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可是你们,拒绝了我,拒绝了大明。是你们自己,葬送了自家族人的性命,葬送了奢氏安氏的千年基业。”

“奢崇明,安邦彦,你们是大明的罪臣,也是爨家的罪人呐。”

奢崇明、安邦彦闻言,如遭雷击、心如刀绞。

朱寅的语气忽然变得几许铿锵:“今日当着这钟山,当着太祖孝陵,我要告诉天下人,不臣大明者,虽远必诛!”

“朱某为华夏而生,为华夏而死。平生之志,唯愿大明盛世永存,百姓康宁常在!吾心犹如神州雪,只落大明山水间。”

此言一出,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风的呼啸,只有大雪的天籁。

将士和百官一起看向摄政太傅,看着伫立风雪中的年轻权臣,忽然忍不住眼眶发热,心潮涌动。

戚继光闻言,泪目含笑,老怀欣慰。

稚虎,你长大了,能真正为整个天下,遮风挡雨了。

泰昌帝看着风雪中有些孤寂而落寞的先生,眼泪夺眶而出,滴落雪中。

他蒙受先生教导数年,曾经朝夕相处,他知道先生心中的寂寞。那是一种难以言喻、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啊。

所以他才坚信,先生真就是星君转世。所以他才明白,先生的所谓野心壮志、王图霸业,究竟是为了什么。

先生不是为了自己。

太祖爷爷,你听到了吗?先生不是为了他自己!

徐渭也忍不住热泪盈眶,不禁再次想起当年和朱寅在秦峁初次相见的一幕。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多年倏然而过,当年那个小大人般的神童,已经是执掌南朝大权的摄政。

可是主公一路走来栉风沐雨,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始终是当年的主公啊。他没有变。

徐小白也不由想起了在女真部落时的岁月,想起了在登州城拜别时,大方赠自己银子、送自己回南京的那道小小的稚嫩身影。

徐小白鼻子发酸,眼睛也湿润了。

唉,稚虎啊稚虎,这么多年了,我始终看不懂你。今日,或许我真懂了。

“主公!”兰察等五百亲卫忽然一起跪倒,很多人泣不成声。

作为朱寅的亲卫家兵,最早的人已经跟了朱寅十年!

这些老人,很清楚朱寅的为人。他们跟在朱寅身边,忠心耿耿,出生入死,不仅是为朱寅所养,也为外人不懂的情分。

五百亲卫一跪,数千孝陵卫将士也受到感染一般纷纷跪下,参差不齐的呼喊道:“太傅…”

他们是南京少有的精兵,可平生最踏实、最敞亮的日子,就是这几个月。

太傅靖难之后,立刻补发所有人欠饷,改善伙食,发放新衣,更换军械,还亲自来营中看望,送医送药,优抚家人。

当兵多年,从未有人像太傅这样,如此厚待他们!

眼见亲卫和孝陵卫将士纷纷下跪,戚继光带来的两万骑兵,也纷纷下马,雪中下拜,惊天动地的喊道:

“经略相公!”

“总督相公!”

这两万骑兵,绝大多数都跟过朱寅。要么当初跟他去过西北,要么跟他去过高丽。

他们,都受过朱寅的恩惠。

大军之所以如此轻易的易帜,除了统帅戚继光的威望,当然也因为南征大军中的很多将士,算是朱寅当年的旧部!

百官见到这一幕,无不悚然动容。

太傅之得军心,至于此乎!

奢崇明、安邦彦神色惊讶的怔住了,他们忽然明白,为何这么快就败在朱寅手里。

败的不冤!

李廷机、范仑等被捆绑的政变朝臣,看到连戚继光带来的大军都自发的叩拜朱寅,不禁心神恍惚、失魂落魄。

这就是江宁氏的底气么?

这就是江宁氏的威望么?

原来,如论如何也是赢不了的,注定就是个笑话!

他们都是两榜进士,饱读诗书,可是他们今日才明白,有些事情,比史书中的故事…更加荒诞!

只是这一次,荒诞故事的角色不是史书中的失败者,而是…他们自己!

李廷机等人忽然想哭,又想笑。他们听着大军叩拜朱寅的声音,望着落满雪的权臣身影,万念俱灰。

“诸将士免礼!请起!”朱寅拱手环环作揖,随即动作有力的一个虚扶,“请起!”

“陛下驾前,孝陵之下,将士们不宜跪拜我!”

“来!我们一起祭拜孝陵,再奉陛下回銮!”

……

朱寅粉碎了叛乱,简单的祭祀了孝陵,就率领百官奉皇帝銮驾一起回城。

冒雪夹道欢迎的南京百姓,人山人海。整个南京一片欢呼。这固然是朱寅打了大胜仗,民望又高,同时也因为虎牙和宣社的舆论造势。

朱寅入宫,皇帝坐朝,一起召集朝会,宣布孝陵之变的经过,正式下诏,查办此案同党。

钦定大案!

与此同时,早就准备好的各地虎牙,也开始对参与政变的各地官员动手!

这当然是明诏下发,露布一传出,顿时震动了整个京师。

宣布逆案之后,朱寅又宣布北朝南征大军易帜归朝,下令让易帜将领的家人,和易帜将领们团聚。

又下诏妥善安置易帜将士,包括四五万东瀛兵和六万民夫,都要安置好。

易帜大军渡江用的大量船只、浮桥,也全部收归朝廷。

接着,宣布对易帜将帅的封赏,可谓十分大方:

“…封戚继光为齐国公,实封八十里…”

“…初封李如柏为昭信子,实封七里,有功晋爵益封…”

“…初封麻贵为昭武子,实封七里,有功晋爵益封…”

“…初封刘綎为昭勇子,实封七里,有功晋爵益封…”

“…初封董一元为昭睿子,实封七里,有功晋爵益封…”

“…初封萧如薰为明智男,实封五里,有功晋爵益封…”

“…初封赵率教为英毅男,实封五里,有功晋爵益封…”

“…初封祖承训为武义男,实封五里,有功晋爵益封…”

凡是副将及以上的归义将领,都有了世袭罔替的爵位,除了戚继光这个国公,共有四个子爵、六个男爵!

还都是实封!

就连戚继光也没有想到,他一到南京,就被封了国公,爵号还是齐国公!

要知道,大明两百多年,除了太祖自己当过的吴国公之位,最好的国公爵号,就是魏国公。

而齐这个爵号,一点也不比魏差!

消息传出,京师很快就人尽皆知。

久不封爵的戚大将军,终于封了爵位。

齐国公!

……

ps:好了,戚大将军终于封了国公,至此终不意难平。可这是他爵位的顶点吗?这一集好像有点煽情?抱歉,不是故意煽情,今天就到这了,好累。明天请欣赏:北朝的狂怒!

酱紫。蟹蟹,晚安!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种道飞仙

渔舟送晚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横扫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