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老崔爽快地干了杯中酒,然后挨着郑三坐下,小声问道:“物价局局长刘亚军,熟不熟?”
“什么事?”
老崔迟疑了一下,贴着郑三的耳朵嘀咕了几句。郑三皱了皱眉:“罚你多少钱?”
老崔苦着脸说:“什么收费管理条例第二十几条,我都没听懂是哪错了。他母亲过寿一家人来吃饭,又不说自己是谁,前台哪会知道?没给打折就要顶格处罚,十二万元。”
郑三拍拍他的胳膊:“就这两天,我给你安排。”
林志为的第一版稿件被范太平给打了回来,理由很简单,方向跑偏了。
“做到的工作一定要说足说够,再多都不嫌多,现在取得的成绩展示太不充分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要这么直接,要体现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成果。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看着范太平询问的目光,林志为赶紧点了点头,但他的意思并不是真明白了,而是已经将这些要求都记录在本子上了。
范太平的手机响了,他赶着接电话前又追加了两句:“数据的事情不用你管,做法和体会要编一些新颖的词,大胆一点儿。多看看以往的文件,规律也要总结一下,好吧?”
带着这些粗略的要求,林志为下班后便去请教他的“专职老师”。袁浩的指导可以说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林志为左边铺着第一版文稿,右边压着笔记本,边请教边记录:“县长好像还要发言,不要区分口头语和书面语吗?”
“什么语不重要。你不用管是谁发言,怎么发,嘴上发还是纸上发,都是一个意思。”
林志为一时还想不明白,他只管刷刷地记录。记下这些,到实际写稿的时候总归有迹可循。
袁浩见林志为这么认真,讲得也更来劲了:“艾鲜枝心细,你要注意她平时的讲话风格。多加点口头禅也是好的,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气质。你有没有注意大部分人讲话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李唐部长的‘信访工作绝不能割韭菜,割完了又长,必须得是拔大葱,拔一棵少一棵’,再比如梅书记的‘要做到心不散,腿不懒,眼不,手不伸’。”
林志为被袁浩活灵活现的模仿逗乐了:“那都是县委的,政府这边的再模仿一个。县长是什么风格?”
袁浩脸色一沉,马上端出了艾鲜枝的架势,用手指砰砰地敲着桌子说:“九原县咄咄逼人,招商引资这么多的事情,我哪有时间给你模仿这个?不思进取呀,同志们!你还笑!林志为你给我翻译一下什么叫分秒必争。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一点主动性都没有。”
要真是在艾鲜枝面前,林志为恐怕已经吓得腿都软了。此时,他的腿也有点软,不过不是吓的,而是被袁浩惟妙惟肖的模仿给逗的。袁浩却一点没笑场,他上前一步,依旧用艾鲜枝的口气对林志为说:“我问你,你和江霞的进展走到哪一步了?”
林志为白了袁浩一眼,不过也不得不佩服袁浩,他把稿子按照袁浩的思路整改后再交上去,马上获得了范太平的首肯。
“年轻人就是聪明,一点就透。大部分我看都可以了,最后的结尾这块你再改改。‘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这句话县长上次发言刚念过,这次就不要了,换句其他的。”
“我这就改。”获得了肯定的林志为颇为兴奋,拿起稿子便想出去。
没想到范太平叫住了他:“还有个事情。你虽然来的时间不长,但是很勤奋,眼里有活,人也踏实,分管副主任好几次都在表扬你。上次老周书记给我打电话,我也和他讲过,除了写作小组,我本来还想让你去调研和信息科转转,但是最近事情太多,回头再找机会历练吧。”几句话把林志为说得云山雾罩,还没等他明白过来,范太平突然话锋一转,说:“最近有结婚的打算吗?”
林志为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不假思索地直接回答道:“还没有。”
范太平笑了笑:“少了很多牵绊,挺好。是这样,最近可能要选一个县领导的联系人。按道理讲,这个要求是很高的,要熟悉上情县情、会写东西,也要善于综合协调,还要沉得住气。当然,脑子也要快,遇到急事难事不能散了架子、倒了桩子。总不能让领导给你收拾烂摊子吧?个人生活空间也会压缩,领导忙到哪你也得跟到哪,累是肯定的,但是可以锻炼人,机会也多。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先是说苦和累,最后却落在机会多上,这个意思林志为不是很明白,但他思量了片刻,还是回了句:“明白。”
范太平会心一笑:“行,你先去忙吧,有什么事情我再找你。”
范太平没想到自己觉得尚可的稿子一上来就被艾鲜枝给否了。
“具体是哪个部分有问题,我们再改改?”艾鲜枝的脾气在县委大院是出名的,范太平问得小心翼翼。
艾鲜枝拿起笔,随手画了两句说:“书记刚才也讲了,以后内部开会,虚话、空话,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就不要了,直接说问题。这篇稿子穿的衣服太多,项链、耳环一大堆,现在不是需要珠光宝气的时候。”
范太平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心中暗想:“难不成真把林志为那种直来直去的大白话稿交上来?吃惯了肉,青菜能咽得下吗?”
