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318章 家奴

胡濙为李显穆的深谋远虑所震惊,二十年布局,十年生聚,一朝爆发!

历史上从未有臣子这样做过,哪个臣子敢说二十年后还能执掌大权?

胡濙心底既是佩服,又升起了一股畏惧,在三杨各自收缩影响力后,他曾有过扩展势力的想法,他也曾觉得杨士奇面对李显穆,太过退却。

毕竟杨士奇虽然远不如李显穆功劳大,但毕竟资历深厚,在内阁日久,可直到此时,胡濙才明白,杨士奇已然是非常人了。

竟然敢在不少事上,和李显穆相左!

“元辅,王振那里……”胡濙踌躇道:“他不会善罢甘休,不会轻而易举就让此事通过,两位杨阁老不会愿意和王振作对,此事,还是要太皇太后同意。”

“王振?”李显穆冷笑一声,眉宇间升起一丝戾气,“一介阉人而已,该是让他知道一下他的身份了。”

胡濙听李显穆此言,心中一跳,俯首道:“濙别无他言,唯元辅马首是瞻。”

……

中秋宫宴。

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从早晨开始就一家家在引导下进入宫中。

此番宫宴由改制后专司皇家礼仪事务的光禄寺举办。

这场宫宴的主角自然是皇帝,但李显穆也不遑多让。

毕竟距离皇帝亲政还有十几年,而李显穆才是如今掌握大政的顾命大臣宰相。

如今李显穆的权势并不比万历初期的张居正差,只不过张居正和司礼监冯保是盟友,而李显穆和王振是政敌。

所以文武百官,包括亲王、公侯都过来拜见他。

李显穆坐在首席上,接受着众人的拜见,他资历厚、辈分高,大多数只微微颔首,那些比他辈分高的,都被他扔到了南京,比如他的某个小姑父。

李显穆将目光放在了宴席之外,眼神锐利如鹰般巡视着。

他在等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

按照大明一向的旧例,宦官即便再受宠,也没有资格参加宫宴。

因为宫宴皇帝赐给近臣的,而宦官只是家奴,所以没有资格参加。

但王振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

很快,东华门处就迎来了喧嚣的声音,引来众人侧目,谁敢在宫宴之上,百官、皇帝、太皇太后面前,这般失仪。

很快就有人过来汇报。

“回太皇太后、太后娘娘,陛下,是司礼监掌印自东华门入宫。”

王振!

听到这个名字,宴席上百官立刻精神一震。

上首位置,太皇太后望向皇帝,眉眼一低沉,“皇帝,是你将王振召来的?”

朱祁镇低垂着眉眼,“皇祖母,王先生在宫中不高兴,孙儿就让他来了。”

太皇太后顿时一急,抬眼扫过李显穆,果不其然,李显穆脸色立刻拉了下来。

不等她再说话。

李显穆已然从席位上站起身来,迎着众人,几乎瞬间,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今日乃是中秋宫宴,王振他一个宦官来此作何?”

李显穆这话一出,朝廷之上,文武百官进皆沉默,大部分人甚至不敢接话。

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李显穆敢说这番话,他们不要说附和,甚至连听,都希望自己没有听到。

这并非王震真的从权势、威望等方面,能和李显穆比肩,而是因为王震此人,阴险毒辣。

李显穆某种程度上是个“好人”。

他不会平白无故的,就责罚人,而王振,是真的会不顾一切的去陷害,是一个阴险小人。

好人总是被枪指着,好在李显穆并不在意。

听到李显穆这般质问,坐在上首的小皇帝朱祁镇顿时有些坐立难安。

李显穆当然知道,东华门是皇帝朱祁镇让人打开的,王振也是朱祁镇让人去喊过来的。

否则王振虽然权势大,若没有皇帝的首肯,他还不敢做出这等事。

毕竟如今宫中有上有太皇太后,内阁之中还有他李显穆,王振这样的聪明人还不敢去做。

“元辅,王先生是朕将其召进宫中的。”

朱祁镇的声音有些底气不足,他畏惧王震,但对于李显穆也颇为畏惧。

李显穆可是他的长辈,

李显木豁然转身,直视皇帝,“陛下何意?按照大明旧例,宦官不得参与宫宴,您为何要为王振破例,破例就算了,为何不事先商议?”

“元辅,朕……”

“王先生在宫中说,周公辅成王的时候,能参与各种场合,他却连到宫中坐一坐的资格也没有吗?

朕觉得王先生所言在理,王先生辅佐朕有功,应当让他于宫宴之中赐坐。”

孙太后见皇帝有些哆嗦,也开口道:“元辅,皇帝也是一片好心……”

所有人都明显感觉到,随着皇帝这番话一出,太皇太后顿时变了脸色,内阁首辅李显穆更是怒发冲冠。

“陛下!”

“请慎言!”

“方才您竟然用周公辅成王这个典故?

谁是周公,谁又是成王?

陛下是成王的话,难道周公是王振吗?”

随着李显穆这两句话,殿中顿时喧哗起来,一干心学大将皆不满至极。

“难道周公是一个阉宦吗?

您可知阉人这个词从何而来?正是周公践踏奄国所出。

如今用王振这样毫无功绩的阉宦,比周公这样的圣人,臣深深以为耻辱,请陛下收回其言。”

李显穆堪称是厉言声色,朱祁镇顿时不敢多说。

孙太后心疼他,“元辅,皇帝还小,对典故不了解,不必这般说教。”

“周公这样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也推崇的圣人,用王振相比较,哪怕是周公脚上一粒污泥,也胜过王振千万。

陛下年幼,太后当谨记其教育,若不行,臣可代为教育。”

孙太后顿时面上一紧,她可不愿意让李显穆去教导皇帝,否则日后皇帝还不知偏向谁。

随着几番交锋,殿中气氛有些凝滞起来,元辅训皇帝毫不客气,太皇太后放任,太后护犊子,这氛围,可真是没人敢说话,

“咱家不来,却不知守正公,如此辱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