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北平行都司第一个三年计划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685章 北平行都司第一个三年计划
从东北两个门冲出的军卒在城北五里处汇聚。
两千军卒排列整齐地立在官道一侧,
漆黑如林,肃杀成风,
让官道上的车马都忍不住低下脑袋,不敢去看。
陆云逸立在队伍最前方,看着绵延不绝的车队,
忽然觉得,牲口拉车还是太慢了,不如三轮车。
只有累死的牛和马,可没有累死的人。
但考虑到坑坑洼洼的土路,他还是打消了这个激进的想法。
一旁,武福六同样身穿甲胄,
看着这些板车慢慢驶过,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大人,咱们得跟着他们走?太慢了吧。”
“呵说送货就送货,要不然怎么能彰显咱们的诚意。”
陆云逸笑了笑,指了指从商队中奋力而出的几人,
“小心些,人来了,叮嘱弟兄们别乱说话,免得被人查出端倪。”
“是!”武福六应了一声。
白松部的台吉巴雅尔与米斌带着随从骑着战马赶来,
二人此刻兴奋到了极点,脸色涨红。
一想到那绵延不绝的商队,他们就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试问这天地间,谁还能有如此待遇,让大明精兵护送他们!
还有谁!
一行人来到近前,巴雅尔拱了拱拳:
“拜见陆大人、武将军。”
米斌也是如此,他显得更加恭敬。
陆云逸挥了挥手:
“既然咱们踏上了一条船,那就是自己人了,不用客气。”
这话让二人眼中的激动兴奋都要跳了出来,心脏怦怦直跳!
巴雅尔有些感慨:
“陆大人,我白松部愿意与大宁城永结友好,互利互惠。”
“哈哈哈哈。”
陆云逸大笑出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我等能一直合作下去,
不用喊什么口号,你我两地就是永远的朋友。”
“是,大人,白松部不会让大人失望!”巴雅尔拱手说道。
“好了好了,全速赶路,争取在最快时间离开都司。
这辽东人的钱,本将可是眼馋许久了啊。”
陆云逸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回归队伍。
巴雅尔与米斌拱手抱拳:
“是,我等全速赶路!”
翌日清晨,正在商队、军队紧赶慢赶之际,
四方城门以及都司府衙门口已经贴上了崭新告示。
阳光自天穹挥洒而下,
倾泻在写有端正字迹的告示之上,
吸引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前来。
辰时初,人群开始汇聚。
上工的百姓停在告示前,煞有介事地看着,
诸多工坊主以及商行掌柜也早早赶来,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听一听这所谓的三年计划是什么东西,对他们有没有好处。
都司门口,今日的乔晖不像以往那般拖沓,而是早早等在了这里。
但即便百姓们如何催促他念告示,
乔晖也不为所动,而是静静等着,等着人群汇聚。
当眼前的人群已经有将近三百人时,他才有了动作。
只见他从一旁拿过一个硕大的铜喇叭,放在身前,
“喂喂喂”
试了试音量,百姓们安静下来,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
“今日,是一个隆重且重要的日子。
大宁城第一个三年计划将要公布,
这关乎着你我的生计,还望在场之人认真倾听。
若有遗漏,可以随时来看,此处告示将张贴三天。”乔晖说道。
“快说快说.”有人出言催促。
乔晖也不像以往那般急头白脸,而是笑容温和:
“不要着急,都是好事,都司总不会害你们。”
这么一说,人群安静了少许。
“咳咳.”
乔晖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告示,
“北平行都司第一个三年计划如下:
一,要在三年内完成都司各处甘薯种植以及收获,
确保都司各处每年饿死之人减少九成!
二,开放都司边境贸易,设立专门的交易市场,
允许商户与周边部族自由通商,
官府只收合理赋税,绝不横加干涉。”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几个商行掌柜眼睛发亮,低声议论起来:
“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是啊,以前和那些部族做生意,偷偷摸摸的,这下光明正大了!”
也有百姓面露担忧:
“万一那些蛮夷起了坏心思怎么办?”
乔晖没等众人争论完,继续大声说道:
“三,设立工坊扶持政策,凡是愿意扩大工坊规模、吸纳更多百姓做工的工坊主,都司将给予减免赋税、优先提供原料等优惠。
大宁纺织商行、大宁建筑商行、大宁贸易商行、大宁水泥工坊已经向都司作出承诺,
在未来的三年内,各家至少在城中招工一千人,以支持大宁建设!
四,完成大宁城到山海关的道路铺设,
用工人数将在一年内攀升至两万人,
两年内完成初步铺设,三年内彻底完成通路!
五,完成都司内各个卫所精兵强将计划,
拟将老弱病残之军卒退出军伍,子承父业、重新吸纳军卒,
并且完善退出军伍的福利之策,加强在队军伍的福利待遇!
六,完成对北平行都司外一千里内隐患之清扫,
盗匪、草原部落、流民等一众扰乱大宁之人都要被埋在土里!
七,完成对北平行都司各个卫所、城池土地的鱼鳞黄册绘制,
但有阻拦、不听政令者,全家处刑、入工坊做工!
而在明日,大宁城附近百余村落的鱼鳞黄册绘制就要开始,
都司将招纳退伍军卒进入测算队伍,
还请城内百姓、大户、商贾、权贵,予以配合!”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原本许多还乐呵呵看着的管事、权贵,脸色一下子僵住,
不可思议地看着上首的乔晖。
倒是围观的诸多百姓,没有什么反应。
但乔晖的下一句话,就让他们呆愣在原地,旋即陷入癫狂:
“对于清缴土地、良田,
除归还都司卫所以外之地,皆分润各地登记造册之百姓。
若有隐田者,及早禀告都司,
若无身份铭牌者,可补办登记,归降元人亦在此列。”
最先反应过来的不是住在城南的明人,而是住在城北的元人。
他们有很多人还挤在城墙边的窝棚中,
没有身份文牒,没有田产土地。
如今听到这个消息,像是疯了一般,向前涌去:
“大人,真的吗?我等也可以分吗?”
“大人,大人我们三年前就进城了,但一直没有身份!”
一瞬间,嘈杂的声音将整个都司衙门都淹没,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汇聚。
他们想得很简单,就算是不分田,
弄一个明人的身份文牒也是极好,
至少以后孩子们就是明人了。
“静一静,静一静!!”
乔晖连连压手,大喇叭喊出的声音不绝于耳。
随着城防军的多方安抚,
暴躁的百姓们一点点恢复了平静,眼睛像是有火在燃烧!
身份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个名头,更是住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