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千真万確,如假包换!”刘台肯定道。
“几位官人请过来细说吧。”汉子道。
刘台道一声谢,和暨彦贇、苏成等人下了船,跨过民船只,来到了中年汉子船上。
刘台让苏成等亲卫將礼物清单奉上,道:“中秋佳节將近,一点礼物聊表心意,还望笑纳。”
中年汉子何曾想到官府中人竟然还会给他们送礼!
当下忙不迭接过清单,口中不停称谢。
中年汉子定睛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礼物?
他忍不住用手擦了擦眼睛,再三確认无误后,小心翼翼將礼单收入怀中。
接著再次谢道:“多谢厚赠,按理应当请官人到舱里的,但又怕污了官人眼睛,不如就在此说吧。”
接著又回过神来道:“某汉名唤作陈海生,早年曾在广州生活过几年。”
刘台心道难怪官话说得挺好。
“陈郎君,我欲请你们教授军中將士海中操舟之术,不知可有为难之处?”
“好教参军知晓,我等虽以海为家,但所操之舟均为小船,军中之船想必大得多,恐坏了郎君大事。”
陈海生如实道。虽然原理上是一致的,但毕竟没弄过,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刘台一听,更觉得这个陈海生靠谱了。
当下道:“陈郎君不必担心。船只虽有大小,其理一也。”
“况且我等又不急於一时出海,陈郎君有足够时间,可小心调教之。”
陈海生想了一会,问道:“参军想要多少人前去?我们会说官话之人甚少。”
“大约有几人?”刘台追问道。
“不到二十人。”陈海生想了想,答道。
確实是有点少了,这么点人,怎么教学呢?
想了想,刘台想到一个办法。
“不打紧,可让每个会官话之人配几名不会官话之人,如此即可。”
一艘海船肯定不止需要一个人,多弄几个蛋民上去,再配个翻译讲解,应该也就行了。
陈海生觉得也是,便点头道:“参军需我等何时前去?”
“明日就是中秋节了,后日陈郎君带人到广州东码头来,如何?”刘台说道。
陈海生略想了一下,道:“应当没问题。”
“如此,多谢陈郎君和诸位了。后日我在码头迎接各位。”
“不敢劳参军大驾,参军著一军士引路即可。”陈海生毕竟还是知道点规矩的。
刘台没有再多说,让苏成带著亲卫將船上的粮食等物搬下来后,返回广州。
回来路上,刘台想起蛋民们在船上生活的场景,不由在心中想,何时能让他们都上岸。
一来可以让蛋民们日子好过一些,省的终日在海上討生活,还要与颱风作斗爭。
。
陈海生觉得也是,便点头道:“参军需我等何时前去?”
“明日就是中秋节了,后日陈郎君带人到广州东码头来,如何?”刘台说道。
陈海生略想了一下,道:“应当没问题。”
“如此,多谢陈郎君和诸位了。后日我在码头迎接各位。”
“不敢劳参军大驾,参军著一军士引路即可。”陈海生毕竟还是知道点规矩的。
刘台没有再多说,让苏成带著亲卫將船上的粮食等物搬下来后,返回广州。
回来路上,刘台想起蛋民们在船上生活的场景,不由在心中想,何时能让他们都上岸。
一来可以让蛮民们日子好过一些,省的终日在海上討生活,还要与颱风作斗爭。
二来,蛋民们可是上好的海军兵源,只要教授他们汉语和军纪,就可以上船了。
等这次海上操练结束后,再看看该如何实施吧。
回到广州时,天已近晚,刘台与暨彦贇在码头分別后,匆匆进了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