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3章

会议结束了,李来有的脚步比平时轻快了不少,可没走出几步,他就被林志为叫住了:“李书记,河道污染治理方案什么时候能出来?”

放在平时,李来有不是叫苦就是逃跑,不过今天刚受了表扬,他心情大好,便上前亲热地搂住林志为的肩膀,客气地说道:“回去我就催办这个事情。一定抓紧,这两天事情实在太多。”

“有多忙啊?林志为也催不动你?”艾鲜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的干群关系搞得不错啊,书记都表扬了。你那个叫什么来着,在村里搞的那个?”

“‘围炉夜话’,请县长有空去指导一下啊。”李来有揣着小心回答道。到什么时候,艾鲜枝的问话他也不敢怠慢。

“你先说说河道污染治理方案的事吧。”

“行。”李来有哈着腰跟着艾鲜枝的脚步往办公室走去,刚刚的得意此刻又变成了焦虑和谨慎。

政策立竿见影,城管局局长亲自带队上街,挨个给商户发协议书,同时组织人清理贴在商户门窗上的各种收费通知单。县电视台也出动了记者,现场记录下了这一幕。

老邱打包了一饭盒馄饨,走到门口对老拐说起了风凉话:“不是上级领导提的要求就是要考核营商环境,最多热闹一个月就得歇火,该罚的还要来罚你。赌一顿涮羊肉,敢不敢?”

老拐看了看手里的协议书,答道:“以前赌就赌了,但这个县委书记好像和别人不大一样。”

“哎哟!”老邱嗤笑一声,“就你这样的老百姓最好哄。当官的天天骑在你头上拉屎,赶上哪天不拉稀,你就满意了。”

街头巷尾,买的卖的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老拐看看协议书,又看看老邱渐渐走远的背影,带着一丝疑虑走回了店里。

回到乡里,李来有立马召集乡干部开会,虽然被艾鲜枝逮住训了一顿,不过会上被书记点名表扬的事情还是要好好宣扬一下。

“各个乡镇都坐在那里,面子很重要。能让县委书记点名表扬,太不容易了。说是夸我和乡长,其实都是你们的功劳。干群关系,党群关系,鹿泉乡每个村的狗都认识咱们的乡干部,这一点我很自信。梅书记让我总结,其实很简单,很多地方的乡干部根本就不和村民打交道,我们不一样。”

此时,长岭村的书记肖俊学骑着自行车远远赶来,见屋里正在开会,他便站在院子里的大树下静静等着。阳光透过枝叶照射进来,肖俊学不禁打了个哈欠。作为县教育局派下来的驻村书记,他其实早已习惯了村里早起的生活。可是能早起未必能早睡,昨天深夜,他就又被贫困户刘喜折腾了一番。

刘喜给他打电话,说自己肚子疼,家里没药,打村里大夫电话也不接。帮扶贫困户是驻村书记的一项重要工作,肖俊学不敢怠慢,但其实他也知道,刘喜没什么大事。刘喜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懒,现在又有一叫就来的书记,他自然乐得使唤。不过,肖俊学已经无心跟他计较了——再有不到一个月,他的驻村任务就结束了。何必临走的时候招惹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人呢?

此时会议室里,李来有喝了口茶,接着说道:“你和大多数村民都不熟悉,工作上的麻烦事只能甩到村干部那里。最简单的,有人上访怎么办?你不认识村民,只能让村干部牵着鼻子走。对了,长岭村那个刘喜后来没有再闹吧?”

