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风雪行军 白松部大败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86章 风雪行军 白松部大败
苍苍大地,一片雪白,
浩浩荡荡的商队以及随行军卒走在被风雪隐匿的官道上,犹如茫茫世界中的一条微小墨点。
全宁卫位于大宁最北方,
莫说是五年前,就算是两年前,那里也还是北元王庭的势力范围,
大明的军卒只能在那里驻扎,却无法修建军事重镇。
而现在,北元王庭已经消亡,
全宁卫在这两年新修了聚集地、小城,
终于在去年设立了卫所,正式成为大明的疆域。
全宁卫距离大宁城将近四百里,
风和日丽时也要走将近二十天,更何况如今风雪交加。
距离队伍从大宁城出发,已经过了一个月。
到达三月,这个时间若是放在南方,或许早就云开见日,过上了温润日子,
但在这蒙古、大宁,依旧是冰天雪地一片。
队伍中,两千军卒走在前方,
战马顶着风雪,艰难地挪动步子。
军卒们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小眼睛,
即便如此,睫毛上也已经挂上了白霜,整个人冻得僵硬。
“大人,这雪真大啊。”
最前方两骑,武福六在一旁用力喊着,试图用声音掩盖风雪。
陆云逸点了点头,同样用喊声回话:
“是很大,下午会更大,
让弟兄们跟紧,还有五里就到了,小心一点,别走散了。”
“是,大人!”
等武福六去传递命令,
陆云逸抬起头,看向前方白茫茫一片,
狂风卷积着鹅毛大雪,在天地间肆意翻转游荡。
雪粒打在身上,能有轻微的触碰感,发出啪嗒啪嗒的轻响。
回头看去,绵延不绝的黑色长队在身后若隐若现,
车马已经在尽力向前走,
一个个微小人影不停地为骡马扑腾身上积雪,
还在牲畜身上用力磨蹭。
如此做,是为了让骡马感受到为数不多的温热,让它们能有力气再走下去。
在这等大风大雪之中,
不能停,一旦停了,人就会懈怠,
积雪会将道路彻底覆盖,走起来会更加艰难!
后方商队中,作为掌柜的米斌也身先士卒,
用力拉着缰绳,试图让身后的毛驴动起来,
但车辙在不停打滑,车上货物堆得满满当当,
毛驴尽管已经用力蹬住地面,却只能让马车微微走动。
他剧烈地喘着气,能听到自己肺腑的剧烈抖动,
在这漫天风雪中,
除了能看见人,也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了。
不知为何,一种空洞与彷徨在心中涌现,
他觉得自己再也无法适应草原这等生活,
他更喜欢待在城池里,住在铺设着地龙的温暖房子里,走在清扫干净的大街上。
他将身子靠在毛驴上,二者相互依靠,看向前方白茫茫一片。
若是没有积雪,这里应该是一片翠绿的大草原,
人迹罕至,只能隐隐看到远处的大山。
以往,他最喜欢这等美景,觉得这是天地赐予的礼物,
但现在,他发现只有在城内生活的时候,才喜欢草原这等美景。
若是让他回到以前的日子,他也无法做到了。
“中原人,还真是厉害”
狂风呼啸,十分吵闹,但米斌却前所未有地清醒。
他知道,如今大宁城内的那些元人,
在经历过明人的日子后,再也不是元人了。
正当他伤春悲秋、暗暗感慨之际,大喊声从一旁传来:
“米兄,不能停,走起来,
要不然身体冻僵了,车辙上冻了,更走不了。”
侧头一看,原来是巴雅尔拉着一头骡子,奋力走了过来,
每一步踏出都像是千钧重担,困难无比。
“好”
米斌也知道此言正确,用力拉紧缰绳,继续前行。
他一边走一边喊:“什么时候能到全宁卫?”
巴雅尔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阴沉无比的天色,
“现在不知道到哪儿了,但应该快了。”
这时,马蹄声从前方响起,
不再是清脆的哒哒,而是变成了沉闷的咚咚。
一个坐在战马上、裹着厚厚貂皮的“胖子”拿着大喇叭不停地喊:
“所有人注意,跟上,还有五里就到全宁卫了,坚持住!”
来人没有停留,而是驾着战马继续向后走去。
米斌看向一旁:
“还有五里,再走两个时辰应该就到了。”
巴雅尔扑棱扑棱脸上的风雪,眼中闪过疑惑:
“他怎么知道还有五里,不会是故意诓骗我们吧?”
米斌有些无奈地白了他一眼,不想耗费力气与他解释。
从这段时间的经历来看,那位陆大人真是天生打仗的好苗子,
说多远就多远,在方向上从来没有错过,
让他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巴雅尔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妥,讪讪一笑,眼中闪过浓浓的忌惮。
他是大部台吉,知道这在作战中意味着什么,
而偏偏.这样的人他部落中没有,甚至找不到一个能与之相媲美之人。
这让巴雅尔忌惮的同时,心中庆幸也飙升,
幸好同流合污,是自己人。
虽然一路艰苦,
但想到身后那满满当当的货物,以及将要完成的交易,
巴雅尔心中生出了一种理解米斌之感,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就这样,车队在风雪中勉强前行。
灰蒙蒙的天气以及漫天风雪让人忘记了时间流逝,只能机械地向前走。
不知过了多久,先前的“胖子”再次冲了过来,发出大喊:
“全宁卫到了,所有人加快速度入营寨,不得停歇,坚持住!”
一下子,原本有些气馁疲惫的人们一下子打起精神,
米斌与巴雅尔也开始奋力拉着车马,用力向前方走去。
而在队伍最前方,陆云逸与武福六已经进入了全宁卫所属军寨,
见到了早就等在这里的千户王兴邦。
“大人,您可算来了,属下已经等了快两个月了.”
王兴邦显得很急切,铜铃般的眼睛中冒着火,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去杀人夺功了。
“哈哈哈哈,不让你白等。”
陆云逸翻身下马,马上就有军卒冲上来,拿着鸡毛掸子在身上扑腾积雪。
“大人.快快入寨吧,
一应准备都已经妥当,就等您来了。”
王兴邦说道。
“不着急,李广源呢?”
陆云逸看了看四周,发问。
李广源是全宁卫指挥使,与曹国公还有一些亲戚,
前些日子曹国公抵达北平,给他送来信件,让他照料一二。
“大人,李大人想着您可能要傍晚才抵达,就去巡营了。
风雪太大,怕有什么不轨之人过来捣乱。”
王兴邦解释道。
陆云逸脸色凝重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流离在外的元人还很多吗?”
“多!”
王兴邦领着陆云逸去军帐,一边走一边说,
“大人,来到这两个月,
那些元人来了不少,至少得有个两三千,
都是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想来投奔。
但全宁卫的粮草不多,没有接收。”
“嗯这是对的,卫所中军卒与元人比例要严格控制。
若是你以后升了官,当了主官,也要如此,心中不能有侥幸。”
陆云逸说道。
“是!”
王兴邦显得很兴奋,声音也洪亮了许多。
陆云逸一边走,一边看着全宁卫军寨的布置,
大雪纷飞,将整个军寨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
军寨的外墙高大厚实,由巨大石块和夯土筑成,
虽被白雪覆盖,却依旧能感受到它的坚固。
墙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个瞭望塔,
塔上的军卒裹着厚厚的衣,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寨门处,巨大的木门紧闭,门上包着厚厚的铁皮,
一道道精铁纵横交错,十分结实。
门洞两侧,摆放着拒马桩和鹿砦,
进入寨门,是一条宽阔街道,街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营房。
营房用木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以抵御风雪。
街道上,军卒们正在忙碌地清理积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