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56章 海训(上)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一早起来,整个府里就在忙上忙下。
严敏和蔡玲玉都是刚出月子没多久,便由阿晨配合韦氏指挥下人操持一应过节准备。
刘隱则被刘台拉来了驛馆,要將杨洞潜正式介绍给他。
杨洞潜见刘隱亲来拜访,连忙跑出来迎接。
刘隱让隨从將礼物拿给杨洞潜,二人一番寒暄后,刘隱开始向杨洞潜请教对时局的看法及应对之策。
杨洞潜心知这是对他的测验,当下也不怠慢,將自己所思和盘托出。
“自安史之乱以来,武人崛起,割据诸镇,朝廷號令难行。”
“及至王仙芝黄巢之乱后,此状愈演愈烈。”
“诸镇为一己之利而互相攻伐不休,百姓流离失所,百业萧条凋敝,朝廷威严日渐式微。”
“岭南偏居一隅,此时却反而得利。”
“今薛王坐镇,司马和参军等诸贤群集,內平卢、谭之乱,外拓连州之境。当此时也,正创业之良机也。”
“司马宜上奉朝廷之名,下安黎庶之心,循序渐进,收诸州於治下,播恩威至峒瑶。”
“如此数年之后,谁还敢再忽视岭南?”
“为免重蹈覆辙,滋生武人作乱之患,司马当將军权委以心腹之人。”
“再行军政分离之制,广延有志有识之士置之幕府,选派出任一州刺史,以宣政教,如此则岭南之基永固矣!”
杨洞潜说完,双眼放光,自信地看著刘隱。而刘隱亦正定定地看著杨洞潜,二人互相直视对方。
过了几息,刘隱道:“昭元所言,实乃金玉良言,令隱受益良多。得昭元之助,吾心甚悦,日后还望多多建言啊!”
刘隱这么说,说明是认可杨洞潜了,要留在身边做幕僚了。
“多谢司马,某必不敢藏私!”杨洞潜见顺利过关,也是高兴,当下慨然应道。
一旁刘台见状,笑著道:“阿兄和杨兄今日这番对话,日后必將成为一段佳话也!”
刘隱、杨洞潜相视一笑,对刘台所说显然颇为嚮往。
离开驛馆,刘台问刘隱道:“阿兄,可想好让杨昭元任何职了?”
“权且让他领广州录事参军事吧。幕府这边,他此前不是巡官么?那就也先领巡官。二弟以为如何?”
刘台觉得稍微低了点,按他所想,那最好是能给杨洞潜广州別驾的职位。
不过刘隱向来比较谨慎,杨洞潜毕竟也是初来乍到,先考察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刘台遂道:“阿兄安排合情合理,弟赞同。”
接著刘台又將请民作海上行船教习一事告知刘隱,刘隱也表示支持。
刘台又把日后想把民从海上迁上岸、吸收成立海上水军的想法一一告知刘隱。
刘隱也十分赞同,民群体人数也不少,若是能编户齐名,那也是一件好事。
而把他们吸收到水军里,那也是人尽其才了。
二人一路边走边聊,又去看望了被气病的韦敦。
韦敦休养了几日,已经无大碍,还一个劲为带来了麻烦而向刘隱兄弟致歉。
兄弟二人好生安抚了一番,刘台又告知韦敦,让造船司赶紧准备好造船的木料。
晚上,和去年一样,节度使李知柔设宴宴请广州文武官员,一同饮酒赏月。
等待宴会结束,刘隱、刘台急急忙忙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团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