听到里面提到刘喜,肖俊学支棱起了耳朵,只听到妇女主任王晚菊答道:“他就是咋呼,那么懒,让他去上访他也不会去。”

李来有稍稍松了口气,接着布置下一步的工作:“脸都认不全,还扯什么动员能力?和村民交情好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政府没法赋予你的权威。不能小看这些东西。一旦有什么群体事件,那些闹得凶的村民,只要你喊得出他的名字,马上就老实了。平时要多交几个村里的朋友,有什么事情他会第一个告诉你。乡村就是个熟人社会,有感情、有面子,人都是讲感情的。长岭村的‘围炉夜话’要抓紧抓好抓牢。想拉高平均分,倒数第一的班级很重要。今天晚上我也会去。”此时,他指了指宣传委员黄立清接着说:“立清你和肖俊学、三宝他们对接好,各个村组农户都要到,除了生孩子的,全得到。”

待李来有端着杯子走出会议室,肖俊学马上迎了过去:“李书记,还是那个给村里捐书的事情。局里支持的力度很大,把光明中学图书馆的《资治通鉴》都要来了。这些书一直在宣传科的办公室堆着,人都快进不去了,宣传科催咱们赶紧把捐书仪式的日期定下来。”

李来有一边往办公室走一边不慌不忙地问道:“大概多少?两千本肯定是有的吧?”

“上周末回去我整理过,目录也拉出来了,一共一千九百三十四本。”

李来有摆出官派十足的样子,对肖俊学吩咐道:“你看看,这么多的书,运过来也没个地方放。教育系统对长岭村的一片爱心,总不能都堆在地上让老鼠给啃了吧?是不是得先把村里的文化角收拾一下?不行再把文化角扩一扩。”

肖俊学犹豫了一下,答道:“主要是月底我就回局里上班了,我是怕这个事情……”

“三宝到哪里去了,怎么老不见他?”李来有一抬手轻巧地打断了肖俊学,“你回去跟他说,滹沱河的上游最近可全是猪屎,钓起鱼来他自己吃,别给我往乡里送。”

一面崭新的表彰年度营商环境优秀乡镇的牌匾已经钉在了李来有办公室的墙上。他得意地看看牌匾,喝了口茶,和跟进来汇报工作的肖俊学聊起了家常:“那天还和你三舅在一起吃饭,他说家里给你相了一个教书的,女方父母也是教育系统的是吧?什么时候订婚摆酒?我和乡长都得去。”

“还没那么快。”肖俊学有些腼腆。

“年轻人不要沾上拖拖拉拉的坏毛病。”李来有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让肖俊学坐下,“我跟你说搞对象就像收秋,你看见哪根玉米熟了赶紧下手,晚了全是瘪的。好的都让别人抢走啦。狗熊掰棒子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肖俊学扶了扶眼镜,有些犹豫地说:“李书记,有句话我也不知道该不该问。”

“不开会你就叫我来叔。你爸、三舅、姑父,我和你家里那都不能再熟了。你说。”

但肖俊学的心思不在闲聊上,他又把话题扯回到捐书:“捐书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看乡里和村里都不太热情,是不是我哪个环节没有弄好?”

李来有意识到这个熟人家的小年轻还没搞清楚办事的套路,既然是熟人那就不妨教教他。李来有拿出个纸杯,倒了点儿茶递给肖俊学,让他喘口气、落落汗,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起来:“你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也是想给村里找点实惠。怎么说呢,捐书这个事情说大不大,但也不是个小事情。就像你说的,县教育局奉献爱心,几千本书啊,局长肯定是要来的,那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要不要邀请?四套班子其他领导呢?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肖俊学微皱着眉头看着李来有,满脸写的都是不明白。

李来有无奈地摇摇头,只能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了:“县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加上光明中学的老师和校长,贵客盈门,你总不能拉个横幅就算了吧?仪式在哪里搞?中午怎么吃饭?会台咱们自己肯定不会搭,得找婚庆公司,那锣鼓队要不要请?纪念品要准备多少?准备些什么?你去问三宝,他没问你这个钱谁来出?”

联想到之前跟三宝沟通的情景再琢磨一下李来有的话,肖俊学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李来有拍拍他的肩膀接着说:“做肯定是要做的,放心。先搞个预算出来看看。扶贫那边怎么样?听说半夜买药、修水管也要给你打电话,屁大点困难都习惯了找干部是不是?”

肖俊学笑了笑:“干群关系肯定是比我刚去的时候好太多了。”

“你们村那个刘喜呢?还是不给喝酒就不给你打钩签字?”