正想着,艾鲜枝又提到了另一件事:“我现在这个联络人还是不大行,恐怕还得换一个机灵点的。”
这个问题比改稿子还让人挠头,大院里的小年轻都快换了一轮了,可就没有一个艾鲜枝用着顺手的。不过,此时的范太平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如果说前几天他还有些掂量不准,那现在这篇稿子让他彻底有了信心。既然领导想吃青菜,那就把种菜的放到她身边。
“县长的联络员又换人了。”这样的消息在办公室中流传得最快,但林志为确实是最后才知道的。他抱着一摞档案袋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旁人看他的眼神已经有了变化,比如赵乐恒满脸的意外与嫉妒。江霞见他进来,说道:“主任找你呢。”
“有事?”林志为随口一问。
只见江霞莞尔一笑,小声说:“好事。”
还未正式开始县长联络员工作之前,林志为先被安排了两件事,而第一件便是在下班的路上听袁浩“上课”。
“当联络员就怕忘本。每天早晨必须默念三遍‘我在哪’‘我是谁’‘我在干啥’。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关系再好县长也是领导,不是你的朋友。要清楚自己的位置,把握好分寸。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袁浩的口气既兴奋又紧张,仿佛升职的不是好友林志为,而是他自己。
林志为知道袁浩是真心为他高兴,但经历了这段时日,他已经不再把袁浩的话奉为金科玉律了:“本来就是一份工作,没必要狐假虎威,也没必要低三下四。我从来没觉得给谁当联络员就高人一等,人格独立点挺好。”
“虚伪。给县长当联络员,你不高兴吗?”看着林志为一本正经的表情,袁浩忍不住逗他。
“高兴是肯定的。”林志为说,“我想学习肯定想找个特级教师,但我现在确实有点虚。我什么都不了解。当联络员有什么要注意的?”
袁浩打开了话匣子:“怎么说呢?领导无小事。脑子得灵活,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具体点,举个例子。”
“办公室来人了,什么情况需要你泡完茶马上就走,什么情况需要你留下来拿个笔记本同时在场?这领导是不会明说的,全靠平时的分析。关系好的,有事情要谈的,你就别当电灯泡了;关系不好的,本来就不想见,不见又不行,需要意思一下的,你就主动坐下来,让客人的某些话没法说出口……”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袁浩的一通讲解还是超出了林志为的预料,尤其这些察言观色的弯弯绕,是他最不擅长的。于是,他让袁浩重点讲讲这些隐形的规矩。
“办公室的门。”袁浩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甚至显现出一丝神秘的色彩,“县长是高级保护动物,她的门不能老是开着。如果有人来找,会在联络员的办公室里先等,前面的人出来了,再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进去请示汇报。当然,要是关系非同一般的,人家直接就去敲门了。等着被县长接见的,先见后见,也分三六九等。但是先来后到的排序也不绝对,得分级别,同级别排队,位置重要的优先……”
“这么复杂?”林志为努力跟上袁浩讲解的节奏,可没一会儿脑子就乱了。
但袁浩讲得正起劲,对他来说这都是入门级别的要求:“县委副书记来找,原先等着的副县长就得继续排队,让县委副书记先进去;乡书记和乡镇长等了半天,常务突然来了,就得让常务加塞。这些都是不成规矩的规矩。开门、关门尤其重要,记住了吗?”
林志为稀里糊涂地点了点头,好像身边问话的人不是袁浩,而是他的高中数学老师,幸亏这时候林志为到家了。
一进家门,第二件事——相亲就扑面而来。母亲和汤阿姨略过了征求林志为本人意见的阶段,直接商量起双方家长见面的事宜。
儿子高升,林母在汤阿姨面前立马趾高气扬起来,之前女方的条件摆出来还让她有些喜出望外,现在在媒人面前她多少要拿拿了。
“汤姐,咱俩是自己人,说的都是大实话。这个亲家我肯定是愿意认的,但你看我们家的马上就是县长秘书了,是不是应该拖两天?太着急还显得我们高攀了。”
林母的反应早在汤阿姨预料之中,但她不愧是光明县婚恋市场一等一的媒人,三言两语便给林母沸腾的心降了降温:“小林优秀,拖两年也应该。咱家是好饭不怕晚,可人家也不是剩菜。就像买房子,中介可不止我一家,让别人捡了漏你可别赖我。”
林母哪里禁得住吓唬,脸上的神情马上从得意变成了焦急,她当即拍板,让林志为的父亲连夜买高铁票第一时间赶回来和未来亲家见面。
客厅里的情绪一波三折,但独自待在自己房间的林志为却很平静。虽然工作上的事他心里没底,但找对象这个事,他早已拿定了主意。
“不用关门。以后我这屋的门除了下班,都开着。”和艾鲜枝的第一次正式谈话就让林志为有些吃惊,这跟袁浩告诉他的完全不一样。
艾鲜枝没理会新任联络员的茫然,她知道自己的脾气“声名在外”,让这些新来的小年轻见到她不紧张恐怕也难。她指示林志为坐下,开始了解他的基本情况。
“老家哪里?”
