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小江南来人
如遇到章节错误,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稍后尝试刷新。
奇珍阁的主营业务则是包括修行功法,术法秘技在内的一切,各种丹方,炼器之法,各种符箓、阵法的绘制布置之法等等。
单是他想要的灵草灵植种子,除了极稀缺的品种,基本都是以斤为单位分门别类的存放,种子品类之多,足有千数之多。
姜乾每每复盘自己这百十年的经历,总是忍不住想,要是当年没有这对师徒进入,而是被正道三宗的开拓队伍撞见,甚至是先被魔门鬼宗的修士撞见,自己又会是何等光景。
而最后一个名额,姜乾却给了【地灵苔】,这并非十年生灵草,而是一旦长成,便常年不败,生长在阴暗且灵气充裕的环境中。
造物院顾名思义,主营业务就在“造物”二字上,拳头产品就是丹药,法器,符箓,阵法等等。
有着这样的优良传统,姜乾对此一点都不担心。
【赤血芝】,十年生芝类灵植,喜暗喜阴,可以贴壁生长,乃是筑基境许多丹药的常用配材之一,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待到成熟之期,便会集中释放大量死气,若没有精心的打理,很容易就使周围变成寸草不生的死地,可对姜乾来说,这却是他的最爱。
……
“此外,立壁,甚至岩顶都可以安排合适的灵草灵植生长。”
对于这种局面,三宗却是非常淡然,哪怕明明坐落在每个坊市的核心之地,却始终一副门前冷落的样子,三宗也始终无动于衷,仿佛只需要这三处产业存在即可,其他并不关心。
待他从外界抽取的生气全部耗尽,整个地下空间已经从之前的一片死寂变成生机暗蕴之地,按照他从那些擅长灵草种植的修士思维中读取到的经验,这一下就节省了他一年的时间。
这三个产业并非各归三宗之中的某一个,全都是三宗合股,当然,考虑到三宗各自道路的不同,明面上的管理者都是大中书院的修士,而具体的经营者,则根据地域的分布和其他因素考量交由其他正道势力充分竞争。
三宗虽然在这三处产业中占了绝对份额,但也没有把所有的肉都吃光,也给其他正道势力留了一些份额。
可以说,只要姜乾愿意,无论是万宝楼,还是奇珍阁,亦或者造物院,当成自家仓库都行。
单是姜乾进阶之后这段时间看见的,就已经发现这个库房的积存之物经常性的发生“莫名其妙”的缺失,包括大中书院派到这里的坐镇金丹,对此现象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
这种灵草在炼丹炼器上都没什么特别的功效,姜乾之所以看中它,只因其生命力强大,就像是灵草中的韭齿草,不仅贴地能长,立壁,岩顶同样见缝就长,但性情温和,又不会与其他灵草灵植构成强烈的竞争关系,且能够持续改善其生长区域的土质状态,这也是它能被特地储存在这里的原因。
只不过,这些让中低层修士趋之若鹜的珍藏,姜乾还真心看不上眼。
一番思考之后,姜乾选择了四种灵植种子。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位女子,像是一行三人的带队者,正是当年第一个进入他“视界”内的人类女修,沐寒月。
而十年一周期的灵草种子,在这万宝楼的库存中,也是最多的。
几乎就在他将它们均匀的洒在地下空间的各处之后,前一刻还在沉睡期的灵草种子们就纷纷苏醒过来。
姜乾当然知道,这并非事实。
他这“稍稍”抽一点,对这些灵草种子而言,可就实在是太富裕了。
这四种灵草的特性,在筑基境修士眼中的价值都算不上高,金丹修士就更看不上眼了,但对姜乾来说,却被他视为稳定产出生死二气的“劳模”。
不娇气,生命强,不用特别的伺候,有地有灵气,没有飞禽走兽来破坏,它们就能自然成片,迅速蔓延。
这四种灵草种子的量也足够的大,姜乾也没有取走太多,一样取走了一大半。
三宗作为修行界的话事者,其触角延伸到了修行界的方方面面。
一来当时观照区域太小,心中的不安全感太强烈,不敢轻易搞事,怕稍不注意就被有心人窥出破绽。
而这三个产业的分工也非常明确。
未免破坏生死二气的平衡,顶多在抽取生气的同时,适量抽取一些死气就可以了。
处理完地下空间的一切,姜乾再次将目光投向杓山坊。
不过,他当时急于将灵草种子播种下去,现在腾出来手,当然要关注一下。
【千足藤】,因其外形酷似蜈蚣而得此名,其生长起来,就像是一只只蜈蚣趴在墙壁上。不仅可以贴壁生长,便是在岩顶也照样生长不误,同样是一种炼器炼丹常用的材料。
多次复盘的结果就是,他心中非常庆幸,若是正道三宗还好,要真被魔门鬼宗修士先发现,后续如何,甚至还有没有后续,他都不敢肯定。
至于被万宝楼的管理者发现了会如何?
不如何。
这三个产业便是三宗力量在坊市中的力量投射。
这是其优点,却也是其缺点。
这种判断,纯粹是他对时间的一种自我判断,对现在的他而言,一年一周期过于频繁,可若时间过场,比如百年一周期,或者二三十年一个周期,他又会感觉有些过长,十年一周期,他就感觉不长不短,刚刚好。
虽然这样一来意味着灵草特性就会区域普通寻常,但于我而言,我要的只是生死二气,它们的特性再珍贵稀缺,于我又有何益?”
而要论修为提升之大,她的徒弟比她也不遑多让,当年还只练气境,还在为突破筑基而努力的小修士,现在居然也已经是金丹初期的修士,从他那还不能很好控制的气机来看,应该是才突破不久。
而除了这对师徒,另一个男子同样是姜乾的“熟人”,不是别人,却是来自蛮巫一族的孟十七。
当然,对姜乾来说,孟建国后裔这个身分更加让他印象深刻。
一百月票承诺对付,从今天开始兑付100-200之间的,下一章争取更新万字,求月票,有月票有动力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