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289章 神仙局
黄河最湍急的水流岸边,只听见一阵惊涛拍岸之声,赵构负手而立,感受着冰冷的风迎面吹拂过来。
很凉,但是能让人清醒的感觉到周围环境。
在赵构身后,十几名将领安静地站着,等赵构转过身时,一名将领开口道:“听说汴京那边聚集了三十万禁军兵马,朝廷已经向四方传诏勤王。”
“三十万”
赵构轻笑一声,说道:“朝廷现在能凑出三万人守城就了不得了。”
“官家,三万守军亦是难当,我军如今全军上下不过五万余,钱粮短缺,只能靠着燕.北面汉国支援,一旦时间拖长了,依旧对我军不利。”
六年前,宋人给刘陵运输钱粮,让他抵御金国和安定燕地,其实为了让他放血。
六年后,刘陵给宋人运输钱粮,让他们南下去攻打他们的汴京,目的依旧是为了放宋人的血。
有个成语叫饮鸩止渴,赵构现在也是如此,他知道刘陵不安好心,但自己眼下只有两条路走,要么接受刘陵的帮助,替他去打这场仗,要么就是被一道诏书传回汴京,哪怕不死,下半生也必然是永远软禁的结局。
伸头缩头都是一刀,干脆在临死前咬一口。
六年前刘陵不过是燕地一介布衣,还能靠着征战起家,自己是大宋的天潢贵胄,手里又有半个河北,起家时所面临的局面比刘陵好了无数倍。
他,不会比那个燕贼差!
“慢慢拖着。”
赵构回答道,伸手指了指旁边的黄河。
“北面大汉的钱粮兵甲会源源不断地运输过来,辎重粮道上,诸位皆可放心,朕知道将士们厮杀辛苦,钱粮上不会少了你们的。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拖!”
“四方勤王兵马不到,这仗就不准打!”
“这”
众将顿时面露愕然,面面相觑,都看到彼此脸上的愕然表情。
您老人家要是不懂兵事还可以理解,但算数总会做吧?
现在五万兵马打过去,面对的是一座汴京和三万废物守军,非得等到四方勤王兵马抵达,到时候说不定朝廷真就又聚集出了三十万大军,五万打三十万,人均以一敌六,大家拿头打?
但这位官家现在的威望还是有点高的,他面前这些将领也大多是杀了城中守官响应赵构,双方的利益早就捆绑到了一块儿。
赵构也不是傻子,他筛选掉了一批老兵油子,防止自己把兵权交给他们后出现武将倒戈的情况,他面前的将领们大多是中年甚至是青年,心里至少都有一股野劲儿。
“刘光世何在?”
当即,已经不怎么年轻的刘光世迈步走出,在众人各有异色的注视下,对着赵构躬身施礼。
“末将,见过官家。”
刘光世的运气不能说不好,只能说让人有点看不下去,毕竟自始至终也没做什么出彩的事。
河北起初要乱起来的时候,朝廷以梁方平挑大梁,调动各处兵马,想要强行在河北驻军,消弭这场自上而下的危机,但河北一战,岳飞转战数百里奔袭大名府,以至于梁方平弃城而走,朝廷官军全军覆没。
刘光世那时候就被困守在德州城内,他自然也怕河北军趁势把他这边给吞了,所以随后就拼命招揽溃卒和盗贼组成军队,尽可能地用兵力唬人。
但没过多久,赵构就派人找上他,表达了“双方开展合作”的美好愿景。
刘光世也没办法,他原本以为赵构已经控制了河北,谁知道这天杀的康王居然也留了一手,等骗来刘光世的兵马才说自己需要他帮忙夺权。
刘光世的那些杂牌军野战必然先溃,但做这种杀人越货的事情却极为熟稔,更何况还有终于又撑起了牌面的河北世家做帮手,赵构也算是勉强控制住了整個河北。
早先河北北部七州被割让给了刘陵,好在如今刘陵的注意力似乎在关陇一带,赵构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河北站稳脚跟,以后再找机会跟刘陵慢慢打推手。
反正,张孝纯满门死绝,这口锅背在大家身上,谁都跑不了,若是这次战败,朝廷的清算应该不会再有半分手软。
赵构仔细打量着刘光世,眼里闪过一丝满意。
虽说他心里最喜欢的人选不是对方,但刘光世出身将门,有这样的将门子弟投靠到自己麾下,必然能吸引到更多同样身份的人。
岳飞还远在河东,天知道回不回来。
赵构收起思绪,看向刘光世,吩咐道:“汴京今日随时都有可能派出兵马奔袭,我已分兵驻守各处要冲,但若是要继续南下和防备的话,南面就缺一个地方用于屯粮,方便继续进军。
刘将军,命你部五日之内,攻下京城北面的酸枣城,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
随即,赵构又开始调动其他将军,分别传达了命令后,赵构满意的点点头,道:“有诸位相助,朕心甚慰。等朕入汴京时,诸位皆可显贵!”
他挥挥手,众将却没人走开,哪怕是刘光世也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
因为接下来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仪式”。
黄河岸边矗立着一座高台,明显是才搭建起来的,赵构这边停止说话后,那边立刻就有一队人登上高台。
这些穿着黑白两色服饰,大概是为了象征阴阳吧,里面有男有女,但明显能看出为首者是一名满头白发的老妪,她穿着破破烂烂的服饰,在两个女人的搀扶下走到高台上坐下。
随即,她面向黄河,开始虔诚地祷告起来。
“她在干什么?”
队伍的末尾,一名年轻将领低声问道,他旁边的同僚摇摇头,随即也是低声回答道:“大抵是在.祭河?”
黄河水声太大,隔的又远,谁能听得见高台上那老东西在念什么啊。
战前搞这套东西大概也是能鼓舞一下士气的,可底层士卒能被这些东西蛊惑一下,中高层军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举动到底有多荒唐。
高台上方,老妪忽然提高了嘶哑的嗓音,尖声道:“请黄河娘娘,助我军大获全胜!若天子大捷,当以一百童男童女还愿!”
汴京。
城内光景已经大不如六年前,中央禁军一批批地死在北方,哪怕是乡野小民都知道自家军队不断打败仗,六年前朝廷究竟是如何得回燕云的真相更是早就散播了出来。
赵明诚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见听见不安的声音和脸色,但他置若罔闻,最终站在一处皮草铺面前,眼前满满都是六年前的那一幕。
汉王的人品一向有保证,哪怕是越过六年也没改变过一点,赵明诚把妻子安置在了燕地,每个月都能收到燕地送来的家书,他能辨认出来是妻子的亲笔信。
李清照在信里哪怕有对丈夫的不满,但也时常在信里承认汉王提供给她的生活条件确实极好。
这种家书,他无论在何处,每个月却都能按时收到,这其中必然动用到了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汉王确实是舍得下本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