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473章 挨板子(3k)

兴奋之余,高振东问道:“航速和航程多少?”

这非常重要,和这年头的大部分导弹除了防空反导之外,一般都没怎么考虑航速不同,鱼雷是从一开始就把航速列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和航程并列,同时还相互影响。

毕竟提到导弹都有一句俗话,叫做“飞得再快也没导弹快”,但是鱼雷不同。

导弹在空气中飞行,阻力相对鱼雷来说可以说很小,想要提高速度付出的代价不是很大,人们都已经习惯导弹远比目标飞得快这个事实,一般情况下不会去想这个事情。

但是鱼雷在水里“飞行”就不一样了,阻力极大,想要提升航速代价也大,和除了防空反导之外的导弹动辄比目标速度快几十倍上百倍不同,鱼雷和目标之间的航速差,能翻一倍就算是高技术,实际上,在s2那票驱逐舰面前,鱼雷也就能比驱逐舰快个10多不到20节,相对战列舰、航母倒是好一些,快60%左右。

而且航速和航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想要两者兼顾,比较麻烦,实际上,到了21世纪能自研生产鱼雷的国家比能生产导弹的国家要少得多。

想到这里,高振东连忙补充了一句:“如果不方便说就当我没问。”

这东西密级非常高,作为21世纪的军迷,高振东非常明白这一点。

不过让高振东没想到的是,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总工那边倒是愿意说,就是有点吞吞吐吐。

“啊……这个……533重型雷的航速27节上下,射程……射程5公里……”

“多少?这么少?”高振东脱口而出。

难怪能在电话里说,这性能大约是没什么好保密的,反正也不会往船上装,随便说没关系。

瞎说什么大实话!此时委总工的心情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那个啥,我们还在仿制老大哥的53-51雷,那啥,动力系统还没攻克。”

53-51,随着北方的w级潜艇一起进来的武器,但是仿制过程嘛,就有些不太好说。

这么说吧,组装的w级57年成功,仿制r级的常规潜艇于63年成功,而这个仿佛小小不起眼的53-51鱼雷,仿制成功的时间是71年。

而现在,仿制鱼雷的动力系统还没有攻克,所以在速度和航程上自然不太好看。

“这样啊,嗯,这两型鱼雷现在主要攻克的是制导问题,动力另算,另算。”高振东也不问324的动力情况了,体型更小,估计更差。毕竟以现在533都没攻克的动力技术来说,在更小的324里螺蛳壳里做道场,难度更大。

听了高振东的话,总工苦笑一声:“对对对,就是这么个道理,至少制导系统解决了。”

落后就要认,这点实事求是的胸襟,总工还是有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还是有好消息的,从时间上来说,我们是先攻克动力,然后很久才解决的制导,现在这个顺序倒过来了,这意味着最晚到71年,我们就有可用的制导鱼雷了。

还是蛮快的嘛,高振东心想,比起上辈子那条线,总的来说还是好多了。

热动力这破玩意发展虽早,但是还别说,难度还是有的,特别是对我们来说……

诶???!!!我特么刚才在想什么?

高振东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想起来什么事情。

“总工,53-51是热动力的吧?”

热动力,简单来说可以类比为鱼雷动力里的内燃机,靠燃料燃烧产生动力。

对应的,自然就有电动鱼雷。

不过和21世纪的车不同的是,在鱼雷上,热动力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为能量密度的问题。

除了高振东已经拿出来的、只能直航的超空泡鱼雷之外,鱼雷主流的就这两种动力,而之后几十年内,先进鱼雷几乎都是热动力的。

只是热动力也有很多种。

小鬼子s2时使用的93酸素鱼雷就是热动力雷,和53-51的煤油高压氧发动机其实是一个东西,小鬼子说的“酸素”,就是氧。

“啊对对对,怎么?你……”说到这里,总工仿佛回过味来。

“煤油氧气的吧?”高振东顺口道。

“对,高压氧气和煤油的。”同志们既然汇报了鱼雷相关的情况,动力部分肯定是会提及的,总工记得很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乾武圣!

湖上明月亮

诸天:从吞噬星空成神开始

天风吹雨来

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X.5

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报李

这个明星要登月

猫李猫气

两界:我在霍格沃茨留过学

登山的竹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