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当然明英宗他当时是被逼的,可被逼的他就能这么干吗?难道他不知道,宣府、北京两城的守将,如果真听了他的,那这两城里的人,会是什么下场吗?
抛开那些与他明英宗,没有任何私人感情可言的普通老百姓不说,难道明英宗他不知道,如果瓦剌军真的进了北京城,他的母亲,他的那些嫔妃,他的妹妹,会是什么下场吗?哪道北宋的靖康耻,明英宗的那些帝师们,会没教过他?
明明知道,可就为了能让瓦剌人饶他一条狗命,他就不顾宣府、北京的上百万人的身家性命。去城下以皇帝的身份,命令宣府、北京二城的守将打开城门,让瓦剌人冲进城去杀死城内的所有我汉家男人,将我汉家数十万的女人,送给异族去淫乐,这其中还包括他明英宗自己的母亲,嫔妃和姐妹。
就为了自己能活一条狗命,就不惜把自己的老娘,妻妾,姐妹,送去给异族淫乐。都干出这种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事了,明月先生还说他明英宗是个好人?这一点,王道秋无论如何也不敢苟同。
还有这夏言和曾铣,明月先生在大作里也把咱俩给拔的很高。可是那夏言,就是后来被翻案了,明史说他是好人了,说他是被冤枉的了。
可明史中仍清清楚楚记录着,夏言这人很狂,根本不把下属同事当人看,且其人生活靡烂奢侈,家里妻妾、仆从众多。而且只因为陆炳和严嵩父子,在他府门前跪一跪,他就不追究陆炳和严嵩父子的贪腐案了。
一个生活靡烂,家里妻妾众多,只因为贪污犯给他跪一跪,他就抬手放过的这么一个官员,他会是一个清官,他会是一个好人?这太可笑了吧!
还有这曾铣,明月先生也把他写的很好,几乎可以说是圣人了。可事实是曾铣的那些战功,他的真实性,在史学界一直有争议。毕竟每次曾铣报的战功,都是杀敌几个,或杀敌几十个的小战。
而且每次报战功,曾铣都以蒙古人如果在战阵之中,抢回自己战友的尸体,就能回去继承该战友的妻妾、财产。以蒙古人的这个传统为借口,说蒙古人的尸体都被他们自己给抢回去了,从而很少上交或根本就不上交蒙古人的首级。
这么小的战争规模,又没有蒙古人的首级佐证,这种战果的真实性,谁敢保证?而且曾铣说自己怎么怎么牛逼,从来报给朝廷的都是胜仗,败仗一次没有。就这方面讲,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曾铣这是在胡扯淡。毕竟从古到今,从来只有常胜将军,而没有不败将军。
更何况至明成祖朱棣放弃河套平原,将军队撤回来后。大明在河套草原,驻军是没有了,但统战工作却一直都没放松过。在河套草原上的那些游牧部落,基本上是一半亲近明朝,一半亲近他们自己的蒙古同胞。这种情况就像那个半岛,某大国虽在那里没有驻军,但统战对象,小老弟还是有的,影响力也是扛扛的。
可就是这个所谓的不败大帅曾铣到任三边总督后,他自己说自己每战必胜。可残酷的事实却是,曾铣他任三边总督不到两年,原来在河套草原上游牧的那些明朝小弟,全部都跑鞑子那边去了,至此河套草原也完全归了鞑子,明朝一百多年在河套草原上的统战成绩,化为乌有,明朝彻底丢失对河套草原的控制力。
说自己牛逼,说自己每战必胜,可事实却是没有任何证据,可以佐证他的那些战功。而且他那每战必胜的结果,是明朝彻底失去对河套草原的控制。
曾铣自己说的那些战功和河套草原的现状一比,这反差太大了。所以从明嘉靖年间开始,历代都有史学家质疑曾铣的那些所谓战功。说曾铣的那些战功,是贿赂了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两人内外勾结,一起骗嘉靖帝的。
对于历代史学家的这一质疑,王道秋自打穿来后,他没跟曾铣打过交道,但他认识夏言,就夏言那么个垃圾玩意,再加上如果没有大笔公关费,夏言这么个内阁大学士,他凭什么答理曾铣啊?难道夏言他不知道,近侍阁臣私交边帅,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重罪吗?
所谓大风险才有大收益,没有大收益,夏言他怎么可能会去冒这么大的风险?曾铣也一样,如果不是有大索求,他又怎么敢去私交内阁大学士,不要脑袋了吗?
所以从到这大明朝,熟悉了这里的游戏规则,认识了夏言后,王道秋敢断定,曾铣的那些所谓战功,至少大部分是编出来,是曾铣与夏言内外勾结讲故事,骗赏钱骗名声的。
因此既然曾铣现在在潼关,那这个人,王道秋是一定要见见的,有些事也是一定要问问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