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74章 过渡一下(5k)

“振东啊,人都来了,有什么你就尽管和他们说。”

走进三分厂的时候,老姜和小傅同志两人是懵逼的,不过心里又多多少少有一点猜测,只是方向不太对。

十七机部?轧钢厂?难道委里把自己两人叫到这里,是要解决压力容器的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顺理成章的想法。

轧钢厂干嘛的?轧钢板的。高压氧用什么存储?最常见、最合适的还是压力钢瓶嘛。

虽然53-51那套发动机,难点不止压力容器一个,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能解决一个是一个,哪儿有可能去挑三拣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个道理用在这里还是蛮合适的。

“老姜,这是高委员,在材料方面很有研究,这一次,就是应他的要求,请你们过来,解决一下鱼雷热动力发动机的问题。”

看看,看看,就说嘛,材料学专家,不是压力容器,我把姜字倒过来写。

只是这个委员到底是个什么委员?技术口的同志相互介绍,很少有用这个称呼的,毕竟“委员”两字,大概是听不出对方擅长什么,擅长到何种程度。

老姜怎么着都没有把这“委员”两字,往科学委员的方向上靠,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么年轻的人,开玩笑呢。

等到总工介绍过后,姜总看着高振东:“高委员,谢谢你。压力容器这东西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困扰了很久了……”

高振东和委总工一脸懵逼,压力容器?什么压力容器?

总工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想了想所处的位置,笑了起来:“错了错了,这次叫你们来,和压力容器没关系……”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高振东的其他工作,话又给他说回来了:“不过,你们要是非要想在压力容器方面有什么想法,倒也不是不能说。”

压力容器最重要的就是材料,这是个几乎纯靠数值说话的东西,而在压力容器材料上,最大的数值怪正在眼前。

高振东也明白过来了,笑道:“压力容器的事情我们先放一放,如果真的需要解决,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等一会儿,我估计你们就不太需要压力容器了。当然,在钢铁材料方面,有什么其他要求,也是可以提的嘛。”

嚯……这话口气挺大啊,不过想着这是委里领导专门调集直升机,把自己两人从薄海边上紧急拖过来专程见的人,想来人家还是有底气的。

虽然潜艇也好、鱼雷也好,高振东没少掺合,但是除了直接接触的人,这些单位里的其他人几乎对高振东一无所知,就好像高振东如果不是委总工主动通报,也对这些同志和这些工作的进展一无所知一样。

“那各位领导今天是有什么好事照顾我们?”姜总也放松起来,看来今天是真的有好事。至于面前这个人虽然比自己还年轻,但是看总工和他打交道的样子,称呼一声领导应该没问题。

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没多久的同志们,对于年轻人身居高位,倒是很能接受。

“你来说吧,毕竟你到底要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总工笑道。

这话听得老姜小傅两人,心里又有点悬起来了,合着你也不知道?怎么这整件事,透着一股子不靠谱呢。

高振东点点头:“行,那我就开门见山了。这次请两位同志来,是想探讨一下换鱼雷发动机的可能性。”

“这……这个可能性不大。两位领导,别看仿制对象……”

“直接说名字,不用这么拗口,在这里,你所有的情况都可以敞开说,委里有授权的。”总工笑道。

这话听在两位同志的耳朵里,心里一惊,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领导了,至少是抓大方向的才行。只是十七机部再是抓大方向,也抓不到委里的头上来,这位年轻领导是个什么情况,两人有些吃不准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当务之急是眼前的事情。有了总工的授权,谈话就轻松多了。

姜总从善如流:“好的。53-51鱼雷的热动力发动机虽然难度很大,但是却是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唯一高性能鱼雷动力,其他动力我们都考虑过,比起这个还是要差点。包括银锌电池等方案,甚至连最新的镍氢电池,我们都考虑过,能量密度和放电功率比起热动力来,还是差不少。”

同志们也不只是躺在53-51的身上吃定了53-51,该考虑、该研究的他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研究过,只是结果不太让人满意而已。

高振东点了点头:“嗯,的确,镍氢用在这里还是不行的。”

听起来,这位领导对镍氢电池很熟悉啊,姜总两人连连点头。

看着他们的表情,总工心里笑开了花,他肯定熟悉啊,这东西就是他手上捣鼓出来的。

只是这个情况在这里是没法说的,也只好让两位同志继续蒙在鼓里了。

高振东说完镍氢之后,才顺着话头向下说:“不过我的意见,不是想要你们换成电雷,还是走热动力的路子,不出意外的话,这条路能一直走到21世纪。”

这句话就很大了,说走上一二十年也就罢了,一直走到21世纪?你是小灵通么,漫游未来回来的?

不过姜总并没有反驳,他们现在搞的就是热动力,对热动力利好的说法,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我们也觉得热动力前景广泛,只是现在暂时遇到了瓶颈。”

高振东笑道:“高压氧气的能量密集度是不高的,你们做起来吃力很正常。我的想法,就是想把高压氧气-煤油的组合给换掉。”

姜总两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人家的“材料专家”,擅长的是燃料?!

至于为什么擅长燃料的人会呆在一个轧钢厂里,这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轧钢厂会用到大量的燃料?只是这个想法怎么想怎么不靠谱。

“领导,您想换成什么?”

高振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高压氧气的问题:“高压氧气,最大的问题就是气体的密度太低,就算压力再高,也很难把能量密度做上去,功率倒是勉强能堆,但是射程是很难堆上去的,对吧。”

“嗯,对,您分析得很正确。”姜总点头道。

虽然能量密度低,但是靠堆单位燃料量倒是能把功率强推上去,问题在于再怎么堆,射程是堆不上去的,除非把雷体做大,但那不太可能。

实际上,现在连理论上能堆的功率都没怎么堆上去,至于射程,就更别想了。

高振东道:“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我们把气体换成液体?”

姜总摇摇头:“想过,可是找不到合适的液体。”

同志们也不傻,合适的液态氧化剂的有效含量,怎么着都比高压气体要强多了,能很好的提升燃料系统的能量密度,而且还基本不需要考虑高压的问题。

问题在于,这种液体他们找不到……

实际上,很多在后世非常简单的问题,在问题没被解决之前,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就是天大的难题,也许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但是在这层窗户纸捅破之前,是怎么都找不到前路的。

高振东点点头:“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吧,虽然不是最终的目标,但是能解决你们现阶段的问题。”

煤油的氧化剂不止氧气一种,也有液体的。虽然这不是高振东最终的目的,但是对于姜总他们来说,先用这种方案作为过渡,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好现有研究成果,都是烧煤油,此前的很多研究成果能很好的利用上。

“真的?那太好了!”别说姜总了,就连委总工都没注意到高振东口中的“不是最终目标”,他们压根就没想那么远,能解决眼前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

“嗯,你们可以考虑两个替代品,一种是用过氧化氢替代氧气,一种是用硝酸替代氧气。”高振东说的,都是后来证实过确实能用的组合,而且能量密度都比煤油加氧气要高。

其中过氧化氢不但有威力,而且还有战果——白熊的库尔斯克号潜艇,被自己鱼雷的过氧化氢燃料泄漏给直接炸沉在海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乾武圣!

湖上明月亮

诸天:从吞噬星空成神开始

天风吹雨来

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X.5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报李

这个明星要登月

猫李猫气

两界:我在霍格沃茨留过学

登山的竹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