提到刘喜,肖俊学不禁叹了口气:“他是有点问题。我今天还去他家买农副产品,消费扶贫。可他了三十块钱提前买了只鸡,说是自己养的,要卖一百五。我干脆也不买了,用批下来的钱给他买了鸭苗和小鸡。”

“这种人多不多?”李来有关切地问。

“不多,就这一个。”

“饿死活该。”李来有没好气地说道,“有的人他妈的就是懒,烂泥扶不上墙。你不能总去扶,得叫他自己倒下来,要是摔不死还能感觉到疼,自己就会站起来再爬过去。干群关系的打分表不用担心,把村里的‘围炉夜话’搞好,一俊遮百丑,谁还能说什么?”

李来有的点拨让肖俊学厘清了思路。下午回到长岭村里,他先停在街边乘凉的几个老头跟前,把从乡里代买的药一一发到了他们手里,嘱咐他们回家让孩子看了说明书再吃。当然,临了他也没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晚上七点半记得都到村西头小广场集合啊。”

随后,肖俊学又去了刘喜家。刘喜躺在床上玩手机,见肖俊学进来,连个招呼都不打。肖俊学也不在意,他轻车熟路地走到一个破柜子跟前,拉开抽屉,看了看里面的药,又把新带回来的药写好用法用量放了进去。随后,他又问了问刘喜的病情还有午饭吃了什么。

刘喜一脸赖皮相,挠挠毛糙的头发反问肖俊学:“晚上去小广场你们管饭吗?”

“想吃什么?”

“方便面。”

“走吧,到村委会泡去,再给你加根火腿肠。”

刘喜伸伸懒腰,一点儿没有起身的意思:“怎么不说还给加个卤蛋呢?我表舅家一样是扶贫,人家是县税务局包户,见面就给钱,一次五百,你们给的那些米面都不值钱。”

“你不走等会儿方便面也没了。”

“腿疼啊,地都下不去。”刘喜翻了个身,端起手机说,“你帮我把发的那袋米搬回来吧,还在村委会呢,方便面也顺便捎上,要桶装的。”

放在从前,肖俊学真就乖乖把东西送上门了,可现在他不会了,村里的“围炉夜话”就快开始了,好多事等着他张罗,这种懒汉,饿了自然会出门找吃的去。

喜旺法兰厂里,宝根和大鹏正干得热火朝天。此时,厂会计树哥走进来冲他们大声招呼道:“宝根,今天下班早点回去,村里要‘围炉夜话’。”

“我们现在就在围炉,夜什么话?”宝根头也不回地答道。

“别废话,你嫂子说今天乡里的领导都来,你赶紧的,一会儿我骑摩托车带你一块儿过去。”

树哥话里提到的“嫂子”,正是乡妇女主任王晚菊。外人面前,树哥多少会给媳妇留点面子,不过回到家里他当仁不让地做着一家之主。树哥和宝根到会场时,王晚菊正在给村民们发写着反诈和乡政府惠民信息的传单。树哥走过去,拉着脸问道:“我妈呢?”

王晚菊知道她男人的臭脾气,生怕他在外面闹起来,赔着小心低声回答:“在巧婶家帮忙,一会儿就来。”

“你也不在,她也不在,我回家不用吃饭了,饿死吧!”

树哥的恶语相向王晚菊早习惯了,她一边和周围人打着招呼,一边哄着丈夫说:“我从乡食堂给你带了包子,你在这等一下,我去拿,还有鸡蛋汤,我怕凉,先放村委会了。你想在哪吃?”

“树哥,跟嫂子说啥悄悄话呢?”有邻居从旁经过,打趣地问道。树哥是个窝里横,一见熟人什么脾气都没了,堆着笑跟着那人一起走到旁边去了,仿佛完全没听到妻子刚说的话。

另一边,三宝刚接完李来有的电话,正准备去村口迎接,肖俊学追过来说:“主任,刘喜说他腿疼来不了。他这是想把下个月的钱先支了。”

“有个,告诉他赶紧滚过来,别把我惹恼了,我上他家把那扇烂门给拆了。”三宝说着快步朝村口走去。

此时众人还不知道,梅晓歌的车子也刚好路过鹿泉乡。本来晚上要接待市里的环保检查组,结果徐泳涛告诉他带队的副市长有事不参加,剩下市环保局的那些人,明路接待就可以了。梅晓歌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哎呀,不容易呀,我的胃和肝也能松口气了。”

车窗外一闪而过的路牌写着“鹿泉乡”三个字,一身轻松的梅晓歌向徐泳涛说道:“问问李来有在干什么,我们顺路过去转转。他搞的那个大棚基地是不是又没影了?”

