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他们仔细询问了阳光明近来的情况,以及他对未来的想法。

林见月自然是把阳光明夸了又夸,说他如何稳重踏实,如何有规划。

林伟豪和高静怡对阳光明本就印象不错,见女儿心意已决,且阳光明确实是个靠谱的青年,便欣然同意安排见面。

林伟豪特意调整了密集的工作日程,最终将见面时间定在了五月十日,一个周日的中午。这样双方时间都比较充裕,可以从容一些。

尽管这比阳光明希望的五一期间晚了一些,但林伟豪能这么快就抽出时间,已属不易。

阳光明得到消息后,立刻开始紧张而周密地张罗安排。他利用休息时间跑了好几家饭店进行比较,最终还是选定了南京路上颇有名气、口碑颇佳的国营饭店——“春风松月楼”。

这家饭店环境雅致,菜品有口皆碑,服务也周到,既显出了对这次会面的郑重,又不至于太过张扬铺张,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提前几天就去订好了包厢,并且仔细研究了菜单,斟酌着点了既体面又实惠的菜肴,还特意准备了几瓶茅台酒,以备不时之需。

五月十日一早,阳光明一家人便全体动员,忙碌起来,家里洋溢着一种喜庆而紧张的气氛。

张秀英翻箱倒柜,找出压箱底的、只有逢年过节或重要场合才舍得穿的深灰色咔叽布外套,对着镜子仔细抚平褶皱,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抹了点头油,显得格外精神。

阳永康也换上了平时舍不得常穿的深蓝色中山装,领口的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脸上虽依旧保持着平日的严肃,但眼角眉梢却透出掩饰不住的喜气。

阳光辉和李桂也带着小壮壮,一家人都收拾得利利索索,小壮壮还被特意换上了一身新衣裳。阳光耀和岳心蕾也特意从岳家赶了过来。

阳光明自己则是一大早就起来洗漱,换上一件崭新的挺括白衬衫和熨烫笔直的蓝裤子,皮鞋擦了又擦,亮得能照出人影。

他反复检查了要带的香烟、茶叶和那几瓶茅台酒,确认万无一失。

今天阳光明,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挺拔,朝气蓬勃。

他先一步赶到饭店,再次确认包厢环境,检查菜单,安排好茶水,确保一切准备就绪,然后才安心地在门口等候。

临近十一点,林见月一家三口乘坐吉普车也到了。

林伟豪穿着一身没有领章的新军装,身姿笔挺,步伐稳健,儒雅中带着军人的威严和久经沙场的沉稳气度。

高静怡则是一身素雅的浅灰色衬衫,黑色长裤,脖子上系着一条淡雅的丝巾,气质温婉知性,笑容和煦。

林见月跟在父母身边,穿着一件新做的碎衬衫,衬得她人比娇,脸上带着羞涩又幸福的淡淡红晕,眼神明亮,顾盼生辉。

双方家长在包厢门口见面,阳光明立刻上前一步,为双方介绍,态度恭敬而不失大方。

“林叔叔,高阿姨,你们好。这是我父亲阳永康,母亲张秀英,这是我大哥阳光辉、大嫂李桂,这是我二哥阳光耀、二嫂岳心蕾。”阳光明介绍得清晰有序,语气沉稳。

阳永康上前一步,主动伸出双手与林伟豪握手,态度热情:“林师长,高同志,你们好,欢迎欢迎!路上辛苦了!”他的话语简洁有力。

张秀英则脸上笑开了,热情地拉住高静怡的手:“哎呀,高同志,可算见到你们了!一直听明明念叨你们,今天一看,真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比明明说的还好!”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高静怡笑着回应,轻轻拍了拍张秀英的手背:“张大姐,您太客气了。叫我们老林、静怡就好。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千万别见外,随意就好。”

她的态度十分随和亲切,丝毫没有领导干部的架子,瞬间拉近了距离。

林伟豪也笑着对阳永康说道:“永康同志,以后叫我老林就行。什么师长不师长的,都是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嘛。你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光明这孩子,我们很看好。”

他的话语爽朗,肯定了阳光明,也让阳家人倍感欣慰。

双方寒暄着,进入布置简洁大方的包厢落座。

圆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餐具摆放整齐锃亮。气氛一开始略显拘谨,但林家父母平和亲切的态度,极大地缓解了阳家众人的紧张情绪。

林伟豪并没有像某些人家那样,一上来就盘问阳家的具体经济状况或详细家底,这些他们通过女儿和侧面了解早已心中有数。

他反而像拉家常一样,关切地问起阳永康厂里最近技术改革的情况,问他这个老技工有什么感受;又关心张秀英的身体如何,家里几个孩子小时候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淘气事。

