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194章 一百九十一章解惑历史悬案

搞明白了秦王一脉的豪门内幕,在案牍库里,王道秋又开始翻看起了西北庆王、肃王两家塞王的资料,以及西北那些武将,尤其是那些西北地方世袭武将的资料。

看着看着,王道秋就想起来了现任大同总兵周尚文,周尚文他是西安人,而且还是十六岁就世袭的指挥同知,在陕西因屡次岀塞有功,升任指挥使,后又任凉州副总兵。

在陕西三边,周尚文度过了他的孩童时代,少年,青年,中年时光,直到五十岁以后,他才离开陕西调来山西大同任总兵。周尚文在陕西军队中,任中高级军官三十多年,那他对陕西军队里的那些将领,至少是那些世袭武将,应该是很了解的,如果把周尚文调来给自己当明灯?

对,就这么干!想到这里,王道秋高兴了,有周尚文这个在陕西呆了五十年的土著当明灯,那自己还不耳聪目明啊?哈哈,解决了,有国家权力加持,这解决问题果然简单。

第二天一早,王道秋就去万寿宫,和嘉靖帝共进早餐,并将自己处理陕西问题的大概构想,告诉了嘉靖帝。而嘉靖帝在听完王道秋的话后,给王道秋补充了一些具体实施细节,然后就让王道秋照着这个大概思路,去临场发挥了。

嘉靖帝给王道秋的支持还是很大的,根据王道秋对付西安秦王府的大体策略,考虑到周尚文的作用和已经七十多了的年纪,嘉靖帝就加封其为太子太保,并让周尚文的长子,接周尚文的班,去继承大同总兵的位子。

而让周尚文随王道秋一起去西安,给了一个陕西都指挥使司的官职,让老同志发挥一下余落,顺便叶落归根。

跟嘉靖帝商量定,王道秋集合了嘉靖帝调给他的人、财、物,就去城外会合,昨晚连夜从宣府快马赶来的一百建州女真骑兵,然后就向陕西赶去。

北国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河都封冻无法行舟。王道秋刚开始还一身正气,以身作则,与兵卒们一起骑马赶路,不屈从于这北国的寒冷。

可这出京还没走到保定府呢,王道秋就实在是受不了了,南方的狗再装,也成不了北方的狼啊!于是英雄好汉装不下去的王道秋,咬牙死撑了一天,第二天就很怂的躲进马车,在马车里盖厚毯、烤火盆。

王道秋这次去陕西,走的路线是从京师南下,再从娘子关进入山西,在太原会合了周尚文以及周尚文的三百亲兵。然后就一边跟周尚文了解陕西那边的情况,一边赶路,最后从山西芮县的风陵渡进入陕西。

风陵渡的对面就是陕西的潼关,王道秋到潼关的时候,这儿原来陕西的守军,已经换成了从山东赶来的王道秋老部队。原来的山东总兵李国栋,也改任了现在的陕西总兵,他在潼关等着王道秋。

见到王道秋一行大队人马来了,李国栋忙吩咐手下杀猪宰羊,犒赏三军。而他自己则领着手下几个亲信将官,和王道秋这一行的几个头面人物,一起去关楼里一边吃席,一边欣赏这千古雄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客套话说完,这话题自然就扯到了陕西的现状上。

李国栋向王道秋汇道道:“回禀恩相,自从接到上谕,末将就带着七千山东军队,日夜兼程赶到了这陕西。而在末将到陕西前,戚继光也带兵从大同进入延绥,配合锦衣卫抓捕了延绥巡抚,延绥总兵,以及延绥的五个卫指挥使,控制了延绥那边的兵权,就任延绥总兵。”

“在末将这边负责的关中平原,末将自进入陕西后,就先控制了潼关,然后进兵西安。赖皇上和朝廷的天威,陕西这边的军队并没有反抗,曾铣等一系逆贼,也很顺利的被抓捕,昨天他们也刚被押到这潼关。末将也不知大人有无话要问那曾铣,于是就将其扣在这儿,没让他走。大人,您是否要见一见那曾铣?”

曾铣也被押在这潼关,那倒要见一见。曾铣这人明月先生把他拔得很高,但有一说一,明月先生的大作,虽相对于那些狗屁砖家叫兽的纯脑残,那是真开动了智慧,发挥了独立思维能力的。但明月先生的大作中有些方面,王道秋认为先生的认知,还是太肤浅了。

比如明月先生就因为明英宗,废除了殉葬制度,就给他定性为:不是好皇帝,却是一个好人,在大作里对明英宗的人品,多有赞扬。

但对此,王道秋自己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是不认同的。毕竟明英宗被瓦剌胁迫一路南下时,他在两军阵前,是命令宣府,北京两城的守将,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放瓦剌军队进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www.74txts.com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高武大夏:开局狐妖娘子

柳未绿

苟在战锤中的星灵

望远镜人

九域领主

此剑无名

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

零零漪

人在遮天,我的实力是三部曲总和

那朵相似的花

从落榜考生到首席科学家

有些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