韦寻现在还要守著封州。
对了,卢映祥就任连州刺史后,韦寻已经升任封州別驾,以二把手身份主持封州事务。
刘濬则是经常有要事相商。
而且对刘台来说,他更倾向於將刘放到高州去,毕竟他和冯家有往日关係存在,事情办起来也会更顺畅些。
还有就是新来的杨洞潜,以他的才能,刘台肯定是觉得可以胜任一州刺史的。
但人就是刚来啊,刘隱对他还不够了解,而且寸功未立,假如一来就当刺史,只怕也是难以服眾。
那不然让周鼎去试试?对啊,为什么不让他试试呢?最近几次任务,周鼎都完成的不错。
刘台灵光一闪,於是对刘隱道:“阿兄,不如如此。”
“由阿兄你遥领韶州刺史,让韦寻到韶州以別驾之职领韶州事务,让周鼎回封州接韦寻之职?”
“就算周鼎一时不能完全接手封州,也有七叔在那,还可以帮衬一二。
“韦寻歷练多年,颇为精干,韶州虽然比封州要大不少,但也正好再检验一下韦寻之才。”
“阿兄以为如何?”
“唔,二弟別说,这还真是一个可行之策!”刘隱认可道。
接著又略有点懊恼地说道:“我如何就未曾想到呢?”
刘台及时安慰道:“阿兄事务缠身,偶有顾及不到之处,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o
刘隱闻言,笑著道:“何须二弟你来开解我,为兄不过是说一说罢了。”
接著又道:“不过我如领了韶州刺史,这封州刺史倒是不再好领了。”
“不如就由二弟遥领封州刺史,如何?”
刘台想了想,觉得刘隱说的在理,便道:“弟无意见,但凭阿兄安排。”
“那便如此了。”刘隱定调道。
刘台这时忽然岔开话题道:“说起周鼎,也不知道他兄长是什么意思。”
“周杰毕竟是司农少卿,要来岭南自然是会多考虑考虑,此乃人之常情。”刘隱道。
“不过他既已让周鼎南下,想必他是有南来之心的。上回周鼎去华州,不是还又给周杰写信了么?”
“哪天二弟你再去找周鼎探听一下就是。”
“阿兄,不如就和周鼎说调任之事时,顺便问问他?”调整职务的时候,问起来也不突兀。
“我看可行。二弟你去把刘伯深请来,我们先和他通个气。
“1
“明白。”
不一会,刘濬来到,刘隱遂將刚才两兄弟商议之事告诉了他。
刘濬想了想,点头道:“如此安排应无问题,我赞同。”
“原本想让兄长去韶州任刺史的,但都府须臾离你不得,只好作罢,还望兄长见谅。”刘隱带著歉意道。
不管刘有没有对韶州刺史之位起想法,自己这个態度还是要亮明的。
掌书记之职虽然也重要,但和一州刺史相比,地位还是有差別的。
刘为他们兄弟二人筹谋眾多,二人都记在心里了,可不想因为此事而让刘濬觉得受了冷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