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驸马都尉的棒杀(第二更)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第98章 驸马都尉的棒杀(第二更)
朱棣的这两个顾虑,其实是挺现实的。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出海都等同于一次生死离别。因为谁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会突然翻脸。
当然了,有经验的,遇到老天爷翻脸的次数就会少。就算遇到了,可能也比没经验的更容易活。
在大明朝的末年,也就是南明时候,郑成功领水陆大军浩浩荡荡地反攻当时满清军力不算强的南京,是最有可能一举拿下南京城,重新和满清隔江对持,甚至可能士气大振,反攻回北方也不一定。
可就在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下,郑成功的水师竟然在长江出海口遇到了飓风,几乎全军覆没,导致这次北伐最终功亏一篑。
当然了,这些事情,在明初这个时候,没有提的必要。
张一凡想了下,对朱棣说道:“老天爷这个事情,谁也没有把握。但是,倭寇来得,难道我们就去不得了?难不成你认为大明军人还不如倭寇英勇?”
“怎么可能!”一听这话,朱棣顿时就脸红脖子粗了。
这是开国之初,是大明军队最为强盛,最有自信心的时候,连老鼠一般的倭寇都不如,朱棣估计会一头撞死。
朱棣的脸还红着,就听他对张一凡说道:“那还有一个问题呢?”
“就是……”朱棣立刻开口回应,但是才说了两个字,他忽然就卡住了。
历史上,洪武年间驸马都尉的待遇,其实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有区别的是,这么高的待遇,是在朱元璋发动了四大案,杀得功勋人头滚滚之后才定下来的。
重点来了,驸马与侯同,不用雉尾而已。
侯七梁,笼巾貂蝉,立笔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蝉。
听到这话,张一凡立刻想起朱棣刚说过的消息,说那宋濂带头已经在传播“雷霆雨露”的意思,便笑着对郑敬学说道:“你不用去打点,你爹那边,估计不会有事,很快就会放出来的。”
他爹郑士元是个清官,在朱元璋那边都能挂上号的。就算是在原本历史上,他爹最终也是被释放了的。只是他叔偏要去上书,结果连累了他爹又被抓去劳改了。
大明朝的公冠八梁,加笼巾貂蝉,立笔五折,四柱,香草五段,前后玉蝉。
而伯七梁,笼巾貂蝉,立笔二折,四柱,香草二段,前后玳瑁蝉。俱插雉尾。
为什么?
自己明明觉得他是在吹牛,可仔细一想,怎么就想不起来有什么地方吹牛了呢?
他说放心,一定会娶到大妹。当时就觉得他吹牛,结果呢,他确实娶到大妹了啊!
还有……
他来柳家村找张一凡,就是为了这个事情,如今有了结果,他也不待了,领着侍卫,骑马绝尘而去。
“咋了,不认识了?”张一凡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有点不自在地问道。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张一凡的蝴蝶效应,李善长刻意捧杀张一凡,就根据大明初年的一些规定,提前把驸马的待遇提高到了公侯一级。
张一凡见激将起了作用,便继续对朱棣说道:“第一可以根据临海渔民的经验,避开飓风常有的季节;第二,沿海修建水师营寨,必要时候能躲避飓风。只要我们有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你说对不对?”
张一凡这边,目送朱棣远去,忽然发现,郑敬学在一棵柳树下站着,于是,便过去打招呼。
张一凡听了,当即一笑道:“这个更简单,我们大明军队天下无敌,你先去熟悉熟悉,回头我也去瞧瞧,如果合适的话,我相信能针对倭寇给伱想出一套针对的战法,保证打得他们嗷嗷叫!”
“嗯,我知道!”朱棣了,表情严肃地点点头。
另外,在服饰上的规定也出来了:
朱棣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对他说道:“好,我就相信你这一回。回头等领到部属之后,我叫你过去。反正父皇也说过,你是要帮我的。”
事实上,在张一凡之前,大明朝其实已经有两个驸马都尉,不过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郑敬学听得将信将疑,因为张一凡之前劝他叔的时候说过,皇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上书解释是没用的。那为什么他爹又有可能会突然释放了呢?
大明朝以左为上,这个规定让公,侯,驸马的地位实际是超越一品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