“北庄村。”
“范太平说你实习的时候在市委待过。什么部门?”
“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和文明创建科。”
“其他单位熟悉吗?”
“不太熟悉。我只实习了四个月。”
艾鲜枝点点头,接着说道:“我这边的要求很简单,就责任心。拎包、倒水、开车门我都习惯自己来,你把工作搞好就好了。就这些,你有什么问题吗?”
“我没有。”林志为的回答也是简单直接。
听了林志为的回答,艾鲜枝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她打开刚刚送来的一摞文件,一边批示一边问道:“今天有几个会议?”
早已提前做好功课的林志为立刻答道:“上午十点,全县招商引资推进会议;十点半有个省政府集中督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因为时间冲突,已经请于副县长替您参加;下午三点是县政府办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会议,您需要交流分享党史学习教育体会……”
此时,艾鲜枝打断他的汇报,插入了一条行程:“和范太平对一下时间,今天去一趟鹿泉乡。”
“好。”林志为回答完毕便转身往外走去,不想却被艾鲜枝叫住了。
“你应该问我白天还是晚上,大概的内容,约车的时间。”
林志为愣了一下,问道:“不好意思。您看需要安排几点出发?是去鹿泉乡政府还是?”
没有谄媚的抖机灵,没有多余的眼力见,艾鲜枝对这个新联络员反倒有些欣赏。她难得笑了笑,安慰林志为说:“不用紧张,我刚上班也一样,习惯就好了。”
林志为点点头,走出了县长办公室,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艾县长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凶嘛。不过,当他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袁浩的时候,对方却感觉大事不妙。
“完了。下马威还没上,上的时候劲更足。小心点吧。她从县委到政府,都换几任联络员了?!”站在会议室门口的袁浩说完便不自觉地朝台上的艾鲜枝看了一眼。
林志为也朝艾鲜枝看了一眼,不以为然地说:“该做什么做什么。写稿子、会议通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很难吗?”
袁浩这回看了看他,哼哼地冷笑了一声:“这就是没受过社会的毒打。”
林志为本来已经放下的心被袁浩说得又揪了起来,小声嘟囔了一句:“让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不挨顿打还不踏实了。”
会议室里正在召开全县招商引资推进会议,梅晓歌再次传达了既定的招商政策:“择优,择优,择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越到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招商一定要优先考虑企业的长久性和可发展性。排名就像身高,中不溜儿就行了,不要太矮但是也不用太高,别让我和县长去市里做检查就可以了,没必要强行追求排名。把有问题的旧政策、旧条件梳理好,以后再签约要尽快修正。叶昌禾来了吗?你们要算算账啊,打打算盘,算算一年之内这个企业到底投了多少钱,收入多少,税务情况怎么样。一定要擦亮眼睛,戴眼镜的要擦亮眼镜,看看我们搭着地搭着钱搭着人,还得揣着药片陪喝酒,最后究竟落了多少数字。简单的算术题起码会吧。结合法兰企业环保整改的契机,有关部门要尽快推动整改一批、扶持一批、淘汰一批。这个进度不能拖。按照我们制订好的计划,统一思想前进,用不了多久,光明县财政收入这根粗腿,既能保障发展,又能环保过关。这样的好日子是指日可待的。”
李保平在下面写写画画,不过本子上没记什么正经内容。领导的调调他早已烂熟于心,但政策是政策,实际情况是实际情况。到底是要招商还是要环保,只能事到跟前再拍板。不过,让李保平没想到的是,梅晓歌说完了招商政策,又说了另外一件事。
“还有个事情,今天就一起说了,不再另行通知。以后能合并的会议都要合并,能用视频通知的事情就不要专门单独开会了,不要让科学家白发明电话,让乡镇的同志少往县里面跑。‘两办’仔细梳理一下,取消针对各乡镇的一切可以取消的检查,能消化和该消化的县里都要替乡镇消化掉。从今天起,各级主要领导的核心发言的提纲都要自己理,口述也可以,虚话空话都不要了,直接说问题,把各个会议的时间至少压缩一半。除了研究人事和党史学习,开会超过半个小时的就是浪费生命。”
