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驸马都尉的棒杀(第二更)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而明初实授功臣爵位为公,侯,伯三个等级,国公为正一品功臣授(勋上柱国),侯为从一品功臣功臣授(勋柱国),伯为二至三品功臣实授(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伯温皆为正二品封伯,勋护军),不依照对应品级而封爵为超封。
在这个位面上,很显然朱元璋听进去了自己的建议,并且他更在意这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的提法,就一定会施展他的雷霆和雨露。
这个时候,还不适合抛出戚继光战神针对倭寇想出来的阵法,张一凡准备随朱棣去军营晃荡一下之后再抛出来,会比较不显眼。
另外,关于海战的话,或者说船战,此时还是以跳船战为主,火器还非常简陋。
几天之后,在李善长雷厉风行的带头下,有关公主驸马的礼仪之类,全部有了定论,上奏洪武皇帝拍板。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提醒朱棣道:“对了,对付倭寇,还是要按照我说得分三步走才比较妥当。如果想直接去灭了倭国,那才是吹牛了!”
意识到这点,朱棣忽然就像第一次认识张一凡一样,重新打量了下他。
一品官见公、侯、驸马,一品官居右,行两拜礼,公、侯、驸马居左,答礼。
因为洪武元年封的王克恭、黄琛这两位驸马都尉,他们的公主是个水货。准确地说,是朱元璋的侄女而已。只是因为朱元璋非常重亲戚,就封了他大哥和堂哥的女儿为公主。群臣质疑,引经据典,最终的结果是这两位水货公主的俸禄,只有真正公主的四分之一,但保留了公主称号。
至于驸马都尉的品级,李善长从王克恭和黄琛这两位明朝最早的驸马都尉身上推导。最终定下驸马都尉授正二品,比从一品。
驸马遇公侯,分路而行。一品、二品遇公、侯、驸马,引马侧立,须其过。
贪官肯定跑不掉,但是清官估计就会享受雨露的。
张一凡这边,就继续他房子的设计。
“……”一听这话,张一凡有点无语,他当即反问道,“你老说我吹牛,那你倒是说说,我什么地方吹牛了?”
从表面看起来,这些都是根据前些年的规定推出来的,也不能说错。刚好朱元璋呢,就喜欢重用亲戚,看到李善长牵头搞出来的这份奏章,自然也是高兴的。
个中原因,当然是不能明言的,张一凡也没有对他说。
“不,不是!”郑敬学听了,连忙分辨道,“燕王殿下已经给过我了,而且你给得,实在太多了。只是……只是家母生病,寄了一部分钱回去。还留一部分钱,想着打点下,看看能不能救我爹!”
………………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补充说道:“这个,是包括海战和陆战,我有信心!”
还真别说,李善长牵头的这份奏章,那是有理有据,一点都看不出他儿子得不到驸马的计较之心,很是让朱元璋高兴,便当即批准了。
如此种种可以确认,驸马都尉是和公侯一级,高于伯爵。
正牌公主的待遇在洪武初年定下:公主受封者,庄田一所岁收粮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驸马都尉禄秩随老婆。
所以,张一凡准备到时候,给朱棣的军队改良下火器,或者就先改良下火药配方,发明出用于海战的火器,比如明末的万人敌,大号炸药包,要干倭寇的船,肯定也没问题。
此时,朱棣听了他的这个话,上下打量下他,带着怀疑的态度说道:“我怎么感觉,你好像又在吹牛了!”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说道:“好,回头你叫我好了。”
就见郑敬学有点难为情地对他说道:“那个……那个一百一十贯大明宝钞,我……我先用着,等……等以后有钱了一定马上还你,可好?”
礼节上,同时也有了规定:公、侯、驸马相见,各行两拜礼。
张一凡一听,顿时大笑道:“我说过是给你下注的,赢了归你,不用还我的!不管怎样,你都教过我不是,也算是我的老师!”
想了好一会,朱棣想来想去,好像当初觉得张一凡是吹牛,反正他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想,都觉得张一凡是在吹牛,结果好像都是真的?
最终,郑敬学虽然有点不信,但是还是听从了张一凡的劝说,不打算乱钱,回去等消息了。
最终,大明朝驸马都尉最为荣耀的时代,提前降临了。
谁也不知道,在这个似乎是拍朱元璋马屁的奏章背后,却是对驸马都尉的满满恶意。
试想一下,多少开国功臣浴血厮杀,但是并没有得到一点爵位。而驸马呢,就是娶到了个女人,结果却骑到了绝大部分人的头上。对于这个,就大明开国之初的骄兵悍将来说,肯定是有不服气的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