徐泳涛会意,立刻拿出手机按下了李来有的电话号码。

梅晓歌的突然到来,让李来有既兴奋又有些措手不及,但好在村里的工作还算到位,连刘喜这样的“老大难”也按时赶到了。正式开始前,李来有询问徐泳涛梅书记的发言安排在开头还是结尾。不承想,梅晓歌直接说:“今天我就是来旁听,不发言,你们就按正常流程进行。”

李来有又推让了一番,见徐泳涛朝他使眼色,便没再坚持。他走到人群中间,拿起话筒说道:“梅书记是重视才会亲自过来参加今天的‘围炉夜话’,按理说怎么都要做几句指示的。领导不肯讲话是体谅大家,怕耽误你们回家干活做饭的时间,真的是无微不至,我都感动了。”说着,他转向梅晓歌看了看,继续说:“向领导汇报一下,我们乡是这样,星期一到星期五深入农户,周末在村头搞座谈,消化村里大小矛盾纠纷。现场办公、解决困难,也包括给农民提供致富信息,说白了就是要干群面对面,起码要做到各个村的每条狗都认识乡干部。”

现场人头攒动,氛围比较轻松,梅晓歌也笑了笑。李来有接着对大家说:“说说吧,谁家有什么问题,都在这里说清楚、办清楚。昨天我还去县信访局接了个邻村的人回来,黄豆大个小事情,为了置口气非要上访,摩托车还忘了加油,半路推到县城,腿都肿了。这都是不会算账。谁有问题?”

在李来有动员的间隙,乡宣传员黄立清把宣传单陆续分发到村民手里。徐泳涛拿了一份,递给梅晓歌。宣传单印刷得算不上精美,但政府的惠民政策以及科普文章、农林业致富经验等内容,一应俱全。徐泳涛自己也拿了一份,但他主要看的不是宣传单上的内容,而是梅晓歌看完后的反应。此刻,县委书记的脸上写着“满意”两个字。

宝根的母亲在人群里问道:“我家有两只鸡昨天开始就打蔫儿,怕是不行了。是不是禽流感?”

负责记录的乡干部马上记下了这一条,还登记了宝根家的门牌号。李来有对这一项也很重视:“这个不是小事情。三宝你现在给兽医站打个电话,连夜排查一下。前些时候乡政府办公室还飞进去一只蝙蝠,今天窗户关了吧?”

三宝一边点头答应,一边去旁边给兽医站打电话。见三宝走远了,刘喜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听说中央给了政策,乡村振兴,农户都能分到钱,像我这样的分多少?”

“什么政策?谁说的?”这话一听就是刺头找碴,李来有马上反问,循着声音找目标。

肖俊学就站在刘喜的身边,听到这不着调的问话,赶紧瞪了他一眼,可刘喜根本不在乎,继续跟李来有说:“互联网呀,村委会的电脑上什么都有。广东都开始发了。”

“那是广东。你现在人在哪?”李来有压着气说道,“各个省的政策都不一样,别听见风就是雨点子。政策来了我肯定比你先知道。你还没脱贫呢,振什么兴?”

人群里响起一阵哄笑声,李来有怕话题跑偏,干脆站起来问道:“谁还有别的事?”

“欺负人打人管不管?”不远处一个年轻女村民喊了一嗓子。

刚打完电话回来的三宝一听这话,赶紧接上:“下午不是给你们调解了吗?”

可女村民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提高嗓门说:“调解管用吗?你们一走还不是老样子?”