高静怡则微笑着和张秀英、李桂聊些家常里短,问些菜场最近的供应情况,孩子养育过程中的经验,甚至交流了一下编织毛线的样。

这些话题轻松接地气,很快让张秀英和李桂放松下来,话也多了起来。

阳光明和林见月坐在一旁,偶尔插几句话,主要负责给长辈们倒茶递水,细心周到。

看到父母们相谈甚欢,气氛融洽,两人交换了一个安心而又充满喜悦的眼神,心里都踏实了不少,对未来的期待也更加强烈。

酒菜很快陆续上桌。

阳光明点的菜既丰盛又实惠,兼顾了口味和寓意:清炒虾仁,清爽可口;红烧划水,寓意顺利;白斩鸡,皮脆肉嫩;腌笃鲜是春日美味;八宝辣酱,下饭最佳;两面黄是香脆主食。

此外,还有几样时令蔬菜,汤品是鲜美的三丝羹。酒是阳光明特意带来的几瓶茅台,他亲自为大家斟满。

林伟豪看来兴致不错,他主动举杯:“永康同志,张大姐,光辉、光耀,今天很高兴,能和你们见面。

光明这孩子,我们接触下来,觉得他稳重、踏实、有上进心,更重要的是,对见月真心实意,我和静怡都很满意。

见月和他相处,我们做父母的,放心。

这第一杯酒,为我们两家人今天能坐在一起,为我们即将成为一家人,为了孩子们未来的幸福,我们一起干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起身,杯盏相碰,发出清脆的响声,气氛顿时热烈起来。阳永康也诚恳地回应,他不善言辞,但话语朴实感人:

“老林,静怡同志,谢谢你们对光明的肯定和抬爱。

见月这孩子,懂事、善良、知书达理,我们全家上下,从我和秀英,到他哥哥嫂子,没有不喜欢的。

以后光明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对或者不到位的地方,你们该说就说,该教就教,千万别客气。

我们一定督促他,让他对见月好,对这个家负责。”

这番话说得林伟豪和高静怡连连点头。

席间,话题很自然地水到渠成地转到了两个年轻人最关键的婚事上。

高静怡放下筷子,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语气温和而坦诚,目光扫过阳家众人:

“永康同志,张大姐,还有各位,关于光明和见月这两个孩子的事,我们家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明确。只要他们自己感情好,真心愿意在一起,相互扶持,我们做父母的,就百分之百支持。”

她看了一眼身旁的林伟豪,得到他眼神的肯定后,继续说道:

“我和老林的情况,可能光明也跟你们提过,工作都比较忙,尤其是老林,经常要下部队、开会,不着家是常事。

所以,这婚礼筹备的诸多琐碎事情,恐怕我们很难事事亲力亲为,考虑得面面俱到。

我们的意思是,大事小事,主要就拜托你们这边多费心操持了。

你们怎么安排,我们都同意,绝对信任,也绝不会有任何意见。只要孩子们高兴,怎么办都好。”

这番表态,充分体现了林家对阳家的信任和尊重。

张秀英听到这话,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连忙表态,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

“静怡你放心!你们工作忙,为国家做大事,家里这些小事交给我们,那是应当的!

我们一定尽心尽力,把婚事办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该有的礼数一样不少,绝不会委屈了见月这孩子!”她的脸上洋溢着被信任的荣光。

高静怡笑着点点头,语气愈发柔和:“我们当然相信。

至于见月这边,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会让她空着手出嫁,该给她准备的,我们早就开始张罗了。

被褥、四季的衣裳、还有一些日用品,差不多都预备齐了。”

她顿了顿,说出了具体的安排,“另外,我们打算给她陪嫁一辆新出的凤凰牌女式自行车,方便她上下班;一块上海牌全钢手表,看时间方便;再给她准备六百块钱现金,压箱底,让她和光明以后刚开始过日子,手里能有点活钱,有点底气,应付个不时之需。”

这番话一出,阳家人在暗自吃惊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动。

自行车、手表、六百块现金!

这陪嫁在当下堪称极其丰厚,远远超出了普通标准,充分显示了林家对女儿的极度疼爱和对这门亲事的高度重视与满意。

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对女儿未来幸福的一种强力保障和美好祝愿。

阳永康深吸一口气,神情更加郑重,他代表全家表态:“老林,静怡同志,你们……你们这真是太疼孩子了,这份心意,我们领了,也替两个孩子谢谢你们!

你们放心,我们阳家虽然条件普通,就是工人家庭,但该有的礼数绝不会缺。

前面两个媳妇进门时有的,见月一样都不会少,只会准备得更好、更周到!

我们一定风风光光地把见月娶进门!”这是阳家作为男方家庭的承诺和担当。

林伟豪欣慰地摆摆手,语气爽朗:“哎,永康同志,不说这些见外的话。孩子们以后把日子过得好,过得红火,比什么都强。”

他转而切入核心问题,“关于具体的婚期,你们这边有什么初步的想法或者讲究吗?”