这段话让李保平的眼睛亮了,别人也许觉得这是县长没来由兴起的新调调,但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的酒后真言发挥作用了,省城这顿酒没白喝。
此时,不远处物价局局长刘亚军的手机振动了一下,他掏出来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李保平不用看便知道,肯定又是有酒局。他开会前在楼道里碰上刘亚军,刘亚军还提议晚上去小院吃柴火炖鸡,被他以喝伤了胃这一理由拒绝了。不过,管着物价局想喝酒还不是手到擒来?整个县城,上到大饭店下到早点铺,哪个不受物价局管辖?只怕有些人想请还请不动这位刘局长。
李保平的猜测一点不错,刘亚军收到的微信来自郑三,内容只有一行字:“晚上六点,沸腾火锅6666包厢,恭候刘局。”
火锅里的汤底已经沸腾良久,可刘亚军的脸色却一直冷着。他的面前早已摆好了碗筷和火锅调料,但他碰都没碰,只攥着一瓶矿泉水,偶尔喝上一口。
郑三非常了解刘亚军的脾性,刘亚军平时都爱绷着脸,这个当口更不会轻易松口了。他先让老崔把店里的硬菜都摆上来,然后一样样地介绍。其间,他冲着作陪的曹建林使了几次眼色,希望对方能帮忙说句话,稍微打开点局面,可曹建林根本不搭理这茬,只顾埋头苦吃。
郑三无奈,端着酒杯凑到刘亚军跟前说道:“老崔这个人还是死老实,又是外地人,你别看他开饭馆,他谁都不认识。早知道是老夫人过寿,还打折,你问问他,打死他也不敢收一分钱。”
“是,是,是。”听见这话,老崔赶紧双手端起酒杯说,“千错万错,实在是我怠慢。下次再来,我店也不开了,一定全程专人服务好,抱歉刘局,我今天正式赔个罪。”
刘亚军可不是三两句好话就能应付过去的,他眼皮都没抬,喝了口矿泉水,不阴不阳地说道:“别这么说。这叫什么话?我反复和郑三说过,开门做生意,正大光明。哪来的错?赔什么罪?”
老崔被噎得上不来气,尴尬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郑三见状,冲老崔轻轻摇摇头,转而又张罗着说:“刘局和曹站长辛苦了一天,先把肚子喂饱。刘局要不要换个小料?再拿个海鲜还是芝麻酱?”
说着他又冲老崔使了个眼色,老崔会意,立刻跑出去拿了。随后,郑三又拆了一套餐具:“我建林哥喜欢喝白的,但照我说吃辣火锅还是凉啤酒过瘾,这里有原浆和鲜酿,军哥想喝哪个?”
老崔一走,屋里便只剩下熟人了,刘亚军稍稍松了松架子,瞥了郑三一眼说道:“喝个屁。晚上减肥,我老婆都不让我出来,你们非要折腾我这一趟。”
郑三知道刘亚军要松口了,马上赔着笑脸说:“不是好兄弟,我也不敢骚扰领导。他一个外地蛮子也不容易,最主要也是想找个机会,拜拜码头,认认人。”
“拜你的码头就行了,找我能有什么用?”刘亚军的气显然还没完全顺过来。
郑三则接着吹捧道:“军哥我可没得罪你,不能这么说我呀。我老是记不住,是古代的谁说过一句话,把人分成三等,像我这样的胡说八道、直来直去、没脑子的下等人,必须得紧跟刘局长、曹站长你们这些上等人呀。”
此时,已经吃了一轮的曹建林抬头揶揄道:“刘局长都不认识也敢开饭店?现在的人都是什么脑子?”
郑三附和着干笑了两声,不等他再说,老崔端着一盘子四个小碗回来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小料摆在刘亚军和曹建林面前,哈着腰说:“刘局长、曹站长,两个都尝尝,绝对没有添加剂,绝对健康。”
刘亚军依旧不动不说话,此时曹建林笑笑说:“有没有添加剂,健不健康,卫生监督部门检测过了吗?你说了恐怕不算吧。”
“这不先让领导来品鉴品鉴嘛!”郑三说着拿起筷子递到了刘亚军手边。架子摆得差不多了,刘亚军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表情接过了筷子,饭局终于正式开始了。
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刘亚军满意地离开了火锅店。临走时,老崔又往刘亚军的口袋里塞了一张充值的vip卡。他还想再套两句近乎,可刘亚军根本也没搭理他,只对郑三说:“我们去体育场走两圈,消个食,你去不去?”
“我的体力只能吃饭,你们去吧,下回有机会再坐坐。”郑三摆摆手说。
夜色中,刘亚军和曹建林的背影渐渐远去,老崔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