“你报警呗,有理为什么不报警?”村民赵三跟着来了一句。

三宝还想从中调和,却被李来有打断了:“自己说。一个一个来,不要抢话。女的先说。”

女村民翻了个白眼,说:“有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房子大,你家建房他们就处处使绊子,给你搅黄了他们才高兴。”

李来有皱了皱眉,制止了女村民阴阳怪气的发言:“有事说事。”

女村民指着赵三说:“他家房子是那种土房子你们都知道。地基本来就不行了,下边都是石头沙子,几十年的老房子了。我们家重建的时候扒房子,钩机挖得深了点,塌了他家半间房子。本来是协商解决,三宝叔你也去了,协商结果是给他家新盖两间平房,一边出一间的钱。”

赵三不干了,冲着女村民叫道:“我家人多,全都住在一个院里,你说盖可这多久了都盖不起来,叫我们往哪住?”

“说好的一家一半,过了一夜他们就反悔了,让我们七他们三。这边要打的地基也不让打,本来是我家的地方,非给他们让20公分。得寸进尺,还是不行,吵起来就要动手。李书记你看看我这胳膊上脸上,让他家老婆抓成什么样了。”

“先动手的是谁?喝了酒拿着菜刀要去砍我的不是你爸吗?你不让我吃饭,我就不让你拉屎,就这么简单!”

眼看着双方剑拔弩张,肖俊学紧张起来。他离开刘喜,往吵架的两个人那边走过去。反倒是三宝表现得十分淡定,一副见惯不怪的样子。

“一个一个说!”李来有大喝一声,振住了争吵的二人。他扫了一眼梅晓歌,缓了两秒钟开始给二人调解:“这个事情是这样,断官司还是要交给法律,觉得村委会调解不起作用就报警,要是构不成犯罪,公安不管,那就乡镇管,但是有一条,不要打架。动手之前先算算打架的成本,赔钱还是小事情,真闹大了,住院、坐牢,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们。去年也是你们村,谁家冬天在房顶扫雪,不小心扫到别人院子里,这就闹纠纷,我听说平时双方关系还不错,结果一架打到乡卫生院,到县医院都治不了,最后跑到省人民医院才把筋接起来,到现在一个赔钱一个残疾。我看今天都没来吧。你们去问问他们后不后悔?”

一顿吓唬,两边都不说话了。李来有见这一棍子打下去有了成效,便缓和了语气接着说道:“你们两家也都有小孩子,老的不管小的总要管吧?这种事情让小孩怎么看?从小就目睹这些丑恶。一会儿散会了坐下来商量吧,我也参加。下一个。”

这一出演完,后面自然没人再敢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闹腾了,李来有赶紧进行下一话题:“没矛盾就说挣钱的事了。会前我看很多人都在问今年要买什么种子,这个还是要看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市场上什么值钱,你们就卖什么。”

一提钱,接茬能手刘喜又来劲了:“能不能具体点?那个什么到底是什么?”村民们一阵哄笑,刘喜更得意了,接着说道:“去年乡镇号召大家种西瓜,还就种植面积下命令,家家户户都得种,秋收的时候卖不掉,西瓜摞得像一座山,最后全烂掉了。天天吃瓜,顿顿吃瓜,我老婆越吃越瘦,到县医院一查,都尿病了!”

这话听着是玩笑,可比刚才两家子打架更厉害。扶贫是政府的重头工作,当着县领导的面爆这种料,跟原平乡吃苦瓜不是一样的结果?三宝立刻呵斥刘喜道:“你一个懒汉,哪来的老婆?”

哄笑声更大了。刘喜也不以为意,跟着嘿嘿笑了一阵,死皮赖脸地说:“以前有啊,这不是跑了吗?现在没了还等着政府给我找老婆呢。西瓜肯定是卖不出去,反正我要反着听,你们让种什么,千万就不要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刘慈欣

弹弓神警(全集)

常书欣

鱼叔讲故事:天生仙胎

一只鱼的传说

灿烂(电视剧《追光的日子》小说版)

赵夏盈

天才命师

六阴朝阳

雾锁长河

顾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