阳永康和张秀英对视一眼,又看向阳光明和林见月,见两个年轻人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眼中充满了期待,阳永康沉吟了一下,说道:

“我们琢磨着,国庆节前后就挺好,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办事情也方便,时间上也来得及准备。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别的考虑?”

他把选择权又谦逊地递了回去。

林伟豪和高静怡对视一眼,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都微笑着点了点头。林伟豪爽快地说道:

“国庆节好!这个日子很有意义,象征着我们国家蒸蒸日上,也象征着小家庭的新开始!就这么定了吧!

具体是国庆前还是国庆后,哪天是黄道吉日,你们看好了通知我们就行,我们全力配合!”

林伟豪一锤定音,显示了军人的果决作风。

最重要的婚期,就在这样轻松愉快、互相尊重的气氛中定了下来。

阳光明和林见月悬着的心彻底放下,相视而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的饭局,气氛更加融洽和谐。

双方家长又聊了些家常趣事,对婚礼的一些细节,如大概宴请哪些范围的亲友、仪式是尽量简单大方还是可以稍微热闹些等,简单交换了意见,都表示以新事新办、勤俭节约为主,不必过分铺张,但也要求个喜庆圆满。

这顿午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宾主尽欢。

双方在饭店门口亲切道别,林伟豪和高静怡坐着吉普车离开,阳家人则心情愉悦地步行回家,边走边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见面和接下来的安排。

回去的路上,张秀英激动得眼眶都有些湿润,不时用袖子擦拭眼角,她拉着阳光明的手,反复地说着:

“真好!真是通情达理、一点架子都没有的好人家!

明明,你真是有福气啊,找到见月这样的好姑娘,还有这么好的岳父岳母!咱们可得好好对人家!”

阳永康虽然没多说什么,但脸上一直带着难得的、舒心的笑容,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兄嫂们也纷纷向阳光明道贺,说着“老三这下可定心了”、“咱们家又要添人口了”之类的喜庆话。家里的喜悦之情,像温暖的春风,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阳光明看着家人高兴的样子,听着他们真挚的祝福,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婚事定下,如同人生的航船终于确定了明确的港湾,接下来,就是为迎接新生活做最后的准备了。

家长会面之后,结婚的具体事宜便正式提上日程,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婚期定在国庆节,满打满算还有五个月的时间,看似不短,但要置办的东西、要安排的事情却也不少。

阳光明决定,首要任务是趁这段时间,将厂里分的那间二十六平米的宿舍重新规整、精心布置一番,毕竟这是他未来的婚房,值得他大力气收拾一下。

他暂时搬回了石库门居住,和父母挤一挤,以便腾出空间进行全面粉刷和布置。虽然家里的居住条件拥挤了些,但为了未来的小家,这点暂时的不便算不了什么。

粉刷墙壁是使旧房焕然一新的首要任务。

他通过厂里房管科的关系,找来了相熟的手艺不错的粉刷老师傅,买了上好的白石灰,将宿舍里外两间,连同那两个小巧的隔间,都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重新粉刷了一遍。

刷墙那天,石灰的味道有些刺鼻,但看着墙壁一点点变得雪白锃亮,阳光明心里充满了创造的喜悦。

他给师傅递烟倒茶,忙前忙后,确保粉刷质量。刷完墙,他又将水泥地仔细拖洗了多遍,直到地面露出干净的本色。

接下来是添置和规划新家具。

宿舍里那些他之前从淮国旧辛辛苦苦淘来的宝贝红木家具——沉稳的紫檀大床、线条优美的黄梨衣柜、纹理华丽的鸡翅木书桌以及那个结实的红酸枝上下铺等,是决计不能动的,这些是他为未来积累的“底蕴”,不仅实用,更有收藏和升值的潜力。

但其他一些普通的旧家具,如厨房的旧案板桌、略显笨重的老式碗橱、以及那张榉木单人床等,他打算换成新的,让新房看起来更鲜亮、更有新婚的气息。

他仔细盘算了自己的存款,动用了一部分,又加上母亲张秀英心疼儿子,硬塞过来的一些她平日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

他跑了好几家家具店,反复比较式样、质量和价格,最终购置了几样新家具:

一个带玻璃门、样式新颖的崭新碗橱,一个大小适中、台面光滑的实用案板桌,四把式样简单结实、漆水光亮的木椅,还有一张新的绷得紧紧的棕绷床。

他准备把这张新床放在隔间里,以后万一有亲友来访,也能临时住宿。

至于那个红酸枝的上下铺,他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保留下来,仔细擦拭干净,放在另一个小隔间里,毕竟木料好,做工精良,当个收藏品也不错。(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说好制作消消乐,反战游戏什么鬼

佚名

逼我打职业是吧

佚名

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

佚名

以贪治明

佚名

华娱2010:从广告